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论文_邓艳

(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一区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干预措施。方法:择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80例产妇,按照其是否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将之分为两组,分别为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研究组产妇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对照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且,基于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肥胖、产程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存在妊娠合并症、术后失血过多等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两组产妇在上述因素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缩短手术时间与产程,给予手术室环境管理以及控制体重、给予妊娠合并症以预先治疗等手段来实现有效的预防。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14-02

产科通常会为难产的产妇选择剖宫术来生产,这种术法不仅可以避免胎盘植入、难产、胎膜早破、胎盘前置等危险状况带来的高风险,还能抢救胎儿,保证胎儿的生命安全。事实上,近些年来剖宫产手术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菌操作环境也可以得到保障,但是术后切口感染问题依然存在,这种并发症给产妇带来了病痛,更浪费了医疗资源,甚至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对此,本文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行剖宫产术分娩的80例产妇,试探究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80例产妇,按照其是否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将之分为两组,分别为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研究组产妇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对照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38岁,平均(30.82±6.35)岁;孕周最短37周,最长41周,平均(39.85±1.22)周。对照组: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37岁,平均(30.76±6.44)岁;孕周最短38周,最长40周,平均(39.67±1.35)周。两组研究对象就性别、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而言均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使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针对BMI指数、手术时间、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妊娠合并症等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未发生切口感染产妇与发生切口感染产妇之间的不同之处。而切口感染的确诊标准为:①可以从深部切口中抽取或引流出脓液,当然,感染性手术引流液不在此范围内;②在自然裂开的切口或由医师打开的切口中发现脓性分泌物,分泌物行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且产妇有发热症状,体温≥38℃,局部有痛感;③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手术探查,可发现深部切口脓肿,或是存在其他感染证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两组患者在相关要素中的不同之处。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的患者其临床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包——给予检验。所涉及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卡方值检验。而计量资料则以(x-±s)表示,以t值检验。假若两组患者的实验所数据经过统计计算结果为P<0.05,那么表明分组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产程时间、术后失血量、有无妊娠合并症、BMI指数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肥胖、手术时间或产程时间过长、术后失血量过多、存在妊娠合并症是导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表1 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n,%),(x-±s)]

3.讨论

一般而言,高龄、肥胖、妊娠合并症、术后失血量过多、手术时间或产程时间过长是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本文中所选取的两组产妇在平均年龄上并无差异,此处不作赘述。肥胖会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提高剖宫产的操作难度,使手术时间延长、术后伤口的恢复变慢,为细菌留下了更多的侵入机会;此外,肥胖者不便运动,血液循环慢,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更容易发生感染[1]。一些产妇合并有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延缓伤口的愈合速度,提高切口感染发生率,尤其是胎膜早破可导致阴道与宫颈处的细菌提前侵入宫腔,提高宫内感染率与切口感染率[2]。此外,缝合时出现组织层次对合不当或是缝合过密问题,前者会使手术时间或产程时间延长,后者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使愈合时间延长,引发感染。而术后失血量过多会导致机体虚弱、免疫力降低,机体内的营养物质不足以支持切口快速愈合,机体本身也难以抵御细菌的入侵。

针对上述因素,临床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预防:①做好产前保健,合理安排膳食,确保营养均衡,有计划地控制产妇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要及时予以治疗。对阴道炎等炎症,要及时治疗,避免术后细菌侵入宫内[3]。②应为胎膜早破的产妇保持外阴的洁净,同时适时为其终止妊娠。③术中确保操作精确、简练,不要因不当操作导致不必要的损伤,减少术后失血量;为了确保无菌环境,应在手术室中设置空气消毒机,避免产程过长、手术时间过长而使更多的细菌进入切口造成感染。

4.结语

肥胖、手术时间或产程时间过长、术后失血量过多、存在妊娠合并症是导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干预。

【参考文献】

[1]徐冠群.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33-134.

[2]张忠英.引起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06):53-55.

[3]董力,李玲,杨够美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8):110-111.

论文作者:邓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论文_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