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1]2002年在《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我的导师钱宗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九五”规划课题《广西各民险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一书中的一部分。本论文共分十个章节,另有附录四篇,共计十一万余字。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壮族的概况、历史和其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对其传统文化特点的论述中,笔者从多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其农耕文化的特点、汉化特征突出的特点和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第二章中,笔者试从功能主义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壮族的传统教育,以求创新。文中分别从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筛选和分配功能、同化功能以及社会的革新和变迁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壮族的传统教育,指出了其独特之处,并希望壮族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有益成分得到继承和发扬。 第叁章是笔者用力最多之处。首先,笔者试从文章的编排上创新,打破一般论文常见的沉闷死板;其次,在简要介绍壮族传统婚姻的演变和基本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在壮族传统的特色婚俗的论述中,较多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对汉壮赘婿地位的比较,对哭嫁和吐饭习俗、入寮婚、寡妇内嫁的评述,以及对长住娘家习俗的论述等;又次,笔者还在论文后的附录中,附录了笔者关于长住娘家习俗的两篇论文。其中《桂西长住娘家习俗来源新探》发表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桂西、惠东、珠江叁角洲叁地长住娘家习俗对比研究》在我院研究生论文比赛中获奖。最后,笔者试从封建小家庭、妇女地位、继承制度、舅权、产翁制等几个方面体现壮族传统封建家庭的特点。在妇女地位方面,笔者提出以在劳动中的地位为出发点评价了汉壮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的高低,并附论文一篇《汉壮妇女地位对比研究》,发表于《广西师大学报》。 第四章记述了壮族的丧葬观念和丧葬程式,在屈肢土葬的成因等方面表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在对丧葬习俗破旧立新,使之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环保需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第五章以大量材料介绍了壮族中主要的节日与壮族人民的神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渊源关系,介绍了壮族节日中的重要活动—歌圩的内容,从而分别体现了壮族节日的文化性和迷信性的方面。笔者提倡文明过节,摒弃一些封建的,旧的习俗。 第六章从衣食住行的几个方面,探讨了壮族文化的特点。首先,笔者纵览大量史料,总结了壮族人民饮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点展开论述;其次,在对壮族体饰、服饰的记述中,对文身、凿齿等习俗的产生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在论文后附录了《木屐历史小考》一文;再次,对壮族的居住的介绍,重点在于对干栏式民居的记述;最后,记述了广西壮族地区历代交通状况的变迁。笔者还就如何批判继承衣食住行中的传统文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七章中阐述了都老制和土官土司制度。着重介绍了土官土司的继承制度、政权和族权的结合、祠堂、族谱、家谱、宗族共财制、土官和士兵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论证了土官土司中的宗法制度确实存在,并分析了土官土司制度的弊端,阐明了党和政府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正确性。 第八章广采众家之言,以神秘性为线索,对岩壁画的年代、族属、主题等长期困扰学术界的论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还根据铜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分布、形制、起源、用途、社会功能等方面介绍了铜鼓,试图使读者对这一古老乐器有较全面的认识。 本论文全面地论述了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批判、继承、创新,在每一章的论述中都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的研究意见;并在批评继承的基础上,对如何改造壮族传统文化,以推动当代壮族的社会发展,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意见。
韦顺国[2]2014年在《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叁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即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如何引导和提高贫困山区自我发展能力,使少数民族农民尽快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则是重点之中的重点,难点之中的难点。那如何突破这个重点之中的重点、难点之中的难点问题呢?乡村文化建设无疑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之魂,是民族之根。在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出现的新变化,中华民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华文化是我们走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力量。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定要保护与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没有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没有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广阔,少数民族大多都分布在边疆地区或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山区。由于存在地理和历史因素,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因此,民族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解决民族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文化支撑。于此,如何开展山区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探索山区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提高贫困山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山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本论文以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为题目,主要包括叁大部分:绪论、正文、结语。首先,绪论部分即第一章。主要说明了本研究的缘由及其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现状、创新点及重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内容。其次,正文部分即第二至八章。第二章是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题、目标、原则及价值。先是阐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题、目标任务及主要原则;然后,详细论述了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第叁章,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分述了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乡村文化思想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理论,中国近代乡村建设思想,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承及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资源。