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境中的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客体论文,语境论文,对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时下的各种哲学和美学著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这些术语,它们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是否相同,如果有所不同,两者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理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种相应的方法和理论,本文拟从现象学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
在讨论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解决对象与客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我们先来看中文词典对对象与客体的界定:所谓“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法律用语指主体所指向的物品或行为;所谓“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物,如革命的对象,研究的对象等,此外,对象还有一个特殊用法,指一个人有了恋人即异性朋友,如我的对象在大学读书。需要指出,单从一般汉语词典的相关解释还难以对对象与客体做真正的区分,这就要求我们从哲学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对象与客体在哲学方面造成的歧义性与复杂性主要由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从表层看,这个问题是由于汉语与英语和德语相关语汇的不对称性造成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对象”或“客体”的理论术语。众所周知,汉语中的对象与客体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对应词object,在德语中也只有一个对应词Gegenstand(尽管object在德语中也使用,并与Gegenstand有细微差别),因而在翻译英文、德文的哲学、美学著作过程中,译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译作对象或译作客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译作对象与客体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本质性区别。不过,问题没有这么简单,这是因为,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由于只有一个词,该词所具有的不同哲学含义只能在不同的哲学话语中进行具体甄别,但表达形式始终同一,不存在任何问题;对汉语来讲,情况就发生了某种变化,由于对象和客体本身存在着某种区别,我们可以分别用对象和客体来翻译英语object或德语Gegenstand所具有的不同哲学含义,这是汉语的优势,不过,在何种情况下译为对象,在何种情况下译为客体,就需要反复考虑,细加推敲,否则只会给人们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对“对象”与“客体”的选择并非译者的一种随意选择,而是体现了一种不同的哲学观念,这是深层原因也是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症结所在。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的《外国哲学大词典》把object通译为汉语的“客体”,该词典这样写到:客体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用以指意识所指的东西,包括认识的、意愿的、情感的所寄托的对象,比如,中世纪邓斯·司各脱用其指思想对象,把独立存在的事物称为主体的;法国的笛卡尔就沿用了中世纪的用法,认为客体的东西指存在于思想中的东西,主体的东西指自在的事物;康德则相反,把客体看成自在之物或意识中的认识对象,其自在之物的客体强调了对客体的唯物主义的理解;费希特否认了自在之物的存在,把客体(非我)看成是主体的意识所创造的,在意识中区别客体与主体;谢林也在意识之内区分主体与客体,认为不仅主体决定客体,而且客体决定主体,并且把客体与主体统一为绝对同一;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成是客体与主体的辨证同一;费尔巴哈把自然界看作客体;马克思认为,并非任何自然都是客体,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也把客体看成意识所构成,认为现象学的客体不是外在于意识的对象,而是意向所指向的对象(注: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0-651页。)。
我们来看第二个例子。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的《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则把object通译为汉语的“对象”:“对任何作为专名的承担者,或可以指称、被命名的东西的一般称呼,与‘事物’十分相近。对象可以区别于其特性和关系,也可以区别于主体。物理对象是实在的,但也有不实在的对象,例如幽灵或心象。抽象对象与物理对象不同,不具有时空性。意向对象是心的状态的对象,如欲望或希望,是不需要存在的。对象常常被认为是在本体论中最基本的实体,虽然近来有些论证否认对象的优先性而宁要事件。”(注: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4页。)同样是外国哲学词典,尽管一个译为客体,一个译为对象,但这恰好说明双方之间所存在的共识;对象与客体的同一性。但是,我们在此所要强调的是,就汉语本身来讲,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性,那么这种差异性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第三个例子。
