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社会学论文,中国论文,视角论文,近现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3)06-0109-06
近代以来社会变化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正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在《双城记》中描述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有史以来最智慧的时代,也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时代”[1]。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同时也生活在一个流变的时代[2]。学校体育思想范式伴随着不同的历史特征进行演变,不仅受历史事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许多社会意识文化形态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当代的社会思想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本文以时代脉络为主线梳理了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过程,并对其流变进行了反思与展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时代脉络为主线探讨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但并没有严格按照历史时期的划分来阐述,因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发展并不是一撮而就的,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出现了停滞、倒退等现象。此外,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各个思想范式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交融部分,严格按照历史时期进行分析不利于阐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范式发展的脉络和主线。
1 建国前学校体育思想的范式流变
1.1 从“效法”到“运用”: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开启 19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历程,迷茫中的国人不知道即将经受“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4]。国人在西方的船坚炮利下开始了反思,开始了救亡图存的积极运动,在强国御敌的现实意义下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的图变之路。鸦片战争以后,中华的大门被打开,教育的大门也随之被开启。1864年美国长老会所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等,这也为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开辟了场所。
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这是中国首次尝试引进西方思想。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也参与其中,在谈到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时他在《原叙》中说:“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5]。“西学东渐”发端于此,也成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1902年蔡锷以笔名奋翮生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军国民篇》中首次使用了“军国民主义”一词,倡导国民应具备“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康有为在万木草堂中专设“干城科学长”,他在教学中增加了较为实用的“枪”的内容,学习有关枪械的使用、瞄准等项技术[6]。梁启超在1897年担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时,对学生体育活动注重进行体操锻炼。1903年,黄兴由日本回国后,任湖南明德学堂学监并兼任体操教员,教授的内容主要是兵操和器械体操。这些都是在军国民主义思想下的教学活动,体操尤其是兵操的练习成为当时最为有效的课程设置内容。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实践体现在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亦称为“癸卯学制”)。1903年1月29日,湖北留日学生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杂志,宣传民族独立,抨击君主专制,在舆论上形成对清朝的颠覆。清政府也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及时在教育上作出改善,命张之洞同张百熙、荣庆重新厘定学堂章程。重定的章程规定:“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奏定学堂章程》仿照日本建立新教育制度,在其《学务纲要》中对高等小学堂及其以上体操课程内容的规定为:“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为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兵式体操,各年级相同;师范学堂的体操课除规定五年级时兼授‘体操之次序、法则’以外,其他完全与中学相同;高等学堂的体操课,授以普通体操与兵式体操”[7-8]。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操课,实施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这一阶段成为军国民思想普遍实行阶段,在大中小学校全面开展。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次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提出要加强军事训练和体育,实行全民皆兵,在这种社会背景的推动下,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达到了高峰。
透过时代背景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救国图强,国民期望实现独立自主,树立民族尊严。学校体育所围绕的中心必将以此展开,军国民主义思想与当时社会思想殊途同归,注重培养国民的军人精神。兵操、体操对训练国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出现顺应时代的需要,唤醒了国民重视体育的意识,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这为中国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军国民主义在德国的盛行,及其在一战中惨痛的失败,人们认识到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军国民主义思想有其局限性,注定只能囿于狭小的视野中,随着时代的演进,这种思想的狭隘性、局限性,最终导致它淡出历史舞台。
1.2 “德先生”和“赛先生”: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 法国教育家朗格·保罗曾说过,“每隔十年,人民面临着一场在物质、精神和道德领域内如此广泛的转变,以至于昨天的解释已经不符合今天的需要”[9]。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广泛传播,“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思想开始向大众渗透。在此环境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来到中国,1919—1921年期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广泛地传播了实用主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10],促使人们不断重新去反思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了国内的一大批教育人士,如张伯苓、陶行知、胡适等[11]。这些教育人士的引入促进了实用主义思想快速在中国土壤上生长起来。与此同时,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直接选派学生游美。此外,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这些措施的实施都促进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初自然主义思想也开始萌发,由美国教育家、体育家J.F.威廉姆斯(Jesse F.Williams)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欧美各国流行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运用于体育教学,形成了一套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于197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体育原理》。“五四”运动前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麦克乐,我国留美学者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著书立说和培养学生,使“自然体育思想”广泛传播,成为这段时期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吴蕴瑞认为,适应个性为“经”,适应社会为“权”,“经须当守,权可变通;弃经从权,徒劳无功”[12]。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从广义上指体育教学应该遵循人的自然天性,反对不顾儿童特点,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狭义上是强调运用自然的方法手段进行体育锻炼,让儿童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接受陶冶和磨炼。吴蕴瑞、袁敦礼两位在1933年著《体育原理》中指出:“体育之目的非健康,体育为教育之活动,须在健康之环境中行之,与他种教育之活动同”[13]。体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而非强化身体的工具,在“自由与民主”思想的传播下,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
这一时期“民主与自由”成为一种时代背景,实用主义与自然主义两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必将向中国传播。实用主义思想的引入,对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过度的师道尊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鼓励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实施教学。但是,实用主义思想过分重视学而忽视了教的重要性;过分注重学生的实际经验而忽视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过分注重学生的活动而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主义思想的引入,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但是,它把抽象的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总之,这两种教育思想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关注,建立了体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互融合,也使得学校体育思想在后续的发展中必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和借鉴。
