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秘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硅谷论文,秘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地区的硅谷是享誉全球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硅原料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电子产业中,并逐步进入繁荣期,硅谷一名便来源于此。如今,硅谷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电子、医疗器械、便携电脑、互联网、移动电话以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领军地域。Adobe、苹果、宏道(BroadVision)、思科、脸谱(Facebook)、谷歌、惠普、英特尔、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雅虎等全球知名高科技企业便源自硅谷。
为何硅谷会成功?
从地图上看,硅谷只是一块面积为1854平方英里并拥有300万人口的地区。这里有大约130万个年均收入为8.65万美元的工作岗位,仅2011年就有1.3万名外籍人士移民至此。硅谷汇聚了非常专业的高级人才,43%的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也有许多高科技经济中心在不断发展,但硅谷仍是全球高新科技创新和研发的核心区域,该地区吸引了全美约三分之一的创业投资资金。2001年,硅谷地区的公司所申请的专利技术占全美专利技术的12%。2011年硅谷地区的创业投资交易总额上升17%,新增4.2万个工作机会。从行业角度来看,尽管软件业吸引了大部分创业投资,但创业投资资金也正在逐渐流向其他行业。能源、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正在逐年增长。2011年投资于硅谷地区清洁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额超过30亿美元,占全美清洁技术领域投资的15%。
许多国家都希望建立本国的硅谷,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成功复制。以马来西亚为例,其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耗资数十亿,最初建造的意图是为了孵化超过900家本地初创企业。然而不幸的是,这些企业中没有一家最终成功登陆国际舞台,大部分企业甚至未能实现较好盈利。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协手创建的新加坡一苏州工业园区同样仿照了硅谷模式,尽管园区吸引了许多跨国企业在此设立工厂,但当地创业企业还未能达到与硅谷创业企业相抗衡的水平。
每当访客参观硅谷并打听硅谷秘密时,他们最常听到的答案是硅谷有一个非常友好的创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究竟是什么?最简单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创业者提出新创意,然后找到投资者并将这个创意卖给他们。投资者决定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基金,然后建立一个本地团队,将制造业外包交给中国,软件设计在印度完成。这一创意变为产品或服务投放市场。用户非常喜欢这款产品或服务。这家公司开始着手上市,并成为下一个谷歌,如果被其他公司收购,创始人和创始团队能够赚一大笔现金,并开始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享受金钱所带来的享受与快乐。几个月后,他们重新回来,并带着新的创意,计划成立一家新公司,其中有些懒得工作的人变成了新公司的投资人。”
谁成就了硅谷
是什么使得这个生态系统能够良好运作?首先,就是流动的人才。硅谷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温床,这里充满了全美乃至全球受过高等教育并富有激情的人。这些聪明人愿意在此居住、工作,并创建高科技公司。从工程师到投资者再到市场营销人员,各种人才的集中创造了今天的硅谷。
硅谷中有许多来自中国和印度的人才。他们有些是在美国获得学位后搬到硅谷的工程师,有些是由公司提供H-1B签证直接从海外招聘来的工程师。在初创企业中,看到一位中国或印度的首席信息官或首席技术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工程师中,还有部分人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例如,雅虎就是由华人杨致远创立的,宏道的创始人是华裔企业家陈丕宏,瞻博网络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普拉迪普·辛度(Pradeep Sindhu)出生于印度孟买,太阳微系统的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也是印度人。
另外一部分人才来源于当地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当地最著名的学府,他们与投资者、政府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成立公司并获得投资。因此,坐落在这些大学周边的创业企业数量惊人。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负担得起斯坦福大学每年5.2万美元的高额学费,但幸运的是有超过40所大学或学院同样可以为本校学生提供类似的创业和获得投资机会。以西北理工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为例,这所学校很注重清洁技术领域和实际训练,许多教授都在各个公司担任工程师。
其次,是流动的思想和观点。在硅谷,每周有数百场由科技协会、商业集团、大学、政府机构组织的社交活动。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感兴趣的话题和想法。创业投资早餐俱乐部、午餐聚会为处在创业各个阶段的创业者们提供所需的一切。此外,还有新兴技术论坛和管理咨询俱乐部。硅谷的劳动力流动性也非常强,有些技术人员甚至一两年就换一次新工作。事实上,技术企业喜欢这样的变动,因为他们喜欢雇佣那些知道如何应对行业快速变化的聪明人,同时也能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技术。
第三,是流动的资金。在硅谷,创业者也会面临资金的挑战,但是硅谷提供的资金相对更充裕。根据来源不同,创业者的资金主要有五种类型:来自朋友和家庭的启动资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银行贷款以及政府补助。
第四,是流动的合作与激励。硅谷信奉创业文化,许多硅谷人愿意接受以股权和现金结合的形式来交换他们的服务。他们普遍可以接受每天利用额外时间帮助一个初创企业研发产品。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激励使得每一个人非常愿意为企业的成功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许多服务提供者都愿意用初创企业的股份来交换他们的服务或产品。例如能够提供法律和市场营销专业服务的公司,可能会降低服务费用甚至是向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服务,直至这些企业能够正常运营,并支付得起这笔服务费。有些大型企业会向大学捐赠设备或建筑,允许初创企业免费使用。如果这些初创企业的产品或业务是这些大型公司所需要的,他们非常愿意收购这些初创企业。有些房东也愿意以公司股份来代替每月房租来帮助初创企业成长。
第五,是成功与失败。在全世界大多数地区,企业失败通常不被接受,但在硅谷,人们把失败当做“荣誉勋章”。一个有失败经历的人往往比没有这类经历的人获得更高薪水。在硅谷,失败意味着你已经为一些难题支付了学费,雇佣公司可以避免很多代价昂贵的失误。
硅谷有句名言:“快速学会失败”便能向更好的未来进发。成功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往往比成功经历多,只有经过多次失败和实验才能获得成功。照片分享网站Flickr最初只是一个名为“游戏永无止境”的多玩家在线游戏。团购网站Groupon最初名为“The Point”,是一家允许人们线上支持社会或城市事件的网站。PayPal公司原名“Confinity”,最初专注于掌上电脑支付,后来才转做在线支付。这些公司都是在最初创意遭遇失败后才开始尝试新创意并取得了成功。
由于全球化需求使得软件外包业务落户印度,制造业落户中国,硅谷本身也经历了几轮起起落落。不过,如今的硅谷仍能产生全新行业,将其触角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今天,硅谷依然配得起全球研发中心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