《哲学概念辨析词典》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区分: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指的是主体认识或实践的对象,这种对象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对象与主体相对应,指的是被确定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目的的物质现象或精神现象。某种事物或某一思想,能否成为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依赖于主体而定。在对象与客体的关系上,在认识范围内,对象与客体是同义词。但二者也有不同。客体是严格意义上的认识论范围,而对象则因使用范围不同其含义也各有不同。比如,与主体相对应的是客体,这是一致的,而与意识相对应的对象则是物质,这就不限于认识范畴了,而且对象就不是客体而是物质了。与社会意识相对应的对象,指的又是社会存在,而不是客体了。对象外延更大,如前所述,既可指物质,也可指精神,既可指客体,也可指主体。而客观则只指物质对象。所以外延小。客体则更是限于认识和实践的那一部分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外延更小(注:黄楠森等主编:《哲学概念辨析辞典》,〔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233页。)。
最后,我们来看现象学在这个问题上的相关认识。尽管德语著作未能象汉语著作那样,把对象与客体首先通过理论术语区别开来,但是,胡塞尔在1917年的弗莱堡就职讲座中就对此问题做出了现象学的解释:“我们首先对象和确切词义上的客体这两个词做一简单的区分。用普通逻辑的语言来说,对象仅仅是真实的直言判断的某一个主词。如此理解,那么任何现象也都是一个对象。但现在,在这个最广泛的对象概念内部,尤其是在‘个体对象’概念内容,客体与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客体,例如所有自然客体,都是未被意识到的对象。……而自身并非是意识体验或其内在内容的对象,我们称之为确切词义上的客体。”(注: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及其研究领域和方法”,《胡塞尔选集》(上),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6页。)据此,胡塞尔认为有两种科学,即关于意识自身的科学——现象学与关于各种“客体”科学的总和。由此,现象学对对象与客体做了较为严格的区别:前者指在意识活动中与意识行为相对的意识相关项即意识对象,后者则指在意识之外存在的某物。倪梁康先生指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客体与对象两者常被用作同义词;在胡塞尔那里,客体概念相对来说比较狭窄,通常指被意识构造出来,但却被意识误认为是外在的自在“对象”(注:详见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16-317页。)。他将德语Gegenstand翻译为汉语的“对象”,从现象学观点看,尽管它具有极为复杂的含义,但比较明确的定义还是有的,指“相对于意识而立的东西(Gegen-stand)。‘对象’在这个意义上始终是指‘意向对象’或‘意识对象’,它意味着,一个东西被意识到并且面对意识而立。”(注:详见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8-180页。)再比如,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英伽登的德语著作《艺术本体论》的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对此做了仔细甄别。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苦于没有相应的理论术语来表达现象学对对象与客体的严格区别,就用object指称意识的相关物,与主体具有某种关系的东西,用大写的Object指称某物自在的存在,独立于主体的存在(注:Roman Ingarden:Ontololgy of The Work of Art.translated by Raymond Meyer with John T.Goldthwait,OhioUniversity press.Athens,1989.p.xv.)。
综上所述,我们把汉语语境中的对象与客体之间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做一小结:首先,来看两者的同一性,严格地讲,只有在认识论的范畴中,对象与客体才是同一的,才是可以互换的,这是因为主客体的关系是近代西方主体论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认识活动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次,我们来看两者之间的区别:客体只是在认识论范畴中出现,除此之外,都应由对象这个术语来承担。换言之,凡是用客体的地方都可以把它替换为对象,但不能说凡是用对象的地方就能替换为客体。这是由认识论的主客关系模式所决定的,客体的功能和性质会依据不同的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在我们习惯所说的唯物主义的主客体活动关系中,客体居于主导地位,是客体决定主体,认识符合客体;在所谓的唯心主义的主客体活动模式中,客体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主体决定客体,认识符合主体,因此,客体要么处于主导地位,要么处于从属地位,与主体构成的认识论关系就不是一个平等、对等的伙伴关系,是一个非平等性结构。再次,在存在论层次上,对象具有对等、平等、相互的含义在内,对象则能够保持自身的自足性、丰富性,比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太阳和植物为例指出,植物是太阳的对象,太阳也是植物的对象,双方都通过对方来确证自身,在这种情况下,对象就不能替换为客体。马克思的“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也不能用客体来替换,因此十分有必要严格区分对象与客体的使用范围。不过,目前的国内学术界已经赋予了客体另外一种重要的含义:客体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自然客体、物质客体的使用已经十分流行,在这个意义上讲,客体与对象同一。一些当代西方学者指出,这个问题在哲学的历史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今天这种重要性比以往更应受到重视,但实际上人们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象灵魂、精神、事物等都在时间中存在,但只有物理对象在空间中存在,这是物理对象与其他一切对象的根本区别。换言之,其他对象如精神对象、心理对象只在时间中存在,物理对象既在时间中存在,又在空间中存在(注:Ned Markosian:"What Are Physical Objects?"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VoI.LXI.No.2.September2000.p.375-395.)。大体看来,对象有以几下种用法,第一,在日常用法中把它等同于物理对象,如石头、树、书,甚至指有生命的对象如狗和人;第二,对象可以指如数字、上帝等之类的精神对象;第三,对象还可以指某种情绪、某种心理状态等心理对象,如爱、痛苦;最后,对象指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
二
