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中频脉冲电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60例帕金森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仅给予多巴丝肼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电治疗,每周5次,4周治疗共20次。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障碍(32项~35项)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PDRS运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对于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帕金森病;肌强直;中频脉冲电治疗;多巴丝肼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99-0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1],目前其主要采用药物的治疗方式,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的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诊断标准 收集我院神经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住院及门诊的中老年帕金森病患者(45岁至70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2]。并且获取家属知情同意。
1.1.2排除标准 (1)继发性帕金森病综合征;(2)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或不能正常交流者等;(3)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精神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按就诊先后随机将60例中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 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6±5.9)岁,病程为半年~11年,平均7.5年,两组病人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仅给予多巴丝肼片0.125g/tid,餐前1小时口服,连续治疗4周共28天整。
1.3.2治疗组 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加中频脉冲电,其疗法主要为:选用型号为BA2008-1型的电脑中频治疗仪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电极13cmxg,scm XZ,进行双下肢膝关节周围、胫骨前肌、股四头肌周围以及上肢肘关节、肩关节周围对置法中频脉冲电治疗,输出量根据病人耐受量进行调节。治疗时间每次20rin,2次/天,上肢部位和下肢部位各1次。4周20次后疗效评定。
1.4 观察指标
两组病人均进行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 运动障碍(32 项~35项)评分[3]。帕金森临床疗效UPDRS,痊愈100%,显效50%~99%,好转20%~49%,无效<19%。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评分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讨论
中频电对神经肌肉刺激的特点:中频电流对皮肤感觉神经刺激引起的是一种舒适的振动感(大强度时者有不适的束缚感),这种刺激不会引起痛纤维的兴奋。因此中频电流作用时可以使用较大的电流强度来引起深部肌肉强烈地收缩,但不致引起电极下的烧灼刺痛感。目前认为,低频感应电流只能兴奋正常的神经肌肉,而中频交流电(尤其频率为6000Hz者)仍有可能兴奋变性的神经肌肉。有人提出6000~8000Hz 的中频电流作用时,肌肉收缩阈与痛阈有明显的分离现象,即在此频率内,使肌肉发生强烈收缩而不引起疼痛。而UPDRS 是目前公认的帕金森病临床评价的标准工具[4]。
研究结果显示,中频脉冲电配合口服多巴丝肼片在缓解PD症状进展及肌僵直症状进展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多巴丝肼片,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自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结果表明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对于帕金森病震颤肌强直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8-285.
[2]陈永平,商慧芳.2016年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02):124-126.
[3]陈海波,王新德.统一帕金森病评定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1):61-61.
[4]黄载文.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74-75.
基金项目:福州市卫生计生科技计划项目2017-s-wq39
论文作者:江文婷,张林艳(通讯作者),程宁,江永,陈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中频论文; 帕金森病论文; 脉冲论文; 评分论文; 多巴论文; 帕金森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