这为我们开展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导向和理论依据。第四章,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包括桂西资源富集区地理环境、民族分布、乡村类别等方面的特殊性及其问题;转型期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的个性;当前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内容。这些内容说明了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复杂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我们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五章,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文化农民”的培育。先是深入考察了当前桂西资源富集区农民群体素质特征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培育“文化农民”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各种路径选择。第六章,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先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总体问题进行考察,并论述了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教育的总体思路;然后重点论述了桂西资源富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是对本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挖掘,指出当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对桂西资源富集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第七章,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先是论述了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新领域,并介绍了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人文资源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乡村文化产业深度开发的创新模式设想;最后,提出了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机制保障等对策建议。第八章,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的现代构建。先是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村文化现代构建的引领作用;然后,对如何打造乡村文化现代构建的新载体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机制保障等方面的有效对策建议。结束语,主要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进一步总结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及其基本思路,再次强调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的和任务、以及实现的路径。尤其是重申了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为推动民族地区贫困乡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罗雅静[3]2017年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从壮族传统文化出发,概括壮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探讨壮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阐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生存、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而传统文化则是指这种产物长期以来的历史积累。此外,文化还是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区分的外在标志和统一民族内部间相互认同的依据,还是一个民族共同体赖以生存和延续的重要源泉。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前,文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文化也被人们称之为“软实力”。学者们普遍把传统文化看成是文明演变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以及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研究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并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其次,把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内涵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联系起来进行探究并总结,为壮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1壮族在自己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与道德实践,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道德传统。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的传统文化,对壮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祖国的统一,壮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壮族地区良好社会秩序的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社会作用。可以认为,壮族传统文化是在壮族及其先民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囊括了壮族婚姻家庭道德、公共生活道德、经济政治伦理道德以及道德修养与教育等丰富内容,并承载于壮族民间文学,传统艺术,传统习俗以及节日信仰等文化形态中。因此,壮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促进壮族地区学校对当代壮族青少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的壮族传统文化对壮族地区的当代青少年个人健全人格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提升、爱国情操的养成以及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壮学研究资料还是非常多的,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于壮族的传统文化研究也不在少数。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仅仅局限于对壮族传统文化内部的研究,而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到一块的则是少之又少。本文意从壮族的传统文化入手,结合现在的社会背景与思想背景,探讨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总结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析其功能与具体的实际运用,为当代壮族青少年的思想培育工作提供学习借鉴的素材,以期促进当代壮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和撰写的目的。