2 建国后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
2.1 “以俄为师”到“以苏为戒”: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在缺乏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的情况下,开启了“以俄为师”的全面学习苏联建国经验之路,此外,建国初期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各自阵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交流,这也导致了在一定历史时期照搬苏联《劳卫制》模式的不可替代性。除组织团队赴苏大规模考察学习外,还大量引入了伊·阿·凯洛夫著的《教育学》等大批教育理论书籍和学校体育教育教材,苏联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很快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1954年,国家体委、高教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指示:“着手试行体育正课改革”,“凡试行《劳卫制》和推行《劳卫制》预备级的学校,均应以《劳卫制》及《劳卫制》预备级为中心,把体育正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地统一起来。”1955年,赫鲁晓夫在苏共召开的二十大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一震惊中外的事件使中国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毛泽东在1955年提出了要“以苏为戒”,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这也影响着学校体育思想的变化。随后接踵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学校的体育运动出现减少或停止现象。1964年,中央正式废除《劳卫制》名称,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这一时期《劳卫制》已经融入到体育正课中,学校体育思想表现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大众平等的体育权利,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但是,学校体育思想受到了国家体育功能定位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生物性符号”的身体活动,它强调的是奥运项目的运用,采取的是运动等级制度,为达到统一标准的而进行僵化的练习模式,强调学校体育的“阶级性”和“工具性”,强调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统一性,通过体育以达到“教化”学生的目的。学校体育思想也深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作用于教学实践上强调的是苏维埃学校应该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苏维埃国家的积极建设者和勇敢的保卫者;充分肯定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些思想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开展。
《劳卫制》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这种“大一统”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社会化的意义并不能转化成学生自身的学习意义。虽然1956年以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在各级学校建立了以发展学生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中心的教材体系,但体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为生产劳动、国防建设和保家卫国服务的,带有社会本位的特征,与时代特征形成高度统一。
2.2 “十年动乱”:“左”倾思潮学校体育思想的泛滥 1966—1976年,是中国意识形态的灾难期,“左”倾思想在这一时期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遭受了沉痛的打击,学校的各项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受到延误,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摧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全国学生“停课闹革命”,学校处于混乱状态。1967年,中央要求全国学校“复课闹革命”,虽然恢复了上课,但以往的教学内容因属于“资产阶级教育”范畴而被取缔,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被占用损坏,学校的体育活动被贴上政治的标签,有些学校干脆用劳动代替军体课教学,课外活动几乎取消。“文化大革命”运动给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带来毁坏,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实践成为政治的附庸,学校体育的开展成为一种“文化大革命”“口号”下的政治运动。
2.3 “改革开放”:多元思潮学校体育思想的开启
“文革”结束后,尤其是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以后,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局面。学校体育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带来了教育思想上的全面解放,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如,80年代以后产生了快乐体育思想,是源于快乐教育思想,主要受日本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而产生;主动体育思想,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成功体育思想,源于80年代中期的成功教育,探索学校体育教学中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肯定学生获得的每一点进步,使学生获得争取成功的能力。此外,还有竞技体育、磨难体育、健康教育、运动教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思想,各种体育教学思想可谓丰富多彩[22]。一些学校体育思想的产生并未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已经开始传播和运用,在推广上较为激进,在效果上较为欠缺。因而,对这些教育思想进行反思,该利用的加以利用,该剥离的加以剥离,该整合的加以整合,促进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思想的产生。
2.4 “扬州会议”:体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思想的交融 1979召开的“扬州会议”成为新中国体育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结束了学校体育无人主管、混乱不堪的严重局面,使学校体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入科学管理阶段,确立了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国内教育界的饥渴正好迎合这种教育思潮的传播。然而,80年代中期,中国与日本进行了青少年体质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指标大都低于日本,这也促使学者对不同教育思潮的反思,各种质疑之声也不断出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体质教育以直接评价学生体质是否增强作为学校体育的判定标准,作为对教学效果的直接显现。这导致强调对人体的生物学改造,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思想。技能教育始于学苏阶段,是我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侧重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技能。体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体质健康成为两者的聚焦点。然而,这两种教育思想可谓毁誉参半,都在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中遭到了扬弃。
2.5 “应试教育”:主体教育学校体育思想的催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形势逐渐平稳,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对人才的强化需要,导致随之而来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不断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从80年代开始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人才的极度需要。然而,这也导致教育模式的狭隘化,使得应试教育的负面效果逐渐凸显。学生的负担过重,个性的发展受到束缚,创造力培养被扼杀,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有这些问题推动学者们重新审视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思想、新路径,“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催化出主体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强调了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注重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推动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它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是培育有个性、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14]。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体育思想的深化发展,并不断唤醒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关注。
