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化学教材“联想查询”的特点及应用_联想论文

鲁科版化学教材中“联想#183;质疑”栏目的特点及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化学论文,栏目论文,鲁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鲁科版化学教材在安徽省皖北片使用已经五年,教材高起点、大视野、多角度带来了无穷魅力:资料丰富多彩,栏目设计新颖、功能强大,构建了高中化学立体网络式知识结构。据统计,在必修和选修模块设置的19个功能栏目中,“联想·质疑”栏目出现频次多达100处,其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起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启迪探究等功效。“联想·质疑”栏目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

一、鲁科版教材中“联想·质疑”栏目的设置和分类统计

二、“联想·质疑”栏目的特点

1.起点低,落点高

栏目涉及日常生活类占31%,自然现象类占10%,工业生产、新材料占8%,历史故事占1%,这些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另外50%中,科学探究类项目多数是以已有实验引发思考,在模型假设中,部分内容只要求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即可。总计约80%的内容都易于学生学习,起点较低,但折射的反应原理和科学方法都高度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规律性,可谓起点低,落点高。

“联想·质疑”栏目分类统计柱状图

2.位置特殊,标识醒目

“联想·质疑”栏目一般出现在章节开始,新内容学习之前,常常是教材内容的第一段。栏目图标彩色印刷,“联想·质疑”四个红色大字极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图文并茂,形式活泼

本栏目100处中约有86处以图片形式出现,图片设置背景有自然现象,生活用品,工厂设备,体育赛场,火箭发射,等等,形式活泼多样。彩色图片生动时尚,富有动感,学生往往喜闻乐见。

4.短小精悍,凝练有度

本栏目所涉及问题简单明了:或一幅图片,或几行耐人寻味、富有哲理的字词。但与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能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凸显章节的重点、难点。

如《必修1》第3章第2节氮循环中:一幅“雷雨发庄稼”图片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把本节重、难点知识由点及面全部覆盖。

三、“联想·质疑”栏目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联想·质疑”栏目的位置特点:一般设置在章节第一段,是单元的开始,常常起着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的功效。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栏目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全力挖掘栏目内涵,充分展示化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栏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计算法

数字可以精确地表达微粒的个数,帮助我们认识、感悟微观世界。

例如,《必修1》第20页:第一章第3节,物质的量,“联想·质疑”栏目:你知道一滴水(约0.05ml)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吗?(教师提供参数:,一个水分子质量约为,请同学们计算)通过计算可知,1滴水中约含有16.7万亿亿个水分子,这样庞大的数值,既不方便计算,又不方便读写,所以科学界引入了一个新物理量——物质的量,由此导入新课。

2.谜语法

结合“联想·质疑”栏目内容,设计猜谜语活动,常常会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对创设课堂学习情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必修1》第70页:第3章第二节,根据“联想·质疑”栏目中煤的干馏及其产物内容,设计猜谜语:“有人说他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打一个字的常见化工原料。学生就很容易想到苯。

再如,《必修1》第85页:“联想·质疑”栏目中硫的转化产物。设计成谜语:“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有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牢记实验保平安。”学生由此快速想到“我”是硫酸。

3.魔术法

魔术的魅力易将学生引入“新奇境地”。例如,《必修1》第95页,第3章第4节,根据“联想·质疑”栏目中海水中的元素,设计魔术“白纸显字”引入卤族元素——碘。(先用淀粉液在白纸上写字,晒干后带入课堂,用稀碘水喷雾)

再如,《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第二面: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根据“联想·质疑”栏目中的铝热反应原理,设计魔术“火山爆发”。这些魔术的神秘色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视觉冲击所形成的兴奋点易于其产生持久的形象记忆。

4.故事法

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寓教于乐。

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第33页,主题2中课题1:食物中的营养素,根据“联想·质疑”栏目内容,设计讲故事:航海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船员患上一种病。患病的船员被留在一个孤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反而恢复了健康。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故事使同学们对维生素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

5.影像动画法

视频、影像、动画是现代传媒技术的极好表现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很多历史事件的精彩瞬间回放,或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制成课件模拟出来,配以声响教学效果极佳。

例如,《有机化学》模块第116页,第3章第3节合成高分子材料。根据“联想·质疑”栏目内容,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帆船比赛和撑杆跳的精彩片断回放,提问:美丽的帆船和极富弹性的撑杆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再如,《必修1》第40页:第1章第2节电解质,根据“联想·质疑”栏目内容,用flash软件将NaCl的电离过程设计成动画,配上声音进行播放,教学效果很好。其次,《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第6页:“联想·质疑”栏目中的电子云也可用动画进行描述。

6.模型法

微观粒子的空间构型比较抽象,利用实物模型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分子的空间伸展方向,尤其是判断有机物结构及其同分异构现象时很实用。

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第39页:在第2章第2节共价键和分子的构型中,根据“联想·质疑”栏目内容,让学生利用火柴梗和橡皮泥制作甲烷的球棍模型。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体会价电子对互斥原理的应用,同时,利用此模型可观察是否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

7.分组讨论法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教材着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些看似简单却又不能全面回答的“联想·质疑”栏目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采用预习、查找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得到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如《必修1》第33页:第2章第1节,结合“联想·质疑”栏目中物质的分类有哪些方法?我们应该怎样对物质分类?采用分组讨论法,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通过辩论、点评,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8.实验探究法

借助实验,创设探究环境,引发学习兴趣,是“联想·质疑”栏目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最常见形式。

如《必修2》第40页:第二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结合“联想·质疑”栏目进行实验探究。方法是将药品分组:①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带、铁片,稀盐酸(0.5 mol/L);②(3%)、粉末;③块状大理石块、碳酸钙粉末、稀盐酸(3 mol/L),同时进行对比探究实验,并完成如下实验记录:

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掌握实验技能。

四、对“联想·质疑”栏目的改进建议——增加副标题

“联想·质疑”栏目内容字数一般在100~200字之间;涉及内容广泛,增加副标题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必修1》第73页: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联想·质疑”栏目中可以在闪电图片前加副标题——雷雨发庄稼你知道吗?再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第44页“联想·质疑”栏目,可加副标题——大千世界中的对称美。显然,增加小标题可以使栏目更加突出主题,凸现重点难点。谨此建议。

标签:;  

卢克化学教材“联想查询”的特点及应用_联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