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专业化成长
黄 斐
(江西理工大学 期刊社,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专业化过程是青年编辑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青年编辑首先要建立职业认同感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自身的优势及专业化成长的各个阶段,了解科技学术期刊编辑所需学习的专业化内容及实现专业化的方法,通过学习、实践及自我反思的循环反复过程,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专业化;成长阶段;内容与方法
编辑作为职业产生于近代社会,是社会发展分工细化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媒体时代技术的日新月异,编辑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与复杂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从事编辑活动的主体的专业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使得从事编辑工作的主体需要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专业情操,并接受系统的编辑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教育、训练,才能在编辑活动中主动且具有创造性地实现信息价值的高效传播。对科技学术期刊编辑主体的专业化要求既同于一般编辑的专业化要求,又有别于一般编辑的专业化要求。科技学术期刊往往涉及某一个或多个交叉领域学科,从事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编辑专业理论与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以及要具备对专业学科知识的自主更新能力。这些要求说明学术期刊编辑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的复杂过程[1]。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一般为具有一定学术基础但未从事过编辑相关工作的人员,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认清编辑专业化成长的层次性、阶段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再施以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在编辑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专业化成长阶段
目前科技期刊社或出版社招募的青年编辑普遍为具有与办刊方向相关的专业学科背景人员。作为刚刚迈入学术期刊行业的青年编辑,如何根据个体优势更好更快地融入新职业、新角色中,这就需要了解青年编辑专业化成长的一般历程和阶段,从而为自己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笔者通过自身经验及与其他同行的交流,将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专业化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入门适应阶段、业务熟练阶段、专业提升阶段和职业成熟阶段。
(一)入门适应阶段
未从事过编辑工作的大部分青年编辑入职后普遍存在编辑工作经验欠缺、工作流程不熟和语言编校水平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一定量编辑工作的积累及相关编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基本都能较好地改善。但这些编辑活动工作的积累往往是大量与文字相关的重复性和琐碎性的事务,因此,青年编辑可能会错误地将编辑的专业工作视为一种纯文字编辑工作,而忽略了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鉴于此,在入门适应阶段,青年编辑还要优先学会自我角色的转变,如从读者身份向和作者一同实现创作的创作者身份的转换。
(二)业务熟练阶段
青年编辑在经过一定量的编辑工作及系统学习后,已能够适应新工作、新环境的要求,对从事的职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职业认同感,实现了职称或职位的提升。此时的青年编辑可以熟练且独立地完成出版编校环节的相关工作,与同事、同行之间可以开展编辑专业知识技能及行业政策法规的探讨,还能借助自己的专业学术背景与作者、读者及审稿专家之间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
(三)专业提升阶段
通常不少青年编辑进入入门适应阶段后,一方面,因为适应了现有状态而出现懈怠;另一方面,因为较难在实践工作中寻找到专业发展突破的瓶颈,从而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青年编辑迈入此阶段,通常要克服心理、生理以及智力上的个人极限,努力促成自己编辑思想、理念及专业知识水平的进一步升华。而实现这一阶段的关键方法之一就是将学术研究融入编辑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将自我从专业型编辑向学术科研型编辑转变。
科技学术期刊是以能够体现学术价值、学术内涵及学术品质的内容为核心。虽然目前科技学术期刊普遍采用专家外审制以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但编辑拥有所负责刊物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样非常重要。编辑专业学术水平的提升,能有效增加稿件与审稿专家的匹配度,有效借助外力改善稿件质量。因此,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应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否则对投来稿件的学术类别、水平和创新性等问题无法做出基本的把关与判断,这不仅无法挖掘出有价值的稿件及有影响力和潜力的作者,更有可能在送外审过程中受到审稿专家的退审或拒审。