由于哲学与美学艺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因此,哲学领域对“对象”与“客体”的翻译、理解的不同也必然会在美学、艺术领域中反映出来。英语的Aesthetic object有的译为审美对象,有的译为审美客体。两者之间有无区别?如果有,区别又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两者只是译名的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用,我们把其称为等同论,如新近出版的二十一世纪美学教材《美学导论》的观点就很具代表性:“在汉语中,客体与对象似乎有一些差别,好象客体是客观存在,而对象是主体的对象,因此有人把审美客体和审美对象分开来讲,但在英文里,客体和对象是一个词object,审美客体就是审美对象。客体只能是主体的客体,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对象只能是主体的对象,没有主体,也无所谓对象。因此本书为了行文的语感,有时用对象有时用客体,其意为一,都是 object。”(注: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第二种观点认为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我们称其为差异论,其哲学的根据主要是现象学哲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相关理论和思想,此种观点已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如《审美活动论纲》对“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进行了明确区分:“从可能性上说,审美客体也就是审美对象;而从现实性上说,审美客体并非必然是审美对象。”(注: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0页。)“事实上,于人的感觉之外客观地存在的,只是审美客体(当然,前提是美已经在人类历史上生成),而不是审美对象。作为审美对象,它不能离开主体的审美感觉而存在,它只能是主体所感觉到、所意识到的对象。”(注: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审美对象是知觉中的对象、意识中的对象,但不是知觉和意识的产物。它来源于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是客体在知觉中的‘建构’或‘完形’。”(注: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再比如,《审美学》认为:“审美的过程是主客体统一的过程,只是在对它作知性把握时才可以区分出主体与客体。‘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在英语中是一个词,即aesthetic object,在汉语中则稍有区别:当我们讲‘审美客体’时,似乎在假定该实物离开主体而存在;但当我们讲‘审美对象’时,该实物更是与主体连接在一起了。”(注: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总之,上述观点代表了国内学术界目前在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水平。
值得肯定的是,差异论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很好的理论敏感度和理论创新性。但差异论对两者之间区别的解释也存在着某种逻辑悖论:认为审美客体在人的感觉之外存在,审美对象在人的意识中呈现。其实,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作为理论术语不能同时出现,这是因为,审美客体属于认识论哲学范畴,它与审美主体一道构成美学领域中的认识论模式;现代西方美学之所以选择使用审美对象而避免使用审美客体,其根本原因在于,力图打破美学理论中的认识论模式,在存在论和价值论等理论视野中来探究各种审美现象。因此,作为两种不同哲学范畴中的理论术语不能同时出现,要么在认识论美学中使用审美客体,要么在西方现代美学中使用审美对象,不能将两种汉语译名混合使用。其次,审美客体和审美对象不是可能与现实的关系。可能与现实的理论假定体现了这样一种传统的审美观念:要么把美理解为一种自然天成、俯拾即是的东西,是物自身的一种属性,即审美客体是一种客体存在,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这种审美客体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显现状态,需要主体的参与。因此,从根本上讲,审美客体这个理论术语已经预设了一种美的存在,理应在审美活动结束之后才出现的东西已经在活动之前存在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客体即美是有待人们去发现、去呈现的东西。我们知道,以现象学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美学在审美对象这个问题上,反对两种倾向,既反对把审美对象等同于一个自然物理对象,又反对把审美对象等同于审美主体的某种心理状态,在它们看来,传统美学理论犯了把构成审美对象的东西与审美对象构成的东西相混淆的错误。这是因为,前者是构成审美对象的条件,后者则是审美对象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这就象画家作画一样,作画的必要条件是纸张、颜料等必要的媒介物,同时还有画家的某种艺术创造冲动,这些都是绘画的必要条件,但这些东西绝不等于完成了的绘画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因此,无论是纸张、颜料,还是某种冲动、某种情绪,都不是“审美客体”即所谓的潜在的审美对象。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现象学美学中,虽然也把具有审美属性的对象如艺术作品、自然对象、人工对象等等与在审美活动呈现出来的审美对象区别开来,但从来不把前者称为审美客体,而是称为艺术作品或自然客体。这种思想在现象学美学家如盖格、英伽登和杜夫海纳那里都有明确的理论论述。比如,英伽登认为,艺术作品只有一个,而审美对象可以有无数个。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一些学者把艺术作品等对象盾作审美客体,而把它与审美对象的关系看作是可能和现实的具有关系,也是不符合现象学精神的。
三
