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学期学习目标的确立_课程标准论文

英语学科学期学习目标的确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学科论文,学期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视教学目标的制订。但是,他们更多地关注课时目标的确定,很少联系课程标准、学段要求、学期特征或单元目标,割裂了课程标准、学期要求、单元总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降低了课时目标的有效性,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另外,在平时的听课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往往是孤立的,同一单元内各课时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很少,不同单元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更少,更谈不上不同学期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了。一线教师在学习目标的制订以及学习目标达成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如何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松江七中课题组的研究就从学习目标的制订入手。

二、制订学期目标的尝试:从单元目标叠加入手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往往着眼于课时目标,将注意力放在每一节课的目标的制订上。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课程目标有很强的结构性,从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乃至课时目标,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基于上述考虑,为了对初中英语学科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识,我们课题组决定从学期目标入手,对《牛津英语》教材7A的学期学习目标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一)让课题组成员分别认领任务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学期目标是由单元目标构成的。因此,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所教班级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分别认领《牛津英语》教材7A的10个单元。我们期望每个人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将各单元的目标合并,就可以对7A的学期学习目标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二)确定制订学习目标的依据和呈现方式

通过研究,我们对制订目标的依据达成共识——学情和文本。学情主要是指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具体内容的可能性等;文本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参、考纲和近五年的考卷。我们对这五个文本进行了分析,对相似的目标进行归类,如:五大文本对写作的要求相似:“能写60字以上的英语短文”,我们就把它作为我们的学习目标;对差异性的目标进行灵活处理,如:课程标准、考纲、教材等对音标都有详细的要求,但近五年的考卷都没有涉及音标,考虑到音标的工具性作用,我们仍然把它列入了学习目标。

对于目标的呈现方式,我们尽量把目标阐述得更规范,即:通过怎么样的学习行为/条件,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比如,在确定7A的“现在完成时态”的学习目标时,我们把它表述为:通过联系6A、6B的相关知识,掌握带有since,for的现在完成时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在口语和写作中熟练运用带有since,for的句子。

(三)学习目标的制订:以7A第一单元为例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对《牛津英语》教材7A的学期目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7A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内容为Relatives in Beijing。本单元通过对话和短章的形式,介绍了去北京旅行的计划以及北京的景点。其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时态,一个是现在完成时,一个是一般将来时。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学情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6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将两个时态放在了一个单元,需要学生对它们更熟练运用。另外,本单元有些知识点,如:see sb doing sth,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对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困难。分析了学情,我们对五大文本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对学情和五大文本的分析,我们最终将7A Unit 1的学习目标确定为如下三条:

(1)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相应的练习,了解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结构与意义:I've got a letter from Mr.Li.

(2)通过课文的学习,复习并加强“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这一知识点的使用:It takes about two and a half hours to finish today's homework.

(3)通过对北京的介绍,熟悉方位词的用法:in the northwest of Beijing。

(四)反思

经过对每个单元目标的逐个分析和研讨,我们发现所制订的单元目标之间缺乏连贯性,从而导致整册教材的目标缺乏系统性。另外,我们比较关注语言知识目标的确定,而忽视了能力目标(听、说、读、写)的呈现。分析造成整册教材的目标缺乏系统性的原因,我们认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不够全面、准确,每人对教材的理解也有差异。因为课程标准是纲领性的,比较笼统、抽象,对一线的教师而言,把握比较困难。造成忽视能力目标的原因是,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语言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交际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第一阶段学期学习目标制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1)学期目标是否就是单元目标的简单叠加?

(2)每个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于自己以往的经验,教师的个人经验是否相同?

(3)教师所制订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呈现知识目标,如何科学呈现三维目标?

三、以动词为例解决目标制订中程度把握与课标内涵体现的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我们在第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制订学期学习目标时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把学期目标看成是单元目标的简单叠加;太多地依赖教师的个人经验;没有科学地呈现三维学习目标。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缺乏关注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没有整体意识。所以,课题组决定选择“动词学习目标的确定”作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对象,以期解决教师在确定学习目标过程中对程度的把握以及课程标准内涵的理解等问题。

(一)选择动词学习目标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选择动词学习目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动词是初中阶段英语学科中面广量大、有坡度、有难度的学习内容,知识点之间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动词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了每个年级,学习目标呈递进状态。如:“现在完成时态”覆盖了整个初中阶段的8册教材,每学期的学习要求呈螺旋上升的态势。因此,我们选择把动词学习目标作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对象,目的是让教师通过研究,把握学习目标的程度,更加准确地体现课标的内涵。

(二)制订动词学习目标的依据

根据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分析了学情,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分析了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难度和坡度。如:“现在完成时态”,在6B只需学生了解它的结构“have+过去分词”,7A需要学生掌握带有since和for的完成时态的用法,到了8B,要求学生掌握在完成时态中,如何把短暂性动词转化成延续性动词。我们参照了五个文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参、考纲和近五年的考卷,既考虑了各个文本的相似性,如五大文本对情态动词can的要求很接近,我们就把它们都作为了学习目标;又融合了各文本的差异性,如动词的虚拟语气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但是在许多试卷中(特别是阅读理解部分)会出现虚拟语气的句子,我们就把“虚拟语气”列入了学习目标(只需识记)。

