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市场分析及走势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分析论文,我国论文,走势预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减少。2000年,消费需求究竟如何?本文作一简要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 个国家的消费率低于70%,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均在70%以上。以1995年为例,印度消费率为78.0%,日本消费率略低,但也有70.0%,加拿大消费率为79.5%,美国消费率为83.7%。与之相比较,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90年代以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一直在60%左右波动,1998年为58.4 %(详见表1)。这些资料表明,我国消费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约低19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意味着一个基本事实:即我国单位劳动成果中,可供消费(享用)的部分较少,而转化为投资的部分较多。尽管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是消费率偏低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
表1 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60.859.958.357.357.5 58.9 58.558.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
(二)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GDP的增长率在1992年达到14.2%的罕见高度之后, 呈现逐年回落态势,到1999年一共回落了7.1个百分点, 这一周期的回落与1992年以前的增长率波动相比持续时间是最长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回升的迹象仍不确定。
从GDP计算的支出法角度来看,GDP的增长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从净出口方面看,1990年开始打破了以前年份负贡献率的局面,在1996年达到6%的贡献率。但1999 年,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外贸顺差有所减少,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而且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多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质量竞争力相对于价格方面的优势来说较弱,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性初级产品生产能力的过剩,我国的商品贸易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保持高位顺差的难度较大。如果考虑WTO的影响, 服务性贸易逆差可能会加大,因此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弱化之势。从投资方面看,1992年以前,由于我国当时属短缺经济,瓶颈制约作用比较明显,因而以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国家整体实力是非常必要的,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特别是1995年之后,低水平、小规模、重复建设的问题暴露越来越明显,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已经出现了阶段性的供给过剩,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成为主流,投资额转化为最终消费的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消费增长速度大大低于投资增长速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因此以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来启动市场的效果已大不如前。从消费方面看,改革开放后,人们首先是补足消费,进入了所谓“数量扩张”阶段,特别是1985年后,城市居民进入了大规模的耐用消费品普及时期,农村居民出现住房建设热,全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非常之高,1988年超过了100%, 可见这一时期消费需求强劲。1988年后,平均消费倾向开始逐步下降,下降趋势非常明显。1997年比1988年平均消费倾向(消费率)降了11个百分点左右,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下降。与此同时,边际消费倾向经过1988年的“抢购”引起的超高上涨后,1990年大幅度下降,1991年两次大幅度回调波动后,1993—1995年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1996年开始,边际消费倾向连续大幅度下降,它非常类似1989—1990年的状况,只不过是这次更低,而且没有因为“抢购”导致的调整。国内消费需求急剧下降,这也是为什么1996年开始全国普遍感到内需不足,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所在。1992年以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但从1992 年之后,消费贡献率连续下降。这一变化表明,消费需求不足成为了影响经济增长回落的主要因素。从宏观理论上分析,只有投资与消费合理协调,投资增长才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较高增幅,因为没有消费的配合,投资效益就难以保证,投资持续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就面临难题。因此可以说,消费需求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三)消费低迷会加大风险
由于我国体制、政策、调控手段等方面的原因,为了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过多地依赖投资拉动,造成投资总量较大,投资率偏高,加上投资结构不合理,最终形成了较为普遍的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盲目建设,使本来可以多消费的资源因项目搞得太多而白白浪费掉了。投资高增长而消费需求低迷会带来一系列后果:一是大量生产能力闲置。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资料,全国900 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有半数以上不足50%。生产能力的长期闲置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效投资,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二是投资效益低下,以工业生产企业为例,1986年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20.43%,1992年为8.89%,1997年为6.92%, 11年间约下降了2/3。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1986年为9.79元,1992年为3.76元,1997年为2.48元,11年间下降了近3/4。这种状况虽有多种原因,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趋同等,但消费需求增长慢特别是与投资需求增长相比相对较慢有很大关系。
这样,就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若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会使经济发展背负的风险加大,物价也难以出现回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难以得到保证。在企业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两种风险:一是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因为企业效益不佳,一个最直接简便的办法就是减人,这样下岗失业人员必然大量增加,从而为社会的安定增加许多变数。二是产生金融风险隐患。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就意味着还贷能力弱,这必将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质量及贷款回收率,从而使呆账增加,如果解决不当,将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重大隐患。
(四)消费品市场需求不旺的原因分析
导致目前消费品市场需求不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年度预测的角度讲,我们更加关注消费因素影响及发生作用的时间长短和近期是否有改变的可能。因此,我们将当前导致消费需求不旺的各种影响因素划分为长期因素、中期因素和短期因素。
