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智慧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模式实践研究论文

广州智慧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模式实践研究*

曾 海 洪亚楠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摘 要: 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支撑,广州基于“互联网+”理念,构建智慧化的“双网”社区终身教育体系,解决原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无法承载和覆盖一线城市千万级人口大规模全民学习需求的问题。基于智慧教育理念,构建了丰富、智能、精准的教学体系,解决了原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无法保障人群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问题。重塑终身学习新形态,建立学习支持服务多元保障机制,高效保障广大市民终身学习。

关键词: 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平台;互联网+;协同供给;泛在学习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战略。在我国,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始终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意义,强调构建支撑全民学习体系和培养全民学习的氛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1]中,展望了全民终身学习对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市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努力争先,在《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中制定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形成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广州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四个承担“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广州电大)承担了其中的数字化学习部分。此后,广州电大也承担了教育部委托项目“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子项目“广州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并于2015 年结题验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挂号流程的优化,使“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整合改革轻松了很多。据介绍,门诊患者服务中心整合诊前导诊服务、诊中一站式开放性服务窗口与诊后延续护理服务功能,对导医咨询、巡视、热线电话、证明盖章、双向转诊、医患沟通与投诉受理、延续护理等服务功能进行有效整合,使门诊患者中心的服务始终贯穿患者整个就诊过程。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对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平均(35.82±17.52)岁;参照组有16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35.81±17.50)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相关诊断标准来进行选取,排除有免疫系统疾病、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此次研究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酵母菌:“我在进行有氧呼吸呢!就是在有氧的条件下,我们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0,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维持生命。当然,你们人也能这样。”

资源建设是远程教育质量重要的基石和保障,能否提供优质丰富的资源是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远程教育质量成功的关键。在数字化应用集群,伴随着终身学习领域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教学到现代远程教育的跨越和过渡,在以学习者为中心、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环境下,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过去以服务教师教学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已无法完全满足新的教学形式的需要,资源的建设也经历着从教学资源到学习资源的巨大转变。

二、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地网”终端,顾名思义就是铺设在“地面”的网络,有别于架设在空中虚拟的“天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铺设实体的信息化网络学习中心,深入学习者相对聚集的地点。在建设上基于政府、企业和部分教育机构现有的场地和设施,整合优质的课程、项目等教育资源,进行标准化作业,为学习者提供标准化的数字化学习的体验、咨询、服务和应用。在理念上借鉴传统的超市,即将各品类的商品按规范化的管理和服务聚集在同一销售地点,因此又可称之为数字化教育超市[6]。有三种类型:一是与社区街道合作,建设扎根生活社区、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数字化教育超市;二是与企业合作,建设扎根生产企业、面向企业职工的企业数字化教育超市;三是与高校合作,建设扎根高校园区、面向高等教育群体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超市。

(94)卷叶羽苔 Plagiochila gregaria(Tayl.)Hook.刘胜祥等(1999)

(一)一线城市千万级人口大规模全民学习需求的问题

原有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一方面资源体系相对贫乏,无法适应广大市民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有限的资源是由教育机构各自为战、无序投入进行建设的,往往条块分割,无法共建共享,也难以及时更新。特别是相对弱势的群体,更加难以在近乎无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服务。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一步步实现飞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革新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技术在线上商业领域,已经取得了颠覆性的成就,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在商品、资讯等方面都已经拥有了非常个性化的服务。在教育、特别是线上教育领域,新技术同样是颠覆性的因素,有别于传统教育技术的进步主要是为了完善现有教育模式和方法,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降低了学习的成本,更是对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育组织体系产生深远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也将是我们解决终身教育领域诸多问题的利器。[3]

(二)人群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问题

“天网”体系是信息技术对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深刻革命,既是对原有终身学习管理、资源等方面的数字化,也实现了新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基于智慧教育理念,构建了丰富、智能、精准的教学体系,细化社区学习内容,提供多元的学习机制,支持移动端、PC端、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终端学习;建立多元化、成体系、分类别、持续更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库,构建智能化的学情调研和评价体系,对特定群体进行需求画像,研制了支持自主选择和智能推荐的“淘宝式”课程超市,多元、高效、智能、精准地推送个性化教学,实现“学习就在你身边”。

