左国利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贲红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270-01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即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具有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1、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新教材中,编者安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如《小小的船》一课里,我请学生观察插图上的月亮像什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我请学生观察插图上的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使学生感受大海的美,感受在大海边人们生活的美。再如,《小母鸡种稻子》一课,学生通过观察,看到了小母鸡端着自己劳动换来的白米饭的自豪、骄傲的神态,也看到了小猪惭愧、后悔的神情。真正理解了“劳动最光荣”。
2、抓住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途径。如《冬天是个魔术师》一课,“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什么?”因为有了老师课前布置的有意观察,学生才能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出树挂、冰凌、窗花……”“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出白色的宫殿、温暖的火炉、毛茸茸的地毯。”《雪地里的小画家》则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各种动物脚的形状,帮助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像活动实践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像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阅读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想一想,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巧妙利用课文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想像。如《小鱼的梦》一课里的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梦见的是什么呢?课文里没有说,而是巧设空白。在教学中,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有的说:“小鱼梦见了大海深处美丽的宫殿。”有的说:“小鱼梦见了自己长了翅膀飞上了天空。”
利用课后的思考题发展学生的想像。在新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的最后都精心设计了一道或几道思考题,而且答案不求唯一,这就为学生想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如《想飞的乌龟》课后思考题“乌龟掉下来会想什么?”学生的想像五彩纷呈:乌龟想,摔得好痛啊,我再也不想飞上天了。乌龟又想,我再飞上天时,一定记住不开口说话。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凡要创造说话情境,提供说话机会,把有限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多说一说,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抓住重点词训练学生的语言。如《早操》一课中的“()来()去”请学说这个词型并练习扩词:飞来飞去、跑来跑去、摇来摇去、转来转去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浪娃娃》一课中的“数不清”,学生扩展出:说不完,走不动、看不见、拿不动等等。
2、抓住中心句发展学生的语言。如《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中?“()爱我,()爱我,我也爱()和()”,《太阳》中(),太阳是()出来的等等。教学时,牢牢抓住这些中心句,让学生在感知教材语言的基础上,先模仿说,再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
3、整体感知熏陶学生的语言。如《家》、《早操》这些课文,先让学生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语言材料,接受富有诗意的语言熏陶,再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自己生发创造富有诗意的语言。
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
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特点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器官,引导学生进行感性实践活动。
1、做一做。如《乌鸦喝水》一课,我请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中体会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进瓶子的细心与耐心,观察水慢慢升高的现象,体验乌鸦动脑动"手"而成功的快乐。(当然,孩子也有做错的时候,但即使做错了也有做错了的收获。比如,有几个孩子把一块石头放进瓶子,这块石头正好卡在瓶口处,上不来,下不去,孩子急得直用铅笔戳,但无济于事,实验当然做不下去了。我说:“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孩子们恍然大悟:老师,书上说:‘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我这块太大了。孩子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在《冬天是个魔术师》一课里,我请学生动手剪美丽的雪花,使学生感受到冬天的美丽与大自然的神奇。
2、画一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如《小小的船》一课,请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见到的月亮的形状;《冬天里的小画家》学生通过亲手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图案,发现了脚印与图案的相似点,个个兴奋不已;《想飞的乌龟》里让学生画一画没有裂纹的乌龟,再画一画有裂纹的龟壳,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了乌龟壳的变化,更深刻体会到乌龟从天上摔下来的心理感受。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都有所提高。
3、唱一唱。《小小的船》请学生唱读结合,愉悦身心;《小母鸡种稻子》请学生唱《劳动最光荣》,抒发学生的心理感受。
4、猜一猜。在阅读教学中,时常穿插猜谜语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其概括力、判断力都会有所提高。如太阳、月亮的谜语等,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5、找一找。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来帮助理解课文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家住在大海边》关于大海的图片;《冬天是个魔术师》关于冬天的图片等等。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增加了许多知识。
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课文之后,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表演就是很好的形式。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感受、理解、把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内化、发展、丰富,这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想像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综合运用,全部开发,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生生之间的交际与感受、交流与合作、配合与整合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如《想飞的乌龟》表演时学生对情节的再创造:乌龟第二次飞上天空,它再也不敢说话了,以为这次一定能飞到远方了,可没想到,时间一长,小鸟衔着的棍子承受不住,断了,乌龟又一次从天上摔下来。如《写字很有用》,表演时学生对语言的再创造;《小母鸡种稻子》表演时学生对人物表情的夸张无一不闪烁着学生创新的火花,无一不是学生智慧的再创造。
论文作者:左国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语言论文; 乌龟论文; 课文论文; 教学中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