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论文_黄守莲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再通成功患者94例,再通成功率78.3%;4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3.3%;反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例;血尿患者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时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实现溶栓再通,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酶;诊断;溶栓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108-02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增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由于医疗条件及技术的限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往往难以及时得到治疗,而导致患者死亡。当前,及时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最为常用,且十分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临床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情况,作如下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基于研究需求,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2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1.3±8.7)岁;发病时间1~8(2.5±1.2)h。抽取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发病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1.1诊断标准 在入院诊断中,120例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具体为:①患者出现持续性胸痛,且实践超过30min;②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胸痛症状未能得到有效缓解;③患者出现特异的心电图改变;④心肌酶谱出现升高。

1.1.2临床表现 120例患者中,典型胸痛108例,上腹疼痛9例,背部疼痛3例;心电图检查中,120例患者均出现显著的心电图改变;6h之后,患者肌钙蛋白阳性,心肌酶学出现升高;120例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6例,房室传导阻滞8例;心力衰竭4例;10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中,单支病变患者16例,双支病变患者68例,三支病变患者24例。患者其他情况:男性患者均有吸烟史,糖尿病患者12例,高血压患者48例,高血脂6例。

1.2 诊断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均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心电图动态检查和肌钙蛋白检测。其中,108例患者进行CAG造影检查。对于未进行CAG检查的12例患者,但其符合以下任意两条即可诊断为AMI患者:①在进行心电图动态检查中出现显著的动态改变;②患者有缺血性胸痛病史;③对患者进行心肌坏死标记检查中,标记物水平出现显著性改变。

1.3 治疗

1.3.1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主要的临床治疗措施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和抗凝等药物治疗。本文的120例患者,采用溶栓治疗的方法。具体治疗为:①患者在溶栓治疗之前,嚼服300mg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其中,在溶栓治疗后的第2d,患者嚼服的阿司匹林改为每天100mg;波立维服用1年,且每日口服量75mg);②进行APTT检测,并基于APTT结果,在6~11h内,对患者进行肝素治疗。每12h,经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6ml,且连续进行注射治疗一周左右;③在患者溶栓治疗中,对患者的心律、血压、胸痛程度等指标值进行密切关注;④密切心电图检测,定时检测患者心肌酶谱及凝血酶原时间。

1.3.2溶栓再通标准 溶栓治疗之后,溶栓再通标准为:①患者胸痛症状在2h内得到有效减轻,或者胸痛症状消除;②患者2h出现在再灌注心律失常;③患者在血清肌酸酶检测中,其峰值≤16h;④2h心电图检查中,图上原抬高的的ST段出现下降,且下降幅度≥50%。在此次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溶栓治疗中,只有满足上述标准的的两条及以上,则可以判定为患者冠状溶栓再通获得成功。

2.结果

2.1 静脉溶栓再通成功率

在对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再通成功患者94例,再通成功率78.3%。其中,患者6h之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74例患者中,再通成功患者64例,再通成功率86.5%;患者在6~12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46例患者中,再通成功患者30例,溶栓再通成功率65.2%。患者6h与6~12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这说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6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6~12h内接受治疗,越早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再通成功率。

2.3 不良反应

在对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4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3.3%。其中,因急性心力衰竭而亡患者2例,因顽固性心律失常而亡患者1例;因心源性休克而亡患者1例。反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例;血尿患者2例。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3.讨论

3.1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因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所增加,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就其病因而言,主要是由于患者持续性的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进而导致冠状动脉出现闭塞,引发心肌急性坏死。因此,患者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的主因。但是,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是多方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硬化斑块破裂的原因,也有血小板被激活等因素。其中,硬化斑块破裂是患者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一旦人体的硬化斑块出现破裂,就会导致细胞的胶原纤维及外胶质暴露,进而激活血小板,促使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在现有临床治疗来看,一般情况之下,出现硬化斑块破裂之后,可以愈合,且无十分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若完全闭塞情况的发生,则会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3.2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措施有多种,但以静脉溶栓治疗为主。本文在溶栓治疗中,溶栓再通成功患者94例,再通成功率78.3%。但在接受溶栓治疗中,接受治疗的早与晚(以6h为界),与溶栓再通成功率有显著性关系。在6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74例患者中,再通成功患者64例,再通成功率86.5%,明显高于6~12h内接受治疗的65.2%。因此,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之后,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溶栓再通成功率。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性因素非常重要,时间的及时性是确保溶栓再通成功的重要因子。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应第一时间送至医院,接受治疗,抓住溶栓治疗黄金时间6h。

3.3 早期T波倒置及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在接受溶栓治疗早期,有68例患者发生T波倒置,其再通成功率88.2%;而52例未发生T波倒置的患者,其再通成功率为65.4%,低于发生T波倒置的患者。因此,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早期T波倒置的发生,有助于溶栓治疗效果,提高溶栓再通成功率。与此同时,在12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7例,发生率5.8%,其中死亡4例,占比3.3%,其中,因急性心力衰竭而亡患者2例,因顽固性心律失常而亡患者1例;因心源性休克而亡患者1例。这说明,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主要是由于急性心力衰竭而亡。

【参考文献】

[1]赵萍.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2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6(3):98.

[2]陈集艳.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16,11(7):103-109.

[3]郑君.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1.

[4]李天杰.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分析(附38例报告)[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13,3(19):27-28.

[5]赵瑞平,宋志军,岳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与冠脉介入治疗近期经皮急诊及延迟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38(12):1134-1135.

[6]安卫国,陈锦华.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220例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5,4(9):19-20.

[7]李锦秀.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与冠状动脉再通关系[J].临床荟萃, 2013,18(5):263.

论文作者:黄守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12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论文_黄守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