(四)职业成熟阶段
编辑业务专业知识包含语言知识的学习、编辑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1.语言知识的学习。编辑在编校稿件的过程中把关最多,也最细致的工作就是稿件的语言信息。现在国内的中文科技学术期刊的语言信息除了应用中文外,绝大部分文章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还配有对应的英文翻译。因此,青年编辑除了要加深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还要主动提升英文阅读及写作水平。2.编辑学科专业知识。编辑学科专业知识涵盖了编辑学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知识、编辑实务操作技能等,所有青年编辑须熟练掌握编辑学科专业知识并以此作为入行的基本功,通过学与做的不断交替训练,缩短入门适应阶段的时间,加快向更高阶的专业化方向发展。3.业务技术知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出版行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青年编辑在面对新时代的重大挑战面前,更要将其视为机遇,通过对新的业务技术与知识的学习,如数字化出版、微信公众号及5G通信技术等,展现青年编辑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创新与活力[4]。
财政部要求,各地要继续支持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开展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贫困县的资金增幅不得低于该项资金平均增幅。分配给贫困县的资金一律采取“切块下达”,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县,不得指定具体项目或提出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任务要求。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提前谋划,切实管好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确保资金精准高效使用。
二、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专业化内容
根据上述青年编辑专业化成长的阶段可以发现,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专业化内容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编辑职业价值认同、编辑业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以及相关领域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
(一)编辑职业价值认同
根据上述青年编辑专业化内容的探讨,笔者通过相关调研及与相关同仁交流,结合自身专业化成长经验,提出以下三种专业化方法以供参考。
(二)编辑业务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
进入职业成熟阶段的青年编辑已掌握了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练就了优秀的学术专业水平,进一步成长为一名能谋划、善谋划且极具实践能力的优秀青年编辑。此阶段的优秀青年编辑能够根据刊物的办刊方向准确策划学术前言热门选题,根据办刊能力统筹规划和协调好部门资源和外部资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所办学术期刊的发展贡献巨大的能量,并将编辑工作视为事业而非职业。
防汛备汛工作有力有序。一是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二是全面组织汛前安全大检查,对列入市级挂牌督办的8处重大洪涝隐患点全面进行整改。三是按照 《厦门市镇 (街道)、村(社区)防汛物资储备定额(试行)》,做到防汛物资“定额储备,专库储存,定点存放,专人保管,专账登记,专物专用”。四是全力做好防台风、暴雨工作。2013年厦门共遭受5场暴雨和6个台风影响,市防指先后启动防暴雨应急响应Ⅱ级7次、Ⅰ级1次,防台风应急响应Ⅲ级4次、Ⅱ级3次,紧急转移人员2.74万人次,将全市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
和硕特庙是参加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的英雄、和硕特兀鲁思首领色热卜扎布图门(Серебджаб Тюмень)倡议修建的,其设计者是著名僧人和历史学家巴图尔-乌巴什图门(Батур-Убуши Тюмень),该寺庙于1814年开始兴建,至1818年竣工。该庙于20世纪20年代被关闭,30年代被用作俱乐部,50年代却被当做仓库。1957年,卡尔梅克自制共和国得以恢复,但是和硕特庙以及和硕特庙所在整个地区被划归阿斯特拉罕州,和硕特庙也遭到破坏,只剩下主体建筑的中心殿宇。2004年,在卡尔梅克出现了恢复重建和硕特庙的呼声。
三、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专业化的方法
职业价值的认同感主要源于职业目标、个人成就及社会经济价值的认同[3]。由于不少现代应届毕业大学生缺少职业规划,一些新加入编辑行业的青年编辑往往属于被动就业,他们对编辑工作的认识不仅有比较严重的缺失,而且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明显认知不足,这就容易导致青年编辑虽然具有较好的学科专业背景,但对编辑职业价值认同感较低。缺少职业价值认同感如同缺少编辑专业成长的最原始动力,青年编辑投入编辑活动中的主动性、专注性和持续性都会大打折扣,非常不利于青年编辑适应新工作、新环境。因此,青年编辑专业化的首要内容就是编辑职业的价值认同建设,这也是贯穿整个编辑专业化成长过程始终的。编辑职业价值认同建设主要反映在对编辑的基本价值取向、职业目标和职业动机建设上,也体现在编辑主体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及专业性上[1]。