总体来看,西方的美学研究领域,有过两次大的研究转型,第一次是由美的本质探究向审美经验的探究的转变,即日常所说的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第二次转型,是由审美经验的探究向审美对象的探究的转变。对于第一次转型,我们都十分熟悉,对第二次转型这种理论概括,我们还比较陌生。此种观点是美国学者托赛德在其《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一书中提出来的:“直接建基于审美经验之上的美学理论必须被建基于‘审美对象’之上的美学理论所取代。”(注:Dabney Townsend: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London Academic:1989.).p.7.)此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以弗雷格等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和胡塞尔等为代表的现象学(注:Dabney Townsend: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London Academic:1989.).p.10-11.)。作者认为,审美对象在整个美学理论中处于核心位置,它一方面联系着独立于进行审美经验主体的客体即艺术作品等对象,另一方面又联系着独立于艺术作品之类客体的主体即具有审美能力的经验主体。基于此,作者明确提出审美对象核心论这一理论观点:“面向对象本身——不是客体,而是在显现中呈现出来的对象。(turn to the objects themselves-not in themselves,but as they appear in the phenomena.)”(注:Dabney Townsend: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London Academic:1989.).p.12-13.)在作者看来,对象是一个类概念,而审美对象则是一个亚概念,把审美对象从对象中区分开来的则是它所具有的“审美的”品质。因此,传统理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则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客体论、主体论、主客体统一论。客体论其实就是传统的摹仿理论,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洛丁一直到十七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都坚持这个观念:“根据模仿理论,所有的审美对象都是模仿,但并非所有的模仿都是审美对象。”(注:Dabney Townsend: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London Academic:1989.).p.70)主体论就是传统的表现理论:“表现理论从心灵开始,它们理解审美对象不象摹仿理论首先从与其他对象相关,而是与心智相关。”(注:Dabney Townsend: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London Academic:1989.).p.79.)而审美表现区别于其他表现的根本标志是原创性(originality)(注:Dabney Townsend: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London Academic:1989.).p.85.)。简言之,摹仿论的审美对象理论认为美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表现论的审美对象理论则从主体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特征寻找根据。除此之外,传统美学还有第三种审美对象理论,即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出发来探究审美客体,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绝大多数的定义具有关系论的性质,既肯定了客体的作用,又肯定了主体的作用,真正‘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极端理论是很少的。”(注:朱狄:“审美对象探源”,《美学与艺术讲演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页。)比如移情说,从形式结构看,移情说在审美对象问题上也主张主客体的融合与统一,从其实质内容看,主体的情感处于绝对的主宰地位,客体仅仅只起一个载体的作用,只不过把刺激——反应模式中的重点加以改变而已:“审美对象是对于一种对象的欣赏,这对象就其为欣赏的对象来说,却不是一个对象而是我自己。或换个方式说,它是对于自我的欣赏,这个自我就其受到审美的欣赏来说,却不是我自己而是客观的自我。”(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43页。)不难看出,在以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主客体统一理论中,一切都从主体出发,客体成为一个被动的、僵硬的刺激物;同理,在以客体为主导地位的主客观统一理论中,一切都归于客体,主体成为被动接受刺激的容器,例如经验主义的白板说。因此,这种关系论的双方始终是一种因果式的实在关系而非现象学的意向关系;一种主次、从属、决定与被决定的单向度关系而非平等、互属的可逆性关系,不是主体统摄客体就是客体统摄主体,最终都取消了审美对象自身的独立性。
与传统美的关系论审美客体理论相比较,现代西方美学的审美对象理论当然也讲关系,但此关系与彼关系却有本质的区别。概言之,此种关系是存在论的而非认识论的,是意向性的而非实在性的,是价值性的而非逻辑性的,是独立性的而非从属性的。传统理论认为,在关系活动中的主客体双方不会因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点已经被现代科学如量子力学以及现代心理学如格式塔心理学证明为错误的。而从现象学观点看,审美对象既不是外在物理对象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内在心理状态的外化,更不是心物两者的机械相加和拼凑;审美对象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无论这种实体是物质还是精神,而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此种关系并非因果关系而是一种意向性关系;审美对象不是一种单一性、孤立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存在。审美对象与主体和客体有关,但并不等同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更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机械拼凑。
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外现当代西方美学理论还是国内美学理论在审美对象问题上都有一个大致趋同的研究倾向,即不再从唯心和唯物的本体论高度,不再从认识论立场,不再采取主客绝对分离的实体性思维方式来探讨美学基本问题尤其是审美对象问题;而是在充分吸收现代西方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努力将其与传统可资借鉴的东西相融合。不过,为了昭显西方现当代美学与近代美学的本质性区别,从汉语语境出发,还应从认识上明确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在各自理论体系与审美范畴的边界与功能,这对我们的美学理论建设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