1.居民心理预期不佳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长期因素。制度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居民心理预期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国就业制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业制度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就业模式,就业稳定性下降和大量下岗职工的存在,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制度的变化,使人们失去了收入预期的原有基础,也就是说人们利用以往经验很难确定当前的收入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收入预期的不确定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其次,我国原有社会保障体系已无法正常运转,而新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人们甚至无法清楚地了解未来的保障体系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建立进程怎样,人们普遍预期在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项目上的支出将有大幅上升,支出预期的上升也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
之所以讲居民心理预期是长期性因素,是因为造成居民心理预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体制环境的变化,而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的重新建立和完善以及人们对新体制的心理接受程度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因此,在短期内随着体制的不断演进和明朗化,居民心理预期会有所稳定,但根本好转将有待于新体制的确立。
2.我国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阶段性是导致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中期因素。从生产方面看,我国消费品生产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几乎所有普通消费品生产都已供过于求,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时期。但这一升级对我国目前的生产企业来讲,进入壁垒明显升高,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将更大,技术取得代价更高,因此,这一升级过程过于缓慢,使得这一时期很少有形成社会消费热点的产品出现。从需求角度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耐用消费品的快速普及,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和万元级家电等耐用品消费已基本得到满足,目前正处于进一步消费升级的积累时期,出现了消费断层。
目前我国生产结构的升级表面看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但其深层次因素是企业内在机制的变革,经过几年市场激烈竞争的洗礼和企业制度改革,我国工业企业,尤其是消费品生产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内部已基本建立起由市场需求主导的机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已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与生产结构变化相比,消费升级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有一部分是公款私存,城镇居民户均储蓄为3.8万元左右, 农村居民户均存款仅为2000元左右,尚需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才可能实现消费10万元级商品的消费升级。
3.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企业效益滑坡、居民收入停滞不前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短期原因。由于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近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企业效益滑坡,使得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停步不前,部分地区、行业的收入甚至下降,制约了居民的消费增长;农村居民也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下降、外出打工机会减少和农产品销路不畅,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同样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
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阶段,增长潜力巨大,虽然由于受到东南亚经济危机和内需不足的影响,近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但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后,经济下滑的势头将得到有效抑制。
4.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列举出许多,比如消费结构变化、传统文化影响等等,但消费作为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收入增长,二是收入差距问题。
从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看,居民收入增幅在1994年达到顶峰(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2.5%,名义)后,逐年下降,1998年分别为5.1%和3.44%。 在扣除物价因素后,199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5.8%和4.4%,低于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幅3.9和5.3个百分点,这表明1998年的消费需求增长是在居民收入增幅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已经相当难得了。观察消费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变化轨迹可以发现,收入与消费的关联度极高,即只有收入的提高才能带来消费的增长。因此,促进消费需求回升的着力点一定要放在增加居民收入上,这样才会使消费需求回升成为可能。
从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看,不同居民群体的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东部城市民众和西部城市民众之间,东西部农村民众之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从业人员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的差距十分明显。以城镇居民为例,由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系列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在总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差距逐步拉大,从1987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超过0.2,并逐年加大,到1994年猛增到0.3,这几年基本保持稳定(详见表2),在接近0.3的水平上。同时,随着分配结构和方式的改革,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见表3), 即劳动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财产性收入比重不断攀升,转移性收入也有所增加,这意味着未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会呈拉大之势。另外,我们注意到城镇居民储蓄增加额和当年居民消费水平之和又明显大于抽样统计中的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这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是低估的,而这种低估中更多地表现为对高收入阶层的收入低估,因为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渠道较多,灰色收入所占比重较大。若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则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要明显高于上述数据。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总体消费倾向下降。这是因为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愿望但又无购买能力,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二是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各收入阶层的消费重点不一,因而对新的消费热点的拉力不集中,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与以前相比难度加大了,从而也会抑制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张;三是笼统的消费政策作用打了折扣,目前我国的消费政策并没有分层次,这样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其对整个居民群体的影响力就大不如前。