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结构、功能与优化_社会教育论文

学校教育的结构、功能与优化_社会教育论文

学校教育的结构、功能及其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功能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能否满足社会与个人的多样化的需求,实际上涉及教育的整体功能问题;而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又取决于教育本身的结构 (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是否合理。鉴于我国开展的农村与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皆以教育结构的改革、优化为突破口,本文拟把探讨的重点放在学校教育的宏观结构与功能上。

一、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

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是指学校教育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其构成成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这些成分的实体存在形式则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正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的这种层次结构是逐渐形成的,而且各个成分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方式的差异会导致大不相同的层次结构。

(一)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形成

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其构成成分的发育、形成和完善。要深入了解现代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就必须从历史的线索来考察各级学校教育的形成、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古代社会,学校教育已有程度或层次之别,但是上下级别的学校教育之间并无明确的衔接关系,程度相近的学校教育机构之间亦无联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时的学校教育完全是依各阶级、阶层的特殊需求创立的,主要作为社会阶级、阶层的一种等级标志,各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完全取决于特定阶级、阶层的力量和命运。初等学校实际上是从16世纪的平民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是社会下层的专利,因而又被称为慈善学校或救济学校。当时的初等学校只不过是学徒培训系统的代替物,其教育还算不上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中等学校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则在本质上是贵族教育,是社会统治阶级、上层阶级的专利,其子弟接受教育并不是为了获取真才实学,而仅仅是为了获得表明自己身份的一些缺乏实际用处的文化知识。18世纪初,德国教育家策姆勒首创了传授数学、机械学、经济学的实科中学,但与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文科中学相比,地位低得多。从中世纪大教堂学校分化出来的大学,也“只有在社会利益复杂和重要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当时的大学采取的是中世纪社会结合的常规,学生与教师、教授结成的社团周旋于主教、国王、教皇和市政等各种控制力量之间,散落在各地。这类大学数量很少,而且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学科仅为文、医、法、神4门。虽然中学和大学是当时的正规教育机构,文科中学的毕业生还是大学的主要生源,但其间并没有明确的衔接关系。我国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比较发达,但同欧洲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一样,只有阶级性而没有生产性。而且,我国古代学校严格说来只有蒙学和大学,还没有出现中学(我国中学出现在清末),因而也不完善。总之,在封建社会,各级学校很大程度上都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层次结构。由于学校隶属的阶级、阶层不同,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上层阶级政治上的需求,其功能主要是政治方面的,而初等教育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下层谋生的需要。这种各级学校教育分离及其功能不同的状况,导致学校教育整体功能颇为有限。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维持社会的现状,而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上的发展却很少推动作用。

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结构,社会分化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利的斗争,资产阶级对利润的追求而导致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民间性质的初等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制。由于初等教育成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层次结构得以形成,但所形成的是一种双轨的层次结构:一轨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种职业初习学校的纵向衔接,另一轨是古典与新兴的普通中学同古典大学及新型的科学、专业教育大学相衔接。前者形成为自下而上发展的“上构型”层次结构,后者形成为自上而下发展的“下构型”层次结构(因为中学实际上成了大学的预备学校或附庸)。两种结构并行而互不相通,使学校教育的功能也是分轨发挥的。“上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统重在训练学生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和职业技能,注重体力劳动者和小职员、公务员的培养;“下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统则重在提高资产阶级的素质,注重培养担任国家、教会和高级专业的高级职位人才。

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学校教育形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层次结构,则还是本世纪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二次产业革命尤其是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给现代工业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源泉,而“工业化越发展,需要最低限度的读写能力或作为必须具备更高一层水平的基础、教养、资格的职业,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①。在这样的情势下,原来属于下层社会专利的初等教育的社会地位改变了,初等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改变了。另外,由于生产部门各个领域的机械化需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都超过了工厂学徒制度和初等学校所能达到的程度,以及政治集团的压力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许多西方国家不仅要求普及初等教育,而且要求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初等学校以后的教育阶段。正因如此,中等教育从隶属于“下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教育逐渐变成了初等教育以后的第二阶段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起来了。这种衔接不仅促使中等教育分化为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而且使它由高等教育的附庸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子系统,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中等教育的功能。初等教育在与中等教育相衔接的同时,又向下延伸而与学前教育联接起来。于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为一个宝塔型的纵向贯通的学校教育层次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增强和扩大了各级学校教育的功能,而且也使学校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和扩大②。