2.6 “科学发展观”:“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思想的主导 进入21世纪,在新的形式和挑战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强调了“以人为本”核心价值思想。由于青少年体质状况一直堪忧,国家对青少年的健康更加关注,这也推动着学校体育思想的转变。60年代法国教育家朗格朗在其著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体育”一词,开启了终身教育的国际教育思潮。70年代后,终身教育思想“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博得了赞许”。同时,以生活、生存、生命三者的集合的生命教育,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稍后传入台湾地区,90年代末大陆开始借鉴台湾地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这些思想都为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拓宽了空间。随着新一轮全国中小学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理念,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此外,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健康第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5]。“健康第一”思想的引领顺应了新时代下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时代意义和“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
3 学校体育思想范式流变的反思
从总体上看,在近现代历史过程中,学校体育思想范式演变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正如马克思说:“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联系的附带因素……因而造成两者之间的对立”[16]。透过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历程可以看出,在这个范式转变中,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受到国家对体育功能定位的变迁、社会文化思潮的渗入及教育学思潮引入的影响。
3.1 体育功能定位的变迁对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影响 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反应的是国家求强图变的国家意志,对国民的倡导是强身健体以护国的思想,学校体育开展的则是与军事课相关的体育练习。由“德先生”和“赛先生”发端的这一阶段,国家逐渐将体育纳入教育过程中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注重人的智力发展,也注重人的体质发展。“以俄为师”阶段是我国各个领域开展了全面学苏的过程,体育领域也是如此。国家对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服务功能的定位,导致了体育课程教学的一种工具性手段,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对学生是一种“生物性符号”的培养。“十年动乱”阶段的体育定位则成为一种政治运动下的“口号”运动,体育课程的全面停滞,使得学校体育的开展受到了重大打击。“改革开放”阶段是我国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一种国策,国内对外来的教育思想的借鉴达到空前的发展机会。“扬州会议”成为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它开启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科学化管理阶段,确立了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不断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下,形成了体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协同发展。随着国家发展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作用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狭隘化,各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主体教育思想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阶段是学校体育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基于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视下,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作用更加凸显。
由此可见,国家对体育功能定位的变迁始终对体育思想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每一个时代的国家需求,都影响和牵引着学校体育思想的改变,这种思想的改变是基于国家体育定位的角度。反应到体育课程实践中,则体现着体育课程对国家体育功能定位的贯彻。
3.2 社会文化思潮对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影响 每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都存在差异,社会文化与大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校体育思想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学生在学校的体育学习是为今后发展而服务的,是基于塑造人的角度来确定学校体育的授课内容,学校体育思想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主文化下自我的丰富和发展,而后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融合,这是一个循环,循环的一端是社会文化,另一端则是学校教育。学校在社会文化思潮的作用下,随社会文化的变迁不断调整。从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可以看出,在每一次范式转变,都有着社会文化影响的作用。如果社会文化的思想不能流入学校体育思想,那么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动力也将受到制约,学校对培养人才的价值将受到挑战,学校对社会的职责和作用将无从体现。因此,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和作用。
3.3 教育学思潮对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影响 从学校体育思想的流变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的主导思想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从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思想、多元的教育思潮及主体性教育思想都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或演变产生推动作用,而且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力。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思想也隶属于这种教育思潮之下,受教育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
4 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展望
4.1 基于国家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定位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以往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国家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向对劳动力质量的依赖转变已成为我国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必经之路[17]。而劳动力的质量的提高也需要建立在健康之上,这也导致国家更加关注公民的健康。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仍将占主导地位[18-19]。然而,这只是学校体育功能的一个方面,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学校体育思想教育功能的深化,体育课程将不再只是作为技术性训练的工具以促进学生健康的体质[20],而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课程将从促进学生健康逐渐过渡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达成教育的意义。
4.2 基于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 正如美国教育人类学家斯克格勒所说:“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强烈地制约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21]。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思想中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对闲暇生活的充分利用,这种思想定会与学校体育思想形成交融。体育将最终演变为大众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演变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体育也将独立于学校体育中的狭窄功能,逐渐在社会文化中得到拓展,这也引导学校体育思想向生活回归,以满足大众现实的需要。因此社会文化思潮作用于学校体育思想中将是不断强化学生对体育生活化的转变,对休闲体育的认识,将体育课程中习得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适应和满足生活需要,而非只是在校园中习得的体育课程知识。
4.3 基于教育学思潮的引入 教育思潮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具有有力的指导作用。随着当今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也会受到重要影响。未来的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将处于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各种思想都会与之交融。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全纳教育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三大思潮,反映出未来教育的主要特征,长期来看将会对学校体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作用。
学校体育思想也将会沿着两条主线展开:大众化、民主化和平等化;优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未来的学校体育教育并非单方面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必将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与每位学生需求相适应,必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未来的学校体育教育必将从培养少数精英型向普及大众型转变,必将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教育走向民主化。
投稿日期: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