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华
(重庆市梁平区回龙镇卫生院 重庆 405209)
【摘要】目的:对卫生院所辖区域内妇女宫颈癌发生状况进行筛查,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6年对我地区35~64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共检查1200例妇女,以此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检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筛查结果,得出结论。结果:2016年的筛查中共发现158例妇女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发生率为13.17%,其中35~64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查者的妇科检查结果分析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很高,为12.67%(152例)。结论:35~64岁是宫颈癌的高危年龄段,其中妇女生殖道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基层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其自身的保健意识,保证生殖道的清洁卫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关键词】卫生院;宫颈癌;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38-02
1.引言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仅低于乳腺癌,病死率也极高,严重的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渐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应该得到医护人员和女性的高度重视[1]。宫颈癌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变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监测和筛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宫颈癌病情,并治疗癌前病变,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情的发展和恶化。因此,对基层地区女性的宫颈癌发生情况进行筛查和分析,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好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提高我国女性的生命质量[2]。据此,本研究对我卫生院所辖区域村镇女性的宫颈癌发生情况进行了筛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我院所辖区域村镇的35~64岁的已婚妇女作为筛查对象,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共有8564例,平均年龄为(41.32±2.56)岁,所有妇女均知情且同意进行此项研究,同时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在35~64岁之间,已婚且有性生活的女性;在本地区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方法
首先是基础检查,询问妇女的一般资料,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等,以及过去的检查历史。其次是妇科检查,本卫生院进行的妇科检查主要是将“细胞刷”放置在女性宫颈管内,待到达宫颈口上方10mm左右时,在宫颈管内轻轻旋转一周后取出,注意是沿顺时针旋转,取出后立刻将“细胞刷”固定到保存液中,从中获取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测。最后是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对样本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
2.3 观察指标
统计地区宫颈癌的发生率,从中分析高发年龄段,并分析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
宫颈癌判定标准:细胞学检测发现有宫颈脱落细胞异常,局部或大面积细胞发生癌变,判定为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并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将其分为CIN I、II、III级和浸润癌。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筛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对1200例女性进行了筛查,其中有158例女性出现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占比0.91%。
3.2 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年龄在35~64岁之间的女性出现宫颈癌的例数最多,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3 生殖道感染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的1200例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共152例,发生率为12.67%。
4.讨论
宫颈癌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基层地区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因此等到患者察觉时,宫颈癌一般都已经发展到疾病后期,难以治愈,导致死亡率很高,即使经过有效治疗,也会给患者子宫和生命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对于宫颈癌的定期筛查,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疾病征兆,尽早确诊疾病,规避可能的高危因素,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可引发宫颈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生殖道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本研究中,1200例女性出现生殖道感染的有152例,发生率为12.67%,发生包括霉菌感染、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这与基层地区妇女身体保健意识较差,不重视生殖道的清洁卫生有关。就年龄阶段来说,35~64岁是女性发生宫颈癌的高发阶段,此阶段发生的宫颈上皮细胞异常最多,这可能与生殖道感染程度加深有关。
因此,基层地区应该加强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对于已婚和未婚女性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督促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对于发现疾病的患者要尽快进行治疗,以制止宫颈癌的深入发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方法有很多,包括HPV-DNA 检测、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但是不同的地区,采用的筛选方式是不同的,基层医疗医疗机构一般采取的是操作方便、检查结果准确的检测方式,比如电子阴道镜检查、病理学检测。
总之,应加强基层地区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普及女性生殖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凤平.基层乡镇卫生院妇女宫颈癌筛查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16):41-42.
[2]陈翠莲.300例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4):120-122.
论文作者:何素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宫颈癌论文; 筛查论文; 女性论文; 发生论文; 妇女论文; 发生率论文; 宫颈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