(二)学校教育各层次间的比例关系

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问题不仅在于各级学校教育间的联系,还在于学校教育各层次间的比例关系。从理想说来,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既要考虑到社会各部门对各种水平人员的需求比例,也要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求学者个人的志愿、兴趣及其他要求的变化。但在现实中,宏观上更多的是从社会对各水平人员的需求比例来规划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的。为此,首先要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换成对就业者所达到的各级教育程度的要求。就国民经济部门而言,与高级、中级、低级的劳动技术结构相对应,科技人员分为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初级技术人员。有的国家则作了更细的分级,如法国对各类人才进行了程度分级:1~2级为硕士或学士学位获得者;第3级要求中学会考及格或者取得技术人员证书,再加两年培训教育;第4级要求有工长证书、技术员证书或工商业教育证书;第5级要求有初中毕业证书或者毕业于职业能力相应的学校的证明;第6级是受过义务教育但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书者。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换为对学校教育程度的需求,直接影响到注册于各级学校教育的学生人数的比例关系。忽视社会的客观需求而盲目扩充学校教育,尤其是高层次的学校教育,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因此,学校教育层次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社会的人才供求关系能否得到平衡。

但是,没有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提供给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难有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合理的层次结构,因而各国在优先发展哪一层次的学校教育上面临着战略选择的问题。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把教育投入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598所猛增到1990年1075所,发展速度之快、数量增加之多在同一时间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高等学校的迅猛发展,当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人才迫切需求的结果,但同时也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程度,出现了经费、师资、校舍、设备等全面紧缺的局面;特别是由于高校的发展在科类、层次结构上的不尽合理,奇缺的人才未能得到及时培养且又产生了分配困难、文凭贬值等问题,并最终导致整个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不平衡,不利于其他层次人才的培养。据1985年全国72个部委局统计,这些部门的助理工程师及相应职称以上的人员,同技术员相应职称之比为1:0.67,有的部门和企业的工程师与技术员之比严重倒挂,比例为7:1或9:1,而发达国家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的比例一般为1:3至1:10。③这说明当时我国学校教育层次结构有严重的比例失调现象,这种失调造成经济部门一方面中等技术人员匮乏,另一方面高级技术人员严重浪费。目前我国的劳动技术结构现状是:高级的、尖端的、全自动化的劳动技术仍是少量的,中级的、半自动化、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劳动技术则是大量的,同时手工艺和手工操作技术还将存在较长时间,表现为一种中间大两端小的菱形结构。这种结构对学校教育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中等学校教育上。由于中等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初等学校教育基础上的,初等学校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等学校教育的质量,按理应构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但鉴于我国初等教育的入学率近98%,国家把投入重点放在中等学校教育上,构建中等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合乎我国社会尤其是经济上的需求的。而当经济水平发展到普及免费的义务初等教育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则更为合理。

(三)中等学校教育层次的分化与沟通

要想仅仅通过一种类型的学校来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不可能的,因而各层次尤其在义务教育后层次的学校教育必然要分化,这里着重谈谈中等学校教育层次的分化。如上所述,社会对学校教育程度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中等学校教育上,因而中等学校教育层次本身的分化与结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等学校教育如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在美国,只通过与公立小学有机联系的公立综合制中等学校这种单一类型的学校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但实际上这种中学内部,从其课程有的具有大学预科性质、有的具有职业和商业性质来看,也普遍存在着“教育上的分化”。而在欧洲,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通过由根据这些需求而分化的几种类型学校所组成的中等教育系统得到满足的,如在英国,就是通过由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中间学校和综合中学构成的中等学校教育系统来满足的。我国中等学校教育的分化与发展经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文革”以后,社会的迫切需求,尤其是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发,推动了中等学校教育的分化和发展,形成了适应多种需求的多种类型学校的格局。现在我国的中等学校教育系统由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组成。经过十余年的调整,我国中等学校教育结构渐趋合理。据统计,1991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6.7%④,1992年上升到49.3%⑤,1993年又达到53.7%⑥。

