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以本院急诊科院前急救8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本院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归纳,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护理风险进行积极的防范,能够使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将高风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常见;风险问题;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本院急诊科院前急救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1.49±8.278)岁;本科学历患者24例,大专患者48例,中专患者8例。护理人员均经过急救专业培训护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我院急诊科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我院硬件条件造成的。首先我院的医疗资源比较有限,急诊护士在结构、配备上和其培训情况并不理想,因此会造成急诊护士自身条件不佳的情况。另外急诊患者自身也有原因。一些患者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或是受伤原因为自杀,这类患者会对发病因素羞于启齿,因而会错过抢救时间,这也是急诊护理风险原因。
1.2.2 对患者进行心理针对性护理:若患者出现了羞于启齿等情况,会导致医护人员无法了解到其真实情况,因而护理效果也无法达到相关要求。这对这一情况的出现,可对患者实施心理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如实讲述自身情况的重要意义,并在护理中尽量使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和患者交流,降低患者戒心,以期更好的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2 结果
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相关项目对比的结果如下,实施前护理人员的因素为27.9±2.2,科室管理因素为26.3±2.8,护理质量为89.75±3.82;而实施后的护理人员因素为13.6±1.3,科室管理因素为13.2±1.4,护理质量为98.68±3.04。护理人员因素、科室管理因素和护理质量的t值分别为10.28、11.43和9.27;p值都是<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
3.1.1 急诊抢救时由于紧张而使仪器不能熟练使用(例如除颤仪、呼吸机等)而延误抢救;复杂的疾病不知道怎样去保护患者而发生意外(例如颈椎、腰椎患者不知道要卧硬板床、颈椎制动等);不能及时有效地安排抢救步骤等。普通穿刺时面对小血管不能做到一针见血,需要反复几次,抢救失血性休克时不能快速穿刺成功。深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失误导致抢救失败,不能及时抢救患者生命。
3.1.2 急救经验不足引发的风险近年来急诊科护士趋于年轻化,素质参差不齐,低年资的护士急救经验不足、病情观察不细致、操作技术不熟练、对患者病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容易出现工作上的失误。有的护士对患者的提问不能耐心解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导致护患纠纷。
3.1.3 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风险在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操作是由护士独立操作来完成的,如:急诊护士的分诊、护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输液、输血、给药、使用抢救仪器等等,这些都是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措施,但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
3.2 科室管理因素所致的风险
3.2.1 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抢救工作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的管理制度、急救设备的管理维护制度等等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有章不循,对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3.2.2 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抢救仪器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提高了急救护理水平,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抢救仪器无专人管理、摆放凌乱、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等都是导致护理风险的隐患。
3.3 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
3.3.1 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若患者明白自身的病情与护理人员充分合作,护理效果就大大提高;若患者有违规、冒险行为或采取不合作态度,例如自杀、自残等,护理过程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3.3.2 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且患者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由于患者基础健康水平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时间短,无法全面了解病情,相同疾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都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患者有冒险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作的态度和消极的求生欲望,都会使护理风险上升。
4 结束语
总之,急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护理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加之患者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易发生各种纠纷。因此,培养急诊科护士必要的应急能力、熟练的抢救技术、敏捷的处事方法、良好的沟通素质,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纠纷、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强化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护士自身能力和责任心,将熟练的技术护理和适宜的心理护理相结合,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及时防范护理差错和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绮坚,孟金凤,赵华宇.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1:108-109.
[2]赖伟兰,黄秋萍,胡佳俊,陈会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07:730-732.
[3]宋捷梅.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02:123-125.
[4]薛小琴,谢敏,胡振有.持续质量改进对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0:298+307.
论文作者:陈元元,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风险论文; 因素论文; 护士论文; 危重论文; 病情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