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测量的在线课程设计与实施论文_周海波,王迪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使用慕课在线教学这种全新的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践行“理论-实践-实训”与“预习-授课-习题-课后指导与讨论-翻转课堂”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一纸试卷的考核转变为课程实施全过程的考核,从教师主导的填鸭式单向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式学习和注重学习方法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一个课堂和课下无缝结合的开放模式,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灵活且注重实践与应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逐渐形成具有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快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

关键词:在线课程;高等教育;课程设计;MOOC

本案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运用“预习-授课-习题-课后指导与讨论-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以MOOC为载体,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基于慕课(MOOC)的教学全过程控制[1]。

一、设计思路与实施过程

(1)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MOOC教学平台

基于慕课在线教学平台,本案例以《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理论课以及实验实训课录制成教学视频,将所有教学内容放在“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线教学平台”上(网址:http://cc.swust.cnmooc.org)作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资料以及完成习题和进行课程讨论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可以安装移动APP客户端(包括超星学习通客户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观看课程全部内容。课程主要分为课程信息简介、课程内容、学习成员管理、教学互动、监督统计以及翻转课堂等部分;其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视频(教学团队自主录制和编辑)、讲义、随堂测验(主观、客观)、与本节关联的课程其他内容、话题讨论与提问和章节测验(主观、客观)。其核心就是将理论以及实践教学内容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呈现,让学生有机会提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随时学习、沟通、交流。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框框,变被动、限时参与为主动、全过程、随时随地参与;教师通过教学互动模块不断地在平台上与学生互动、激励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符合现代教育改革体系下的基于MOOC的教学设计原则。它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用为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主,改变知识的单向传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既有“教”的设计又有“学”的设计,既有自主学习、实践又有合作探究和互动探讨,更有后续真实课堂的补充和翻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2)立足MOOC教学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实现真正的过程考核

基于MOOC理念,立足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师传生受、期末一纸试卷定乾坤的格局。考核主要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来实现:

第一部分,学习记录中的学习详情模块。

每个学生的学习详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在平台上实时记录下来,以此为依据统计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反映的成绩和相应章节的学习时间等详细而客观的内容,这些内容将作为过程考核的第一个重要依据。

第二部分,学习分析模块。

如图1所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平台上会实时记录下来。分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整体情况分析,二是单个个体情况分析。我们不仅要对参与学生作一个整体把控,看到本门课程的整体情况,还要以整体情况为基础就某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客观反映,再根据这些整体的情况以及个人的情况和对比结果予以综合评定,作为过程考核的第二个重要依据。

图1学习分析模块

第三部分,作业检查与分析模块。

每个章节均有配套的课后练习,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学习并上交相应的习题后,客观题作业正误判断由系统自动完成,主观题可以选择教师评阅,也可以选择学生互评。互评主观题成绩构成为:被批阅分数80%+批阅数量15%+批阅质量5%。课后练习的成绩将作为过程考核的第三个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共同作用,在学习最终完成后平台根据三个部分的具体情况再综合整体成绩线上自动生成最终评分。公平、公开、公正的同时也实现不再依赖传统的一纸试卷来考核的目的,是真正公正而客观的过程考核[2]。

(3)立足MOOC教学平台,建立体验式的实训教学全过程

实训教学是类似于《建筑工程测量》这样的工科类主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实训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在室外实际操作,一直以来给我们带来很多教学问题,比如,室外没有黑板,对于有些知识光靠教师的讲述,学生只是耳朵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提前讲,学生又会有遗忘;实际操作过程的讲解很多外围同学看不见等等问题都客观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充分利用MOOC平台,立足MOOC平台设置相应的实验实训操作指导视频(教学团队自主录制和编辑),视频中详细的介绍了实验实训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预习,其次上课时我们再面对面交流学习,最后再由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若有遗忘,可以现场咨询教师,也可以打开我们的手机APP客户端,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实现了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体验式教学的全过程指导与控制。

(4)基于MOOC教学,编写全方位、全过程配套教材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与在线课程配套的教材少之又少;同时,面对这个知识爆炸并快速更新的时代,简单的纸质教材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知识的更新,不管我们如何快速的再版教材,总会发现教材出版时又需要补充很多新的知识和技术。为此我们专门编写了与我们的项目配套的教材,包括理论教材《建筑工程测量》和实验实训指导教材《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首先,教材章节与慕课亲密结合,其中有专门的模块对应实验实训的具体内容;其次,教材相应章节配有网址和二维码,方便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做实验实训时快速的找到相关的视频教学资源、习题以及讨论模块;最后,我们通知在线教学平台,将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新的知识与技术进行快速的更新,虽然学生拿到的依然是一两年前的教材,可是结合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即可快速更新知识,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

图2 延伸纸质教材

(5)注重参与的互动式教学体验

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实现7×24小时和线上线下学习的无缝结合,通过手机扫码签到,摇一摇随机选人,投票,讨论,手机完成作业等等教学互动模式,打破教师一人“唱戏”的传统教学互动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主动适应新时代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依赖,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实施效果和亮点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慕课平台效果显著

实验实训环节是对理论验证和延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通过我们的成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实验实训指导。理论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基于慕课编写独具特色的理论教材,为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校是应用型独立院校,教学立足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点。有一本好的理论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我们鉴于众多参考资料和我校的具体情况,撰写了《建筑工程测量》理论教材与《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实训教程,该系列教材紧密与本案例相结合,提高可靠而准确的的理论支持,同时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对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行业发展新动态进行持续更新,很好的解决了纸质教材版本更新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问题。

(3)通过实践和应用,成果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通用性强,便于推广

在本案例的在线教学平台上学生能够学习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视频(教学团队自主录制和编辑)、讲义、随堂测验(主观、客观)、与本节关联的课程其他内容、话题讨论与提问和章节测验(主观、客观)等。目前已超过3000人在平台进行注册学习,受益的学生包括土木、工管、造价、建工、城规等土建类所有本专科专业,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并有助于相对客观的过程考核的实施。总所周知,大学课程的学习本身时间就比较紧凑,上课老师授课的进度比初高中教学要快得多,很多内容学生课堂上无法完全掌握与消化,而学生课下与老师交流的时间也不可能太多,在线课程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个不足,学生课上没有听懂的知识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再次进行学习。因此,学生使用过后对其有高度的评价,肯定了慕课平台的使用对自身的学习有促进作用[3]。

(4)课程对外推广效果较好

自课程开放校外选课以来,收到了广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喜爱,先后共有11所高校约82人选修课本课程,他们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1):85-93.

[2]约翰.丹尼尔.理解教育技术_从慕课到混合学习,下一步走向何方[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10-15

[3]Arum R,Roksa J.Limited Learning on College Campuses[J].Society,2011,48(3):203-207.

作者简介:

周海波(1986—),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测绘地理信息。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基于慕课(MOOC)的教学全过程控制模式的深化研究(2017CSXY)。

论文作者:周海波,王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测量的在线课程设计与实施论文_周海波,王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