熊晓庆[4]2012年在《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社会中,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了前所为有的冲击力,突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不仅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所有认知,也是解释人类事件的关键。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大国崛起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中国社会“再民族化”叙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意义而备受青睐,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经济,标识民族身份的核心资源。越来越多的民族要求在世界文化秩序中得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地方性民族文化特色不仅是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软实力”,也是民族身份建构与认同的重要标杆。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已经成为各个民族在当代社会中立足与发展的根基。基于此,广西区域民族文化视野中出现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民族文化符号化”现象。民歌、铜鼓、壮锦、绣球、花山壁画等壮族文化元素正在“再民族化”叙事背景下进入到广西本土文化复兴的潮流中。它们以图案、塑像、舞美道具等符号形式大量出现在公共空间和重大场合中,表征着浓郁的民族风和深厚的历史感,日益成为广西区域民族文化符号的代表。民族文化符号化是当代社会生活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挪用和改造,是传统的继承,也是传统的发明。广西人民通过民族文化的符号化表达,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并在当代世界文化秩序中创造了诗意栖息的文化生态空间。绣球作为广西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广西本土文化复兴的潮流中得以不断凸显。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重的功能意义,绣球一步步将自身编织成广西区域民族文化符号的代表,虽然脱离了传统的语境,使得原生形态逐渐淡化,却在传统文化影响的场域下获得了当代语境的重塑。绣球作为广西区域民族文化符号不断生成与现代建构的过程,是广西人民编织自己符号意义之网的一种本土化实践,表达了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的吁求。这一过程体现广西区域民族文化的自觉,是现代性的一种本土化伸张。因此,本文从一种“微型研究”进入,以当代广西区域民族文化视野中大量使用的符号化绣球作为研究个案,运用美学、人类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田野调查研究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绣球的历史渊源、民族生境和多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着眼于绣球在当代广西区域民族文化视野中大量符号化使用的现状,呈现绣球从传统到当代演变的面貌,重点考察绣球如何巧妙地挪用和改造了古老的壮族文化传统,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使民族文化以这一新的形式得以再生和强化,进而探究民族文化身份在当代社会的建构与认同问题。
海力波[5]2006年在《“做”黑衣壮:认同历史与文化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衣壮族群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境内的一个壮族支系。在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近年来黑衣壮族群文化和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进行了人类学田野调查,并对黑衣壮人的族群认同与文化表征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迁加以理论分析。以个案分析为基础,本文试图对人类学族群认同理论提出自己的某些意见和看法。 本文认为,黑衣壮族群认同与文化表征的内涵和变迁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够得以理解。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广西民国政府以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来证明所推行的民族同化运动的合法性,黑衣壮人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逐渐被排斥到主流社会的心理、文化和政治边缘,并在时代主流话语中被想象为阻碍现代化进程的他者。黑衣壮人也在这一边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污名化”认同,形成了初步的族群意识。为了回应主流社会的话语与现实暴力,黑衣壮人以民间道教信仰等本族群特有的文化因素为原料,发展出一套从“主位”立场对外部世界和他群加以文化想象和评价的话语。在这一过程中,黑衣壮人的自我、人观、伦理观等文化认知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衣壮人与当地其他壮族族群逐渐接受新生的壮族认同并以此为文化自我和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各族群间的隔阂也逐渐得到修复。但是,阶级成分的划分在黑衣壮人中生产出新的另类他者,历次政治运动也对黑衣壮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后,追求现代化与弘扬民族特性的全球化话语成为时代的主流话语。由于全球化话语内在的矛盾性,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两种话语的观照下,被主流社会想象为“壮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的黑衣壮人及其文化与生活方式被涂抹上不同的色彩。一方面被视为某种浪漫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因为其物质生活和技术上的匮乏而被主流社会所歧视。在文化表征过程中,黑衣壮人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地方政府、大众传媒、学术界进行话语和实践上的博弈,使文化自我的建构与表征形式更为丰富也更具多样性,以修复社会文化变迁和话语的象征暴力带来的“自我的碎片化”创伤,维系生活世界的稳定和意义。黑衣壮人的族群认同也在多
王缉媛[6]2013年在《交流与整合视野下的壮族民间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拓了祖国富饶的南疆。壮族民间文学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文学,在壮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壮族历史长河中壮族民间文学与外来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整合,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精英成分,以丰富充实本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壮族民间文学,繁荣了华夏岭南文化,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烙上了壮族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旨在运用比较文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壮族民间文学与汉族文化、壮侗语族其他民族文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国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发掘壮族民间文学在交流整合中体现的特点,从而挖掘壮族民间文学深刻的文化内涵。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前人相关研究述评,以及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运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着重探讨壮族民间文学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壮族是受汉族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民族。壮族民间文学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创作方法等方面借鉴汉族文化,体现“汉为壮用”;汉族文化也吸收壮族民间文学中的特色成分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体现“壮为汉用”。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壮族民间文学的发展壮大,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也给汉族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第二章着重探讨壮族民间文学与壮侗语族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壮族民间文学与壮侗语族其他民族文化在习俗文化、信仰谱系、审美心理及历史文化上有相通的地方,这些相似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整合的结果,也促进了各兄弟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壮大。