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离不开堤防的建设,堤防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堤防的重要性使得其质量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堤防建设的施工技术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结合建设特点,确定施工要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避免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在整体上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
关键词:水利堤防;施工技术;建议
水利工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因此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水利堤防在水利工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唯有做好水利工程堤防工作,并针对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1做好水利工程堤防施工的重要性
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大有裨益。并且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人们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依赖水资源,但是水资源所存在的状态又决定了对其进行管理是难度极大的工作,如果管理过程中产生了任何形式的失误,就极易引起极大的灾害,影响人们的安全稳定生活。现今社会,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正在不断增多,且堤防建设是其重要构成,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更好地抵御洪涝灾害,并且能够很好地分流蓄水,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率,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给予水利工程建设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其中的堤防渗漏施工工艺,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工艺水平,这样才能显著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由于水利工程关乎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它的建设施工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对于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来说要切实做好抗震性和稳定性施工,并做好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开展这一工作期间,还必须要保证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不能因此对结构产生损害,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利用水资源。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在任何部位发现了渗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实现整个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
2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
2.1堤身填筑施工技术
堤身填筑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堤坝的质量和安全系数,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堤身填筑施工的流程分为以下几步:铺料:铺料要保证与堤轴线平行、均匀的摊铺,清除垃圾杂物,将过大的土块打碎以保证摊铺的厚度均匀,避免高低不平的状况。分段施工时,每段的长度要保证在100米以上,作业面的铺料和碾压要做到统一施工,以保证各施工段之间没有界沟。施工段之间要保持同一高度,以避免出现施工接缝。如果因实际原因导致施工段之间的高度无法统一,需要采用斜面连接的方式。在铺筑作业时,严格控制铺筑厚度,每一层都要精确测量,也可以通过设置控制桩的方式控制摊铺厚度。平土洒水:摊铺之后,如果铺料含水量较低,应对铺料洒水使其含水量处在最佳状态。如果含水量过大,则需要翻晒铺料使其含水量降低到最佳状态。压实:碾压机前进方向要平行于管槽轴,行驶速度先慢后快,可以在规定碾压次数上增加1~2次,保证压实的质量。质检和刨毛:将铺料压实后,通过灌水法检验压实效果。检验合格后,对表面进行刨毛,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堤防填筑软基处理措施
1)堤身自重挤淤法,主要是利用堤坝自身的重量,将流体状态的淤泥进行挤压,减少淤泥中的间隙应力,加强地基的抗剪能力。不过这种方法可能会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所以要相对减缓施工速度。2)抛石挤淤法,主要是利用石块挤出淤泥,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压能力。在进行抛石挤淤法时,需要选取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石块,并投放到地基中,要注意的是,如果横坡的坡度较大,就必须遵守从高到低的填筑原则,并且填筑后需要在上层设置反滤层。此种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在淤泥地质中使用较为广泛。3)预压砂井法,主要是利用排水和加压的相互配合,从而排除地基中多余的水。通常采用的排水法有排水砂沟、排水砂井等,加压法一般采用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等。
2.3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漏施工技术
此项技术的开展离不开高压力的作用,在高压力的作用下实现了有序灌浆,从而达到解决渗漏问题的目的。从实际水利工程大坝建设施工来看,其运用原理就是通过使用高压灌浆设备,使浆液深入到土壤的内部。工作人员必须事先准确地确定好灌浆孔的具体位置,这样才能够使灌浆孔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但是,使用这一技术开展工作时,必须要控制好水利工程的具体位置,并要结合地形条件的差异对其进行适当的变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浆液。因此,这一技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一定要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并要保证地质条件符合标准。
2.4护岸施工技术
护岸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坡式护岸、墙式护岸、坝式护岸。其中坡式护岸就是采用抗冲击材料顺着坡脚或坡岸进行一定范围的覆盖,通常利用护岸的方式,但是坡式护岸对河流的水文条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其施工关键主要在对坡脚的施工步骤,保证材料具有抗冲刷、抗磨损、抗腐蚀、能适应河床变形等特点,通常使用的坡式护岸施工方式有两种,其一为抛石护脚,需要实现确定好抛石的具体位置,并且必须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此方法适用于平顺坡式岸坡;其二为沉枕护脚,这种方式使用较为广泛,需要使用柳枝和芦苇制成的梢把,再把梢把用铅丝紧紧与枕架上放好的石块束在一起,形成枕状。墙式护岸是顺着堤岸建立竖直陡坡式挡墙,这种形式适用于河道狭窄、无河滩堤段等地形条件,一般采用直立式护岸,可以护岸断面面积最小化,减少占地面积。坝式护岸主要蚕蛹建立顺坝、丁坝等方式引导水流走向,这种护岸方式多用于河道宽广、水流流速慢的河段。
结论
水利堤防工程对沿岸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施工技术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在水利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施工设计以及标准执行,并且要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主要是以保护两岸居民、引导水流为主,使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建设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堤防建筑。
参考文献:
[1]张愿会,王新华,张波奇.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思考[J].珠江水运,2016,(22):81-82.
[2]杨洋,章志新.关于现阶段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7):267-268.
[3]张广通.现代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5,(22):82.
论文作者:郑志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堤防论文; 护岸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地基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