(三)制订动词学习目标的过程

我们课题组共10位成员,8位教师每人承担了一个学期的动词学习目标的制订,2位教师负责汇总。在工作过程中,我们集体研讨了在制订动词学习目标中所遇到的困惑,如:在“条件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中的“一般现在时态”的学习,究竟放在从句部分学习,还是放在时态部分学习?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对八个学期的动词学习目标进行了研讨,重点分析其连贯性、坡度性,探讨动词学习目标各个学期的特点和程度,如:“现在完成时态”在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存在差异。

(四)动词学习目标的制订:以7A动词时态为例

我们在分析学情时发现,初一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能理解“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的结构和意义,但是对理解“现在完成时”的内涵以及“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分析学情后,我们又研究了文本,在此基础上完成了8个学期的动词学习目标的制订。现以7A动词时态学习目标的制订为例,如表2所示。

(五)反思

我们对汇总的8个学期的动词学习目标进行了集体分析和研究,发现教师在制订目标时有了整体意识,照顾到了知识的坡度,考虑了学期之间学习目标的连贯性,较好地把握了学习程度。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们对知识目标的把握虽比较准确,能力目标也有所呈现,但仍需完善;同时,对情感目标的阐述还有困惑,无所适从,所以没有在学习目标中科学地呈现三维目标。

四、学习目标链意识的强化:以7A学期学习目标的制订为例

经过第一阶段的基于单元目标的学期学习目标的制订以及第二阶段8个学期的动词学习目标的制订,我们初步掌握了制订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能在分析学情、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考虑学习目标的连贯性、系统性,能较好地把握学习目标的程度。

我们开始意识到,学习目标应该是一个连贯的链条,即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每个目标之间互相联系,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所以,我们课题组的第三阶段的研究目标是学习目标链的建立,我们仍然选择了7A的学期学习目标作为研究对象。

(一)选择7A学期学习目标的制订作为研究目标链对象的原因

由于我们在第一阶段对7A学期学习目标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第二阶段对如何考虑学习目标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有了新的认识,而且7A的学期学习目标的形成对其他7个学期学习目标的制订有参照价值,所以我们选择了7A学期学习目标的制订作为研究对象。

(二)制订7A学期学习目标的依据

根据我们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制订7A学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分析了学生以往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等因素,如:到了七年级,学生已经比较完整地学习了国际音标,词汇量达到了800左右,学习了五种简单句的基本结构,但是对复合句(各类从句)的接触较少。我们也研究了课程标准、教材、教参、考纲和近五年的考卷等文本,特别考虑了学习程度的把握和课程标准内涵的体现,如:对7A中出现的词汇,如果在课程标准中带星号*,则作一般识记处理。

(三)制订7A学期学习目标的过程

我们首先把语言能力分为语言知识方面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技能方面的听、说、读、写共七个部分,由课题组的7个成员分别承担,1人负责汇总,2人负责对照学习目标是否符合前两个阶段的对学习目标制订的要求与取得的成果,特别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坡度、连贯性和系统性,如:在词汇学习的构词法部分,某个具体单词的合成、派生、转化究竟学到哪个程度等。在全组研讨的基础上,修改与完善7A学期学习目标。

(四)学习目标链的制订:以7A为例

我们是从学段学习目标制订开始学习目标链的构建的。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目标应该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学段的目标。所以,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学习目标链制订的第一步,如表3所示。

第二步,在完成了学段学习目标制订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制订7A的学期学习目标。以词汇学习目标为例,我们把词汇学习分成内容和形态两个维度,学习程度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词汇附表、考纲、试卷和教师的经验,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同时也加入了情感目标。

第三步,在完成7A学期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再次修改和完善第一阶段制订的单元学习目标,以期完成目标链的第三环节。以第一单元的词汇学习目标为例,依据7A学期词汇学目标,我们把本单元的词汇学习分成了内容和形态两个部分,学习程度是识记、理解和应用。

第四步,为了体现目标链的完整性,我们设计了课时学习目标。课时目标的依据是单元目标。由于是具体的课时目标,我们在确定学习内容时都比较具体化,如:在词型变化方面,详细到比较等级的构成;在构词法方面,具体到动词加-ion后缀变成名词等。

(五)反思

我们对第三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讨和反思。大家认为,在制订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对目标内涵和目标程度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理顺了整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建立了以7A为样本的学习目标链。总体来说,学习目标的确定考虑了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涵。

但是,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目标没有结构化:8个学期、单元、课时之间缺少一致性的关系。另外,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没有充分而科学地呈现出来。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成其余7个学期的英语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结构化:学段、学期、单元、课时一一对应。我们的设想是完成表格4的内容。

具体地说,我们让表格4中每个小方块都填满。以词汇学习目标为例,我们将完成8个学期的词汇学习目标链:学段词汇学习目标→学期词汇学习目标→单元词汇学习目标→课时词汇学习目标。

其次,能制订出适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情感目标。虽然情感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教材、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等诸多因素,但是我们要探讨如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切的情感目标。

再次,找到一种能检测学期学习目标是否科学的方法。只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学期学习目标,作为目标链上的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才有科学、合理的前提和可能。

标签:;  ;  ;  ;  ;  ;  

英语学科学期学习目标的确立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