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吴兰芳

湖南省花垣县人民医院 湖南花垣 416400

【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更高的依从度及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人性化服务;护理;应用价值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病症,若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会引起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还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人性化服务不仅可加强医院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控制,还可提高患者的依从度,目前已在临床治疗中普及开来。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本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②血糖水平高于11.1mmol/L(空腹血糖水平FPG高于7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PBG高于11.1mmol/L)。排除标准【3】: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对药物或酒精强烈依赖的患者;③具有精神病史或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④具有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8~81岁,平均75.3±5.7岁;病程为1~20年,平均9.3±1.8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9~83岁,平均76.6±5.9岁;病程为1~20年,平均9.6±2.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家长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①药物指导,对患者讲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叮嘱其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用药,不得擅自更改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②饮食及生活指导,糖尿病患者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因此必须少食多餐,不得采用错误的饥饿疗法,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监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使其养成规律的作息。③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无疑对其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各种消极情绪及时给予疏导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服务措施,为此本院对护理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如下:

①全面系统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职责、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落实责任制,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内容包含书面测试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护理人员给人亲切和蔼的印象,以微笑面对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对不合格的护理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措施。

②激励策略的制定,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对护理人员进行激励管理,以多方位的满意度评估量表来决定护理人员的业绩表现情况,其中包含护理人员之间的评估、患者的评估、护士长的评估以及科室管理人员的评估等,全方位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创建公平、富于竞争的团队,以相应的薪资、福利、奖励等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③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对患者普及疾病的发病机理、致病因素、主要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④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房整洁,保证病房的阳光及通风度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在病室墙面及周围走廊张贴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栏,为患者发放有关糖尿病宣传单页,让患者及家属在无形中加强糖尿病教育。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主要并发症、饮食运动疗法和预防方法,指出患者在生活中对糖尿病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血糖下降超过30%,空腹低于7.2mmol/L,餐后2h低于8.3mmol/L;有效:血糖水平下降在10%-29%之间,空腹低于8.3mmol/L,餐后2h低于10.0mmol/L;无效:血糖水平下降低于10.0%,或无下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采用本院自制的简易满意度调查表,共有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项,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若护理不当可能因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水平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影响其正常的生活质量。而究其原因,多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部分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或重视,通常会促使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同时,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疗程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均对其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院对整体的护理质量进行了改革,从护理人员、病房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改善,结果可见观察组40例患者中39例治疗有效,其总有效率高达97.5%,而对照组仅32例治疗有效,占比80.0%。说明对医院的护理进行人性化改革不仅有利于医院的声誉及口碑建设,还对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更高的依从度,患者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下可舒缓紧张、焦躁的心情,还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强化其自我护理水平,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同时,通过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提示人性化的服务可从生理及心理上改善患者对医院的态度,加强了互患之间的沟通,从而大大降低了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改革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提高依从度及满意度,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改革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资料:

[1]迟星云,宋桂芳,张爱凤等.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16-17.

[2]任爱霞,刘洪玥,张峰等.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31(14):272-273.

[3]陈碧蓉.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1):4194-4195.

[4]姚舫.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9(7):4420-4420.

论文作者:吴兰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吴兰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