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与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对比论文_潘云,邓洪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与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其中22例行腹腔镜辅助Soave术,作为腹腔镜组;另外20例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采用腹腔镜辅助Soave术以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情况,故而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Soave术;经肛门改良Soave术;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16-02

婴幼儿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的肠道畸形,因直肠或结肠远端肠管持续痉挛,导致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其肥厚、扩张,临床上一般在出生1~6天发生急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腹胀、呕吐等,目前,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1]。随着对该种的不断深入研究,临床上出现多种手术方式,诸如改良版的Duhamel根治术、Swenson根治术、腹腔镜辅助Soave术以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等[2]。近年来,我院应用较多的手术为腹腔镜辅助Soave术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现笔者就腹腔镜辅助Soave术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42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其中22例行腹腔镜辅助Soave术,作为腹腔镜组,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6天~3岁,平均年龄(1.3±0.4)岁。另外20例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8天~4岁,平均年龄(1.6±0.7)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通过处理,发现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标准;(2)无其他先天性疾病。

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2)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者;(3)严重低蛋白血症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肛门改良Soave术,操作步骤如下:缝合牵引显露肛门,于齿状线上约0.5~1cm环状多点缝合粘膜牵引线,于牵引线下环形切开粘膜层,电刀分离直肠粘膜并将直肠粘膜从肛门拖出,确定分离粘膜达腹膜反折后环形切开肌鞘及腹膜反折,并后正中切开直肠肌鞘,经肛门游离肠管系膜并在无张力情况下拖出直肠及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结肠,切除病变肠管,将肠管断端浆肌层与齿状线上方1cm的直肠肌鞘吻合,结肠断端与齿状线处粘膜间断缝合,完成手术。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Soave术,操作步骤如下:采用3个腹腔镜孔进行操作,分别位于脐部、右侧腹、左上腹,左上腹操作孔起辅助牵引结肠的作用,在必要时,可做第4个操作孔,位于右下腹。腹腔镜直视下探查腹腔,辨别结肠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不能确定确定正常肠壁位置时,进行快速病理活检,直至确定正常组织为止。视结肠病变范围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系膜,可保留结肠边缘血管弓,有利于游离肠段供血。分离结肠系膜达腹膜反折处后手术转至会阴部,于齿状线上约0.5~1cm环形切开粘膜层,分离直肠粘膜并从肛门拖出,达腹膜反折后环形切开肌鞘及腹膜反折,后正中切开直肠肌鞘,经肛门拖出并切除病变肠管,腹腔镜直视下检查拖出的肠段是否发生扭转、出血等情况。确定无肠扭转、出血后将肠管断端浆肌层与齿状线上方1cm的直肠肌鞘吻合,结肠断端与齿状线处粘膜间断缝合。完成手术。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费用。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如处理结果显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比较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1),具体见表。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患儿出现肛门吻合口感染1例、小肠结肠炎3例、肠粘连肠梗阻1例、吻合口狭窄所致便秘1例,直肠粘膜脱垂1例,污粪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患儿出现肛门吻合口感染1例、下拖肠管扭转1例、小肠结肠炎2例、肛门肠管回缩1例,病变肠段切除不足至术后便秘1例,污粪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2.98,P=0.112)。

3.讨论

婴幼儿巨结肠是因结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造成神经发育停顿或神经节细胞变性,而导致的[3]。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且随着人们对其手术方式的研究,出现了多种手术方式,但各种手术方式均有其自身的优点及缺点。以往的手术方式认为应首先进行造瘘,然后在患儿6个月后在进行根治术。近年来,随着内镜基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腹腔镜辅助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有了新的认识,且有研究显示,腹腔镜辅助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对长段型巨结肠、全结肠型巨结肠[4]。我院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腹腔镜辅助Soave术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在本次通过对腹腔镜辅助Soave术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手术方法的手术情况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因腹腔镜设备造成手术费用相对较高。在对比中我们还发现,腹腔镜辅助Soave术虽无明显优势,但腹腔镜辅助治疗有如下优点:可在肛门分离前通过组织学确定病变肠段范围;在拖出肠管时,能在直视下进行,可以确保无系膜出血及下拖肠管扭转;在松解肠系膜时可避免结肠拖出存在张力而导致术后肠管回缩及血供障碍。而经肛门改良Soave术能够避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避免进行腹腔内分离时可能会造成的腹腔脏器损伤,且经肛门改良Soave术减少了经肛门分离前在腹腔镜下进行活检以及游离远端肠系膜,故而更为简单。张敏[5]等人在研究中也认为经肛门后正中切开改良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效果显著。腹腔镜辅助手术在进行肠拖出前,可明确移行区以上的手术切除的正确部位,使手术切除更加精确,在腹腔镜下分离结肠和直肠远端,加速肛门分离速度,也使直肠粘膜及结肠的分离变得更为安全,由此可见,腹腔镜辅助Soave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采用腹腔镜辅助Soave术以及经肛门改良Soave术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情况,故而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董琦,王玉芸,孙为增,等.经脐倒“Ω”切口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6):2704-2705.

[2]甘亮,杨文萍,张守华,等.AQP1在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5,14(2):102-105.

[3]张文,武海燕,李惠,等.先天性巨结肠病理诊断规范[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45(3):149-152.

[4]禚保彪,张宏伟,李圆,等.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2月内小婴儿长段型巨结肠疗效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93-94.

[5]张敏,吴江,王波,等.经肛门改良Soave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5(1):88-90.

论文作者:潘云,邓洪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与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对比论文_潘云,邓洪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