因此,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有效、合理地控制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将对消费需求的回升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5.农村市场开拓不够,尽管潜在需求大,但即期增长不多。从农村市场的需求潜力看,目前我国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较低,1998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3.4%,这仅相当于城镇居民80年代初期的水平,说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上升空间大,消费欲望强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对工业需求的纯收入弹性为1.314, 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对工业品的消费相对其纯收入正处在加速增长期。从购买潜力看,农村市场容量也较大,1997年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为2948元,按1997年平均8.6亿乡村人口计算,可以形成2.55 万亿元的购买力,已形成有效需求的为1.4万亿元,占购买力总额的55%, 结余购买力达到1.15万亿元,其中手存现金对市场具有直接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居民随时购物的货币流通态势,1997年在农民人均结余购买力1334元中手存现金达810元,购买潜力较大。
表2 城镇居民收入和差距
年份 198119851990
19941995
1996 1997
人均可支配
500 821151034964283
4838 5160
收入(元)
基尼系数 0.160.19
0.230.300.28
0.28 0.29
表3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情况
年份 1992
19931994199519961997
全部收入2031.53 2583.16 3502.31 4288.09 4844.78 5188.54
劳动收入82.5 81.680.780.880.679.3
比重(%)
财产性收入 1.5 1.8 2.02.1 2.3 2.4
比重(%)
转移性收入 16.0 16.617.317.317.218.4
比重(%)
年份 1998
全部收入5438.34
劳动收入77.6
比重(%)
财产性收入 2.4
比重(%)
转移性收入 20.0
比重(%)
表4 1997年按人均纯收入分组的农村居民消费情况
人均纯收入(元/人)
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以上
人口比重(%) 16.88 41.2
24.25 17.67
人均购买力(元/人)1227.99
1985.5 3330.146417.99
购买力比重(%)6.99 27.58 27.21 38.22
工业品需求(元/人)632.62926.13 1418.712576.92
边际消费倾向 0.58170.4698 0.4172 0.4924
实际消费倾向 0.51520.4664 0.4260 0.4015
购买力弹性
1.12911.0073 0.9793 1.2264
结余购买力(元/人)385.9 763.78 1518.593316.85
恩格尔系数(%)63.91 61.11
54.94 46.7
但是,农村市场这种巨大的需求潜力,在目前并未表现出来,从消费需求增长情况看,相反却存在着消费紧缩的现象,1998年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负增长1.66%。究其原因,主要有:
(1)收入增长缓慢。由于近两年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 大宗农产品、畜产品价格低迷,已使农产品总量扩张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有所减弱,外出务工环境也趋紧。农村非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作用也变小。因此,1997-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较之以前明显下滑。加上农产品价格未来预期不乐观,使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也不稳定,消费支出比较谨慎。
(2)农民收入差距较大,市场不均衡。 根据对农村居民收入情况的抽样调查资料(详见表4),我们发现, 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市场分布不均衡,真正既有消费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即能形成有效需求的仍是少数,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较低,难以形成对市场的旺盛需求。
这是因为2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口比重占58%,虽然其边际消费倾向和实际消费倾向都较强,消费欲望强烈,但购买力明显偏低,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的农村居民人口比重是24.3%,有一定的购买能力,但它们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积蓄期,因而其消费倾向较低。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愿望强烈,也有较高的购买力弹性,购买力也较强,但这只是少数,所占份额有限。
(3)消费环境欠佳。目前全国部分农村缺水、缺电、 道路条件差,有的地区虽然通了电,但电价太高,收费管理工作跟不上。有的地区没有自来水,有的地区没有电视播转台或电视发射信号不好,同时农村市场的商品售后服务比较差,维修体系几乎没有。这客观上也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五)2000年消费品市场预测
从长期影响因素看,2000年消费市场形势不会有明显好转。居民不良的心理预期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巨大变化和就业稳定程度下降形成的,新旧体制的转换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的重新调整,需要各种环节的相互协调,我国将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但短期内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很难有重大突破;同时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环境下继续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将使居民就业稳定程度进一步下降,因此,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近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好转。
从中期影响因素看,2000年将有所好转。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消费品生产已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②生产厂家更加注重生产开发适应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③企业已逐步走出恶性价格竞争的怪圈。可以预计,我国消费品生产结构将逐渐优化,产品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制约将逐步缓解。
从消费角度讲,近期内仍将处于消费升级前的积累阶段。但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费,争取缩短积累时期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费信贷政策。自1998年人行批准各商业银行开展住房消费信贷以来,消费信贷业务在大中城市发展很快,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汽车、大件耐用品等多项消费信贷,相信随着消费信贷这一全新的消费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将有效地刺激消费,缩短消费升级的积累时期。
从短期因素看,将有一定好转。一是国民经济将保持适度的增长,经济增长质量明显好转,有利于消费市场适度回升。二是利率政策变化将对消费品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我国七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对2000年消费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三是1999年11月1日开始征收利息税, 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储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的增长。
从居民收入看,收入预期有所改观。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消费者信心监测报告显示,伴随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城镇消费者对未来自身经济状况的预期出现了少有的乐观情绪。2000年,随着经济的平稳增长,预期城镇居民收入将保持一定水平,增幅高于1999年。但农村居民由于生产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外出务工机会相对减少,收入增长不容乐观。因此,农村市场的活跃尚待时日,开拓农村市场任务仍很艰巨。
综合考虑,预计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