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的初步研究

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的初步研究

董贵成[1]2003年在《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有特异性乳抗体(milk antibody)的乳称为免疫乳(immune milk)。免疫乳中除含有乳抗体外,还含有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细胞因子,免疫乳中的抗高血压因子就是其中的一种。本研究对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本研究以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氏菌(Shigell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等人肠道致病菌为抗原,对乳牛进行免疫,所得免疫乳中乳抗体对24种病原菌的凝集价为2~6-2~9,约为非免疫乳(non immune milk)中乳抗体凝集价的64倍。 以高血压大鼠为动物模型,饲喂大鼠免疫乳粉(immune milk powder),结果表明:免疫乳粉比正常乳粉具有显着的降压效果;1g/kg的免疫乳粉的降压效果优于4g/kg正常乳粉;4g/kg的免疫乳粉的降压效果优于2g/kg和1g/kg免疫乳粉;1g/kg,2g/kg,4g/kg的正常乳粉降压效果无显着性差异。以上结果均在P<0.05水平下显着。 采用超滤,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从免疫乳中分离纯化出抗高血压因子(Immune Milk Antipertension Factor,IMAF),并对其抗高血压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IMAF具有显着的降压效果;(2)IMAF降压效果的最佳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i.v),依次分别为皮下注射>腹腔注射(i.r)>口服(o.p);(3)IMAF带负电的小分子,IMAF既非蛋白质或肽质也非糖类,而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滕刚[2]2007年在《牛初乳中抗高血压因子对大鼠心肌细胞钙内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牛初乳中抗高血压因子(AFBC)对氯化钾诱发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_i)变化的影响,研究其心肌收缩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牛初乳为原料,利用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对其中抗高血压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次重复凝胶过滤层析,降低终产物的含盐率,并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终产物Na含量进行分析。应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培养的初生大鼠和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浓度AFBC对氯化钾诱发的心肌细胞钙内流的影响。结果:1.通过多次凝胶过滤层析,目的物的含盐率由54.15%降低到14.69%,可以满足细胞实验的要求。2.在对负载细胞以Hank's液悬浮(细胞外钙浓度约为1.3mmol/L)时,50mmol/LKCl可显着升高大鼠心肌[Ca~(2+)]_i(与静息状态相比,P<0.01),而对负载细胞以无钙PBS以及D-Hank's液悬浮,50mmol/LKCl对心肌[Ca~(2+)]_i无明显作用(与静息状态相比,P>0.05)。3.在0.5mg/mL浓度范围内,抗高血压因子对静息状态下心肌[Ca~(2+)]_i无显着性影响(与对照组相比,P>0.05)。4.抗高血压因子具有与维拉帕米相似的作用,在0.5mg/mL浓度范围内,能够呈浓度依赖的抑制高钾(50mmol/L)所致的[Ca~(2+)]_i升高。结论: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观察了不同浓度的AFBC对KCI诱导的心肌细胞内钙的影响。在排除神经、体液等因素干扰的前提下比较了AFBC和经典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提示AFBC与维拉帕米有相似的作用,其降血压机理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外钙内流,从而抑制心肌收缩作用。但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具体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郭军, 张和平, 杨月欣[3]2003年在《免疫乳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表明免疫乳是一种新概念天然保健食品。本文对免疫乳和与其相关的初乳的概念、主要生理活性成份、生理作用以及国内外研究开发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93年起,我国一些科研工作者开始对免疫乳及其制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中试开发。目前国内已有普通初乳产品,但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免疫乳制品生产。认为免疫乳及其制品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的初步研究[D]. 董贵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2]. 牛初乳中抗高血压因子对大鼠心肌细胞钙内流的影响[D]. 滕刚. 东北农业大学. 2007

[3]. 免疫乳的研究与开发利用[J]. 郭军, 张和平, 杨月欣. 食品科学. 2003

标签:;  ;  ;  ;  

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