第叁章着重梳理和分析壮族民间文学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民族间友好的关系给民族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壮族民间文学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在借鉴同一母题进行改编与再创作,整合而成的民间文学带上各民族文化的烙印,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第四章着重探讨壮族民间文学与国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壮族独特的地域背景使得壮族的文化特别是壮族民间文学不断吸收各国民族的精英文化,与国外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第五章在前四章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壮族民间文学与外来文化交流整合的特点。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文化自知”、“文化自觉”、“文化整合”、“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等理论阐释壮族民间文学与外来文化交流整合的特点。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论述重点及主要结论作回顾和总结。论文从民族学、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壮族民间文学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进行研究,把壮族民间文学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民族文化之中,通过审视壮民族及其民间文学的发展,挖掘其民族文化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期能对壮族民间文学更深入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孙洁[7]2014年在《壮歌的传承与创新—壮语新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是近几年来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壮语新歌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结合,既符合民族的发展要求,又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传承发展壮族民族音乐具有促进作用。壮族是一个爱歌的民族,壮族民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瑰丽的民族文化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壮族的传统民歌面临断代消亡的危机,其传唱形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传承保护措施的改善迫在眉睫。因此,壮族民歌的发展,民歌的传承不可墨守陈规,应该寻求新的道路,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壮族有志青年们为缓解危机的加剧,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驱使下,出于对民族语言的保护,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自下而上的发起一场壮语新歌运动,捍卫壮族的民族之根、民族之本、民族之魂。壮语新歌即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壮族文化的传播,壮族年轻人为传承壮族语言与文化,自发性的以网络为传播的主要平台,以广西壮族母语演唱,旋律综合运用壮族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创造出新的音乐形态的新型传承发展现象。其创作形式有翻唱汉族歌曲(直译翻唱、改编翻唱)、改编传统壮歌(传统壮歌充当衬词或帮唱、二度创作)、词曲原创新歌叁种主要创作形式。本文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梳理诠释壮语新歌的发展历程,通过实地采访调查,了解壮语新歌发展现状,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对壮语新歌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研究,总结壮语新歌形成的原因与艺术特点,揭示壮语新歌的发展意义与价值,并对壮语新歌的发展提出管窥之见。全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绪论,概述本文国内研究现状、教育科学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水平与发展方向、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一部分,简述壮歌文化概貌,描绘壮族源流沿革和壮歌发展概况。第二部分,梳理壮语新歌发展脉络,介绍壮语新歌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壮语新歌启蒙发展期、鼎盛期、低潮期、复苏期四个不同的阶段,梳理壮语新歌的发展历程。第叁部分,壮语新歌现状调研以及调研结果分析。主要从壮语新歌编创人、受众群体、市场营销、学者评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壮语新歌现象分析,该部分为本文本质性论述。从壮语新歌形成的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剖析壮语新歌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对翻唱汉族歌曲、改编传统壮歌、词曲原创新歌叁种不同创作类型的壮语新歌作品分析,总结壮语新歌作品创作艺术特点。第五部分,壮语新歌的发展趋势与问题思考。通过对壮语新歌成因的研究,引申出笔者对壮语新歌发展趋势的展望与建议。
祝海霞[8]2014年在《现代社会传承中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挖掘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观,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地区长期历史发展中,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广西境内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广西创建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实现重振广西体育雄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首次命名首批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其中靖西县集“民族性、区域性和国际性”独特优势,在现代社会传承中极具研究价值。本文是以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的传承方式、传承纽带、传承途径和传承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其传承发展现状,分析在现代社会传承中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今后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得以更好传承发展道路。经分析研究后,得出:靖西县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有独特的地域性和国际性,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政府已经高度重视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体育特色之乡的传承发展成为地方持续发展的一个符号,民族大团结、社会和谐共融、地方体育文化品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直接体现。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有了较为系统的发掘与整合,当地群众积极组织并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计划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活动,建立了首座壮族生态博物馆,绣球成为当地民族经济增长的强力载体,地方的旅游经济强劲发展。同时,其传承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强,保护发展机制倾斜不明显;(2)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强,保护传承工作资金保障不充分;(3)传承人缺口较大,处于断层边缘;(4)文化传播手段呈现明显的单一化态势,信息宣传力度弱;(5)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加剧向商品化倾斜,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深层次的认识,其文化内涵与时代性和国际性接轨较慢;(6)其壮族文化资源缺乏竞争活力和品牌意识,现代化市场经济手段滞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民族特色”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传承与活力,综上所述,提出在现代社会传承背景下,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传承:(1)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重视,加大对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2)注重传统体育传承人的培养;(3)学校作为民族体育文化普及与推广的重要载体;(4)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途径,以加大其宣传力度;(5)传统文化在旅游商品化中回归升华,并折射出其核心和灵魂;(6)挖掘利用人文资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7)充分利用已有的国际交流平台,吸收有时代价值的生命养分。因此,本文试图经过这七方面的现代传承路径和相应的方案及措施,以期为广西“十大”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充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进而促进广西创建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项目开展。
