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的“民国特色旅游”_南京民国建筑论文

论南京的“民国特色旅游”_南京民国建筑论文

论南京“民国特色旅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论文,民国论文,特色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局面的稳定,海峡两岸交往的频繁,中华民国史研究的求真、深入,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民国特色旅游”这个口号,可能并且应该由南京首先提出。

在南京开展“民国特色旅游”是完全可行的。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史称“六朝胜地、十朝都会”,但真正对城市格局影响最大的还是明初及民国。1927年,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1929年便制定了包括城市功能区分和道路系统规划的《首都计划》,其中得到较大实现的是城市道路建设、行政办公用房、高级住宅区和东郊的纪念性建筑。这批民国时期的建筑,有较多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它们在建筑风格和内部结构上自成一体,成为富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资源。

城市的人文景观特色亦即城市的个性,它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对旅游者而言,它实质上是一种令人十分感兴趣的“异质文化”,是人们渴求了解的对象。南京是民国政府的首都,其特殊的历史条件是独一无二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下创造出来的人文景观,也有其特殊的地位。加上民国为前朝,距今时间相对较短,遗迹保存较多,并有许多旧事相伴其间,是了解近代中国的一份现实的参考资料。只要宣传适当,对旅游者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的。

在南京发展“民国特色旅游”,应该首先进行“特色旅游”专线规划,在规划中强调历史性、建筑艺术性与娱乐性的有机结合。即将景观与历史事实、名人活动结合起来;将景观与民国建筑的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将景观与旅游活动中的休闲、娱乐结合起来。

将景观与历史事实、名人活动结合起来,这是根据其距今时间较短这一特殊性来确定的,它是牵动“民国特色旅游”专线的灵魂。一个较平淡的景观,只要有名人——留芳千古者和遗臭万年者——在此有相应的活动,便赋予了这一景观精神上的力量。如位于鸡笼山北极阁上的宋子文公馆东北数十米的一座古典式双层建筑,因是当年蒋介石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地方(囚张楼),而成为人们频频造访的对象。汤山别墅亦因蒋介石夫妇常在此沐浴更衣而为人瞩目。

将景观与民国建筑的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南京的民国建筑,是在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阶段发展起来的。公共建筑虽提倡“中国固有形式”,但实际上是采用了“中西合壁”的混合式(又称古典式),它在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上注重功能性,外观则以传统的大屋顶覆盖,这是民族形式与外来建筑风格融合后所作的创新探索,别具一格。居住建筑中特出发展了独户舒适型花园住宅,它的建筑形式和技术设备大多采取西方做法,而平面布置、装修、庭园绿化等方面则保存着中国传统特色。

将景观与旅游活动的休闲、娱乐结合起来,就是要在规划旅游专线时,不忘记旅游者的需求和娱乐性能,要在环境上创造视觉上的美感,交通上提供沿途行进中的方便,游览点上安排一定的休息和娱乐设施,在整体上给人以舒适感。

南京的“民国特色旅游”,笔者经初步整理,认为大致可有以下几条专线:

1.中山陵园专线:

本专线的主要景区为钟山陵园风景区,其主体景观为中山陵,辅助景观为灵谷寺中的无梁殿、灵谷塔以及邓演达墓、谭延闿墓、廖仲恺墓等。中山陵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创建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杰作,总体布局规划中注意结合山势,运用了石牌坊、陵门、碑亭等传统陵墓的组成要素,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成为中国近代建筑中近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建筑活动的起点。灵谷寺中的无梁殿原为时代寺院建筑,整个建筑没有梁柱,形式特殊。1928年,国民党政府将其内部改为大砖台以陈祭器,四壁嵌北伐将士名录碑三十七块。灵谷塔即“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本专线由于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林木蔽天,应该说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作为民国特色旅游,似需作一些景点内涵的强化。建议一是在中山陵的适当位置举办一个“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以满足人们对国父崇敬的心情;二是将灵谷寺无梁殿内的祭堂恢复原貌,创造一定的环境气氛,以缅怀北伐战争。此外,本专线附近的美龄宫、藏经楼等,由于交通线路的一致,可一并作规划上的考虑。

2.中山路民国官府专线:

民国官府主要分布在今中山东路、中山路和中山北路一线,是南京主要交通干道。官府建筑保存至今且较有特色的有:中山东路中山门内南京博物院,原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山东路313号南京军区档案馆,原为中华民国监察院,俗称“东宫”;中山东路309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原为国民党历史陈列馆,俗称“西宫”;中山东路南京军区总医院,原为国民党中央医院;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原为国民党“励志社”址;长江路292号省政协大院,原为中华民国总统府;中山东路8号南京军区后勤部住宅大院,原为国民政府财政部;中山路251号供电局,原为中华民国司法院和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中山北路32号省人大大院,原为国民政府外交部;中山北路101号大院,原为中华民国最高法院;湖南路10号江苏省军区大院,原为中华民国行政院和国民政府粮食部;中山北路346号,原为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部。