但中等学校教育的分化,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由于侧重点不同,导致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的不同,这就影响到它们之间的沟通。结果学生很难从一类学校转向另一类学校,进而导致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大减少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于是,近年就有了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主张,以缩小各类中等学校之间的差距,增强其内部沟通性。但在普通中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都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的情况下,中等学校教育之间难以实现真正的沟通。笔者以为,包括几种课程备择方案的完全中学也许是实现各类教育之间沟通的可行之路。⑦

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应该是上下衔接、横向沟通的,只有这样的结构才有可能使社会与个人的需求充分得以满足。

二、学校教育的专业结构

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社会与个人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也不表明学校教育系统具有充分的主动适应能力。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只是反映社会和个人对学校教育的程度需求;而同一层次的需求多种多样,其能否得到满足,则取决于各学校教育层次的专业构成状况。

(一)学校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

这里所说的学校教育专业结构,主要是指高等、中等学校教育(高中阶段)专业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专业与经济结构、科技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联系。学校教育专业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否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是衡量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志。因此,我们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学校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的关系上,以此考察学校教育的功能。

经济结构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比例和结合形式,包括部门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本文关注的主要是产业结构。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产业结构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随着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运用,产业结构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急剧缩小,第二产业比重逐渐停滞或缩小,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在我国也很明显。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学校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之适应。然而,我国学校教育专业结构很不合理,这导致一方面人才奇缺,全国自然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自然科技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所占比例,全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所占比例均很低;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学生、研究生分配难的问题,分配中专业不对口、完全改行和降低使用的占相当比例。这种状况称为结构失调和结构缺失⑧。专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理工科与文科比例失调。理工科畸形发展,比例过大,而在理工科中又特别重视重工业专业的设置,轻视轻纺工业专业的设置,致使轻工、新型工业所需要的人才得不到足够的培养;在文科专业中,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始终偏大,而应用文科比重太小等等。不合理的专业结构,导致了人才过剩与人才奇缺相并存的局面。近几年虽然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力图优化专业结构,但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实践证明,靠国家行政部门的行政手段来优化专业结构以满足社会的合理需求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社会与经济的需求多种多样,而且在不断变化,行政的干预可能会导致学校教育专业结构被动适应甚至不适应。学校教育专业结构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当然,合理的专业结构只能通过逐步调整、完善,而不可能靠一次骤然的“彻底革命”来实现。那么,怎样逼近合理的专业结构呢?让我们在下文探讨这一问题。

(二)学校教育专业结构逼近社会需求的方略

1、根据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结构。 这就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人才的供求关系,改变依据学校专业师资、实验设施的数量和教室、校舍的容量等办学条件设置专业结构的做法,预测近期和远期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对人才的需求。人才需求预测应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我们认为,预测是不可或缺的,正确的预测有助于学校教育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且,社会需求的变动性也决定了专业结构的变动性,固定、僵化的专业结构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功能的僵化与失调,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专业结构的优化必须与体制结构的优化相结合。 为了避免学校只凭部门需要设置专业,造成专业重复设置、布点多而规模小且专业面越来越窄、通用性越来越差等弊端,我们必须优化体制结构,打破条块分割的界限,鼓励与提倡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联合办学,鼓励与提倡部属院校面向社会(尤其是学校所在社区)办学,鼓励不同院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上相互协调与协作,从而在总体上形成不同院校互相补充的专业结构。这都有助于作为整体的学校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使之增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3、通过社会劳动力市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指令性计划渐趋减少,学校尤其是高校的自主性增强了。学校有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机遇,同样也面临着“适者生存”法则的挑战。社会需求少或已饱和甚或消失的专业,就面临着减少甚至停止招生的境地;而社会急需的,又会促进新专业的产生或原有专业的改造并扩大招生。这样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一方面减少和限制一些专业,另一方面合并或增设一些专业,从而形成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比较合理的专业结构。