尉富国[9]2005年在《壮族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转型》文中指出在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从农耕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关注和研究民间信仰的变迁动向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对认识现实国情及解决底层民众的转型困惑都有着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西部大开发以来,现代一体化的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对壮族地区强力渗透,包括壮族地区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冲击。其中对民间信仰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本文意在通过对壮族民间信仰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当代的田野个案观察来分析、探讨壮族民间信仰在当代背景下的变迁问题,即透过变迁的视角来诠释壮族民间信仰的存在、变化、功能、意义。正文分为叁个部分,分别是“壮族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影响壮族民间信仰变迁的因素”、“变迁与转型:壮族民间信仰的个案研究——以龙脊村及周边壮族地区为例”。第一部分对壮族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壮族的民间信仰也有一个起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秦统一岭南以前壮族的民间信仰处于独立起源与缓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地理上的原因, 壮族先民的民间信仰基本上很少受到外来文化因素的干扰。秦汉以降到明清时期,壮族民间信仰处于多元碰撞和相互混融时期。秦统一岭南之始,就是壮族民间信仰与汉文化交流的开始。此后壮族原始信仰的一些内容,加上汉族儒、道、佛、傩文化因素,在宋代基本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壮族民间信仰的体系。清末民初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壮族民间信仰处于从式微到潜流时期。这一时期壮族民间信仰主要受到上层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潜流状态。从改革开放初至现在,壮族民间信仰处于从恢复到转型时期。20 世纪80 年代初,壮族的民间信仰在很多地方恢复出现,但是由于历史记忆的丧失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恢复后的壮族民间信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内容。第二部分论述影响壮族民间信仰变迁的因素。在先秦时期,壮族先民的原始信仰体系奠定了壮族民间信仰的主体,而后来传入的汉族儒、释、道、傩文化因素则成为壮族民间信仰的重要构成要素。除此之外,壮族的民间信仰还受到特殊的政治制度、地缘因素、人口流动、族群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可以说壮族的民间信仰就是这几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产物。
蓝武芳[10]2007年在《叁村变迁》文中指出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壮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都有相当的距离,其发展仍相当滞后。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由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其实质是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与此相应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壮族农村社会变迁的实质正是实现民族现代化的过程。环北部湾(广西)地区是广西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但是关于此地区壮族现代化的研究还十分欠缺。笔者选取了该地区的壮族叁村,以田野资料与历史古籍相结合的方法,力求通过对壮族农村的不同发展类型的调查研究,来探索壮族农村经济转型的发展道路。以传统稻作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壮族村落以钦州市那桑村为代表,该村通过发展综合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农业融入现代化进程;南宁市大岭脚村在纳入城市经济开发区范围后,代表了借助中心城市扩张实现城市化走向民族现代化的壮族村落类型;而原有的农业基础落后低下、自然环境恶劣的壮族村落以北海东山村为代表,该村通过异地移民、开发式扶贫的方式获取较为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壮族经济转型是传统稻作农耕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向,从而使经济生活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城市开放,农民发生分化,形成合作和竞争。经济转型促使文化变迁,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壮族经济在转型,壮族现代化是经济转型的实质;壮族的文化适应就是民族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促使传统文化发生变化的积极因素是实现民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摈弃糟粕,才能实现壮族现代化的和谐发展。北部湾地区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北部湾壮族对外交往的经济文化联系由来已久。环北部湾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区位优势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广西正在把建设环北部湾经济区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趋势下,环北部湾壮族农民需要学会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观念,在合作和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和政府要发挥指导性变迁的重要作用,使环北部湾地区壮族农村的经济转型和文化变迁继续向良好态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D]. 张照. 广西师范大学. 2002
[2]. 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韦顺国.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罗雅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
[4]. 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D]. 熊晓庆. 广西民族大学. 2012
[5]. “做”黑衣壮:认同历史与文化表征[D]. 海力波.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6]. 交流与整合视野下的壮族民间文学[D]. 王缉媛. 广西师范大学. 2013
[7]. 壮歌的传承与创新—壮语新歌发展研究[D]. 孙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8]. 现代社会传承中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发展研究[D]. 祝海霞. 广西民族大学. 2014
[9]. 壮族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转型[D]. 尉富国. 广西师范大学. 2005
[10]. 叁村变迁[D]. 蓝武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