(一)交流培训开拓眼界丰富思路
交流培训包含内部交流培训与外部交流培训两种形式。首先,内部交流培训是指编辑部内部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定期交流制度、内部讲座培训制度等方式,使青年编辑能够快速融入团队,适应工作状态。导师制度是部门为青年新进编辑选择老编辑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指导,青年编辑通过协助老编辑完成相关工作,实现对老编辑编辑理念、价值取向及编辑专业知识的传承。定期交流制度包括编辑与编辑之间的交流、编辑与发行、排版设计人员等内部其他人员的交流。这一交流制度可以调动和激发青年编辑的潜能,便于快速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促进青年编辑对整个出版环节的了解与熟悉。内部讲座培训制度包含邀请同行专家和内部资深优秀编辑为青年编辑进行相关讲座培训,还包括组织青年编辑对工作心得与收获进行报告分享。其次,外部交流培训是指编辑部可以一年内不定期组织和督促青年编辑参加国内高水平的期刊专业知识培训会务,或继续教育学习,抑或带领青年编辑走访同行中的优秀编辑部进行交流学习等。通过这些外部交流培训,有助于帮助青年编辑开拓眼界,收获不可多得的成长经验,还可在其心中树立了未来发展的榜样。
(二)专业学术背景知识强化与提升
科技学术期刊除了要求编辑掌握传统编辑的编辑业务理论与技术外,还要求编辑能够具有与办刊宗旨、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专业学术知识结构,不再是传统的 “知识传承者”,而是有知识、有学问,且有专业追求的研究者和创造者[5]。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在进入编辑行业后,要结合办刊方向与自身的专业定位,争取掌握与刊物学科一致的、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而实现这一专业学术水平的提升,笔者认为最佳途径就是接受学历教育,如相关学科硕士或博士教育。经过系统学历教育后,青年编辑在处理专业学术稿件、选择对应外审专家及审读外审专家意见时,将更加游刃有余;同时,对学科前沿、热点的选题策划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除了学历教育外,青年编辑还可以积极参加与办刊学科方向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议,通过聆听和学习高层次研究者的学术报告,一方面,可以保证青年编辑能够紧跟科技前沿,防止对学科领域学术动态出现脱节;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与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接触过程中,推介刊物及丰富审稿专家库。
(三)自主学习自我反思
无论从编辑理论知识与业务技术还是学科专业知识,都可以看出编辑工作看似平淡如水,却一直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因此,青年编辑要牢固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从入门适应阶段通过自主系统学习、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到业务熟练与专业提升阶段参加继续教育、编辑专业学术研讨交流,以及后期职业成熟阶段完成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青年编辑的自主学习[6]。同时,贯穿于所有专业化阶段与内容的另一重要方法就是编辑主体的自我反思。青年编辑主体通过理性自主地对自我编辑实践过程进行审视、批判、自我反省及分析,可以促进自我能力与境界的升华,从而发生普通青年编辑向优秀青年编辑的蜕变。
高度的认可来自于特殊的贡献,特殊的贡献来自于特殊的禀赋。社会组织在非营利领域里,以民间的方式、自愿且自治地在政府职能转变中承接了大量政府剥离的服务性职能,满足了社会生活中大量现实需求。在未来,社会组织还可以释放更多的特殊禀赋、拓展更大的活动空间,为社会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秀红.编辑职业的专业性与编辑主体的专业发展[J].编辑之友, 2009(6):56-57+60.
[2] 万斌.编辑专业能力发展的层次[J].现代出版, 2015(5):50-52.
[3] 李建红.浅析专业出版编辑的“专业化”[J].出版发行研究, 2017(4):57-60.
[4] 胡静.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思考[J].今传媒,2017,25(2):129-130.
[5] 黄茂林.编辑专业化浅谈[J].科技与出版,2011(4):59-60.
[6] 钟晓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自我修炼之路:碎片化学习[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6):135-138.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122(2019)12-0122-03
收稿日期: 2019-08-0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主权视域下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链优化及平台做强研究”(17XXW001)。
作者简介: 黄斐,男,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责任编辑,江西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与数字化出版研究。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