4、加强专业结构适应能力的基础。 学校教育具有迟效性,而社会需求则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如果完全随市场社会的需求来调节专业结构,那就可能使因社会某一时期迫切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在一段时间后面临着“关、停、并、转”的抉择,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加强专业结构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我们从不同职业的专业基础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合理设置入手,从更基本的方面来加强适应能力。专业结构无非是以各类中心课程组织起来的各组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因而研究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中的共性和使其彼此区分的特性,扩大专业课程的内容范围,就可以为形成合理而又富有可塑性或弹性的专业结构创造条件,使高等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加强专业结构适应能力的基础,归根结底在于加强受教育者个人的适应能力。所以,学校教育不应只是培养受教育者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的能力,而应培养他们适应各种专业的能力及有坚持不懈地自我学习和培训的欲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多科性的培养,使他们具有独立吸收新知识、渗透新领域的创造能力,具有在若干年后能迅速转换专业、跨入新领域的本领。近年来我国高校中的主修、副修以及双学位制度和将推行的学分制,都是加强学生个人适应能力的有益探索。

5、维持专业结构内部合理的平衡。 虽然学校教育系统中各专业门类之间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但它们却在整个专业教育层次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专业结构整体;而这个整体内部各专业门类之间又必须保持某种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现在似乎过分重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应用性专业而忽视基础理论方面的专业,这种倾向虽然一时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将会严重阻碍科学技术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因为,没有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经济毕竟是难以持续增长的,而且一个社会的发展是整体性的,经济的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虽然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过分强调某些方面的需求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需求(尤其是一些长远性的需求),势必导致学校教育功能的窄化,甚至减弱其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学校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需求之间应该有尽可能紧密的联系,但不能把对这种需求的估计作为形成专业结构的唯一依据,因为对劳动力的需求的估计的正确与否,往往要在后来才显现出来。因此,合理的专业结构既要重视经济的需求,也要重视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学校教育“不应是培养只能在经济活动中完成特殊职能的青年人,而是要尤其培养在越来越善于掌握经济所使用的技术和由技术必然趋向的生活方式中担负起个人和集体的职责的青年人”⑨。

学校教育专业结构内部的比例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替代性问题。这种替代性既有同一层次相邻专业的替代问题,也有不同层次(主要是同类不同层次)的专业替代问题。国外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技术结合,而不是以前所说的某一种单一的技术力量,同样可以使经济健康地增长。”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结果也有力地表明,“在各个特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上,不同的劳动力类型之间可能存在着部分的可替代性。”(11)可见,替代性的研究对我国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是十分有益的。

注释:

①【日】友田泰正编,于仁兰等译,林川校:《日本教育社会学》,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②这样一个有机联系的层次结构除具有原来各轨的功能外,又具有人才分配的功能,促进了社会的流动,从而也推动着社会的民主与进步。

③见杨瑞敏《为教育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制订纪实》,《光明日报》1985年6月8日。

④见国家统计局:《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经济日报》1992年2月29日。

⑤见国家统计局:《关于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解放日报》1993年2月19日。

⑥国家统计局:《关于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国统计》1994年第三期。

⑦高等学校教育层次同样有分化与沟通的问题,而且比中等学校教育层次更为复杂。限于篇幅,本文不拟探讨。

⑧结构失调是指结构成分虽然齐全,但各种成分之间比例失调、畸形发展;而结构缺失则指缺少某种或某些结构成分。由于结构对功能的范围和大小具有制约性,结构失调将导致功能失调,而结构缺失将造成功能不全。

⑨【法】让·托马斯著,华东师大教育系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世界重大教育问题》,1978年印,第19页。

⑩【希腊】乔治·萨卡罗普洛斯著,徐禾夫译:《教育规划工作的过去和现在》,《世界教育展望》(Ⅱ),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5页。

(11)【美】鲍曼著,冷志强与王天佑译,邱渊校:《教育与经济增长》,瞿葆奎主编,陈桂生等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标签:;  ;  

学校教育的结构、功能与优化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