在规划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景点应相应作不同的安排,大致可有三个层次:一是景观资源丰富,建筑形式独特美观,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对较多的,如中华民国总统府、国民政府外交部、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行政院等,可联系正式开放,并确定可行的游览线路,设置相应的专题陈列室,如国民党历史陈列等;二是建筑保存一般,但条件允许参观的,可局部确定游览路线,如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三是内部保存较差,外观仅存大门的,或军事保密单位不许可的,可在大门口挂牌明示,如中华民国监察院、中华民国司法院、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部。在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所有官府建筑,除展示其外部景观特色外,必须同史实事件、名人秘闻、官场轶事联系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民国官府另一个较为集中的地点在夫子庙周围的瞻园路和白下路,有中央宪兵司令部(瞻园路124-126号)、中统总部(瞻园路132号)、国民政府内政部(瞻园路128号)、国民政府交通部(瞻园路124号)、南京特别市政府(金陵路1号)等,若能将其稍加整理,便可作为秦淮河——夫子庙风光带的一个补充。

3.鼓楼——山西路周围名人宅邸专线。

民国的名人宅邸主要分布在鼓楼、山西路、北京西路一线,多为别致的花园洋房。其中保存较好或已进行保护维修的有:汪精卫公馆(今颐和路38号)、美国大使馆(西康路33号)、李宗仁公馆(傅厚岗30号)、阎锡山公馆(颐和路8号)、宋子文公馆(鸡笼山北极阁1号)、囚张楼(北极阁1号,宋子文公馆东北数十米处)、于右任公馆(宁夏路2号)、白崇禧公馆(雍园1号)、戴季陶公馆(华侨路81号—6)、汤恩伯公馆(珞珈路5号)、马鸿逵公馆(宁海路2号)等。

名人宅邸专线的规划原则同民国官府专线,需作详细的调查工作。这里想谈的是一个在历史上有过罪恶的名人是否可以设故居或陈列室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一定的历史舞台粉墨登场的人,不论其作为如何,毕竟给历史留下了痕迹,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印象,人们需要了解他的真或伪、善或恶、美或丑,他做的有益于历史和人民的,就应歌颂、赞美他,反之则声讨、鞭笞之。设名人故居,以历史的眼光去评判他,是功记功,是过录过,用较为中性的字眼去介绍其之所以成为名人的生平,这不啻为一面镜子,可以教育后人,激励来者,同时,又加深了人们(旅游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了解。

在名人宅邸的游览线上,一定要有名人的生平介绍和与本宅有关的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异闻趣事,赋予旅游点以生命力和精神因素,使死的建筑活起来,从而使得参观者在直观、轻快的环境中了解史实。

4.蒋介石汤山别墅专线

汤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28公里处,因山有温泉,且具疗养之功效,故十分著名。沿途又有阳山碑材等景,风景秀美。由于温泉的缘故,国民党军政要人常将此作为休憩之地,有的并建造房舍别墅,其中最著名的为张静江所建的汤泉路3号别墅,即是其后来送给蒋介石夫妇的“汤山别墅”。

此屋外观平淡无奇,系二层尖顶小楼,覆以赭红色瓦,楼上为蒋氏夫妇的卧室及休息厅,楼下共有五六间房,壁面贴以白色瓷砖,中间二间置相邻的两只小浴池,为蒋氏夫妇专用(近年已改建为一大浴池),汤山温泉可直接通达池中,另有化妆更衣的单间及供蒋氏应急的临时地下通道。

汤山专线宣传规划得好,便同陕西临潼华清池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汤山的人文景观尚有缺环,似可加速具体景点的开发。

5.纪念馆专题

与民国有关的纪念馆目前有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等几个。因其所处位置比较分散,难以统一组织专线旅游,可以考虑根据其所处位置,穿插在官府专线或宅邸专线之中,以免去交通问题给旅游者带来的不便。如梅园新村纪念馆与毗邻的总统府、八路军办事处与山西路名人高级住宅区、雨花台与中华门(国耻的见证——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自此入城)及城南老城民居等等。

南京的“民国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线路流畅,交通也较为便利,规划开发得好,应有较强的、自成特色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可吸引国内的旅游者,对国外游客、特别是港、澳、台、欧美的旅游者也极具吸引力,既有利于拓展南京的旅游事业,也有利于南京与国际化大都市接轨。

但是,这里想特别提出的是,虽然有如此多的景点,但是作为专题的“特色旅游”,仍然缺少一个归纳一切的主题单位,缺少一个牵线的中心,那就是已提出多年而至今仍无音讯的拟建于原总统府内的“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建设这样一座博物馆是文化界、文物界、史学界、旅游部门的一个共同的大事,也是南京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所责无旁贷的事。博物馆的建成,将有利于形成南京古城的文化特色,有利于保存近代文物及革命文物,有利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也有利于南京旅游事业的兴旺,总之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今利后世的事。

我们期等着。

标签:;  ;  ;  ;  ;  ;  ;  ;  ;  

论南京的“民国特色旅游”_南京民国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