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对政治课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调查研究论文,中学生论文,认知论文,新课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新课改已推广到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新的教学理念也逐步贯彻到教学中来。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现状如何,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否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新理念下的教学是否带给学生新的体验,自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这些问题宏观定性的论述有很多,但通过实证调研为这些论述提供定量支持的研究则比较少。中学生对政治课的认知态度直接关系到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关系到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的水平。因而对这一特殊的学科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对政治课的认知现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内涵界定
基于此,本人在山东省某重点中学,特地选择高二年级文科班展开调查。这里所探讨的课程认知度,指的是对某一具体学科的整体认识,是主体(教师或学生)对某一课程之间相互关系和意义关系的认识,具体到这次调查主要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这是对抽象主题的研究,为方便考察,先将抽象的主题具体化,也即转化为可操作的、能定量考察的具体指标。而对政治课的认知现状转化为具体指标,主要包括中学生对政治课的态度、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对当前教学模式的看法以及对当前课程教学的建议等四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信息
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结构访谈为辅的方法。确定主要调查方法以后,先展开预试,根据预试采集到的数据对预试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评估,多次修改后得到正式的施测问卷——《中学生对政治课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葛中高二年级文科班为例》。在施测问卷中,认知现状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测量的:对课程的态度通过课程的喜好程度、学习动力及课程作用来考察;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通过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及学习障碍来衡量;教学模式则通过多媒体使用频率及学生对此的态度来反映;开放性问题“对当前政治课教学的建议”,则完全由学生自主填写。
2.样本信息
在葛中高二年级文科班每班发放等量问卷,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共发放自行编制的无差别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问卷有效率为73%,接近理想样本数(在置信度为95%情况下,理想样本数为78),由此确定本次调查为有效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所得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表2所示。(说明:高二年级文科班,现实情况一般是女生居多数,男生占少数。再加上男生中的无效问卷较多,由此使得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接近1:4。对政治课的认知现状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故不作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对政治课的态度
调查学生对政治课的态度,可以从学生对课程的喜好程度、学习动力及对政治课本身承载的德育价值出发,具体展开探讨。
(1)政治课的地位
一般而言,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与其对该课程的态度呈正相关。超过一半(53.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政治成绩为“良好”,但当问到“对政治课的喜好程度”时,选读文科前,仅有30.1%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政治课;69.9%的学生表示对政治课“没感觉”或“不喜欢”。即便是选读文科后,越来越喜欢政治课程的学生,也只上升9.6个百分点,仅为39.7%。佐证这一结论的是政治课在六门主要学科(选读文科的学生的六门主科为语数外政史地)中地位的顺序:有31.1%的学生把政治这门课置于第5、6位,39.4%的学生表示对政治这门课“没感觉”,列在第4位。由此所反映出中学政治课并非是受学生欢迎的学科。
(2)政治课的学习动力
尽管政治课比较枯燥,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对某一模块的内容感兴趣,表示愿意学。为什么会愿意学呢?正如数据所反映的,有42.5%的学生认为这一模块“容易学”,38.4%的学生认为这一部分是自身爱好所在。由此不难看出超过4/5的学生把政治课的学习动力归为内因。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同时设法使讲授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他们才有学习动力,政治学科所承载的价值才有可能彰显。
(3)政治课的德育价值
超过3/4(75.3%)的学生认为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知识面丰富和视野开阔”有很大帮助;但也有约1/7(13.3%)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学习对提高考试总分作用很大。由此中学生大都能认识到政治课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上的积极意义,以及所体现的道德教化的过程,但认知层面的道德教化是否转变为道德实践,这是需要思考的一方面。学生对政治课有期望,也能认识政治课所扮演的道德教化角色,但应更多地通过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设法让学生将这一认知付诸道德实践。
2.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门课程的学习态度的好坏,能反映出教育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学习态度,同时也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
(1)课程学习方法
近3/5的学生,能够做到平时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其中16.4%的学生有相应的政治学科错题集;但有超过1/3的学生没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考前抱佛脚、突击复习。而当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学习方法时,几乎所有(97.3%)的被调查者会很认真地听取教师所建议的学习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方法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49.3%的学生表示“不愿去试,仅仅听听”,只有47.9%的学生愿意去试。因而给政治教师的启示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另外多向学生提醒,注意尝试寻找契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政治课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对待疑难困惑?多数(67.1%)学生会主动请教师长及其他同学,但也有部分(17.8%)学生选择识记政治课练习题目的答案来记忆相关知识。另外有47.9%的学生会主动进行知识迁移,绘制相关知识结构图,整理错题集,反思学习过程,坚持学以致用,分析当前热点。这些都是新课标理念下所倡导的积极学习行为。但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却也出现50.7%的学生仅记忆相应的知识点,难以做到主动学习,至于探究思考对他们来说,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学习政治课的障碍
尽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46.5%的学生认为最大的障碍在于自身的学习方法。累计有86.3%的学生把本门课学习最大的障碍归为内因,也即自身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兴趣态度等。
3.学生对当前教学模式的看法
新课改的背景下,政治课的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创设情境、情境分析和情境回归。这一过程中,多媒体往往作为一个较好的创设情境的辅助工具,因而可以在调查中设置问题,从考察多媒体使用频率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态度等方面来看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
(1)当前的教学模式
数据统计显示,74%的学生认为当前教师的教学模式为多媒体教学,其中28.8%的学生认为在本班的教学是“应用多媒体设备,但以讲授为主”,45.2%的学生认为是“应用多媒体,加上丰富的情境探讨”;当然也有15.1%的学生认为当前是“单纯讲授,传统教学法”,10.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是“传统教学法,但有一些讨论”。
(2)多媒体使用的频率及学生态度
69.9%的学生认为“经常使用、新课(讲授时)必用”,32.9%的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但却有61.6%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没感觉”。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媒体教学中哪些方面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另外是不是教师课件及其他问题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这些方面没能够有所提高?导致这一现象,政治课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短时间内,传统教学法的惯性使得新的教学理念并没有有效的贯彻到教学中。另外,初中思想品德课有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立足学生实际,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对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是个挑战。另一方面,学生的不理解,对政治课的低兴趣,反过来又影响了政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学生这样认知现状的原因。
四、启示及反思
由调查所反映出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认知现状是在学生心中地位不高,学生学习态度不好,政治课学习用心不专,学习方法不适,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和效果还没有被学生充分认可。这些并非乐观的现状都需要引起教师们的重视,结合教学体会,笔者认为中学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自身要努力做好专业发展。学生开玩笑地说,“政治课,想说爱你不容易。”那教师怎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呢?这需要政治教师努力做好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信仰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特点,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意识的逐步形成辩证思维,并以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教育,时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注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增强心理品质教学的实效性。
3.尝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此推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和达成。
4.回归生活,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政治课堂。让德育回归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这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理念。政治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新课改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