1.符合社会发展、区域发展的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终身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全社会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社会成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基于“互联网+”理念,构建“双网”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正是为了解决终身教育体系承载和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问题。由政府部门引导,广州电大作为教学服务机构进行统筹,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基础设施,整合海量教育资源,为教育受众提供零门槛、不受时空限制的数字化教学服务,即搭“天网”。依托电大系统深入社区的优势,在社区和企业按统一标准建设实体数字学习中心,以教育超市的形式“连锁经营”,帮助广大市民、特别是对信息化相对不敏感的弱势群体学习者能够高效享受数字化学习的福利和便捷的路径,即建“地网”。天网和地网相互补充,有效结合,实现社区终身教育的无缝覆盖,实现泛在学习,真正使数字化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大学”。

三、智慧化社区终身教育模式的运行理念

人类社会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智慧教育是智慧时代的必然阶段,对推进教育的发展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智慧化的理念构建“天网+地网”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以“互联网+”理念重塑终身学习新形态,建立学习支持服务多元保障机制,高效保障广大市民终身学习。

(一)互联网+平台集群构建“天网”体系

“天网”体系是指由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构建包括基础网络运营环境、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优质数字化教育项目以及数字化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在内的数字化应用集群。通过这样的“天网”体系,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所需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服务[4]

有别于学校提供的专业化教育,终身教育的受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化,原有的相对单一的终身学习服务系统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因此,在广州电大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设计上,首先以教育受众的需求为导向,分群分类宏观规划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数字化学习社区:企业职工的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社区老年人的丰富生活和健康文娱等等。

通过这一体系,整合了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实施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实现了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形成一个有效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学习者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海量的教育信息,更加便利地享受到教育服务。特别是在终身学习需求较为强烈的专业技术人员当中,一个区域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广州实践中,“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也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服务,实现“教学督管建”等功能集于一身,其平台个人中心功能模块如图1 所示,有效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搭建全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继续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立了“学习—研修—生活”三社区融合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社区,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信息化水平、管理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5]。自2003 年建成投入运行,持续提升为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能力,到2017 年,为全广州市近15 万中小学教师提供超过80 万人次的培训,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员培训的参训率已突破98%。

图1 继教网平台个人中心功能模块

(二)落地式社区学习服务中心铺设“地网”终端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国内的终身学习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原有的终身教育体系,侧重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后教育、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步推广,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逐步认识到数字化学习在推进学习型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在广州电大启动前述项目之初,数字化的公共学习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为全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产品,但其建设和应用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以下两点:

据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全市拥有星级饭店49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4家,三星级27家,二星级6家星级饭店。其中,2017年度新评定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1家。全市上报数据通过审核的44家星级饭店全年营业收入854404.918千元人民币,其中客房收入391377.093千元,餐饮收入297114.034千元,其他收入165913.791千元。三项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5.81%、34.77%和19.42%。这为每年东博会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网”的铺设对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的终身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相较“天网”,“地网”的铺设能够针对学习中心覆盖的主体学习者提供符合其学习、生活、工作所需的课程作为切入点。例如,架设在社区的学习中心,应以“一老一小”的社区居民作为重点推广的对象,以基本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养生保健、兴趣学习等作为切入点;架设在企业的学习中心,应以职工的学历提升、技能提升作为切入点。通过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引导原本学习意愿较低、学习技能不足、学习资源缺乏的群体进行信息化学习,共享信息化时代的学习福利。

(三)汇聚海量优质教育资源

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从政府、到社会、再到全体市民一致认同、一致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政策支持、资源动员、各类组织和市民的积极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这其中,教育系统无疑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一所开放大学,广州电大提出了服务于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市民“家门口的大学”的理念,发挥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优势和深入社区的传统,致力于通过构建数字化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

结合教育受众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选购、应用以及认证,以先进的技术和教育手段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各个环节逐一击破,为教育受众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终身教育体验,从而促进数字化学习应用集群海量、优质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规模化应用[7]

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反自然枯洪规律 三峡工程完全建成后,冬季蓄水发电,夏季泄水防洪,库区水岸由原来的冬陆夏水变为冬水夏陆,建库前后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2]。

2.满足社会成员自身生活、发展的需求。终身学习理念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要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者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这要求学习支持体系必须满足社会成员自身的兴趣点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方面要汇聚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充分满足整个社会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人群,分别建设不同的数字化应用集群,特别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职工,提供面向行业、企业的专业化学习资源。

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3.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便于学习者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成果的进一步应用,应当推行课程资源建设从内容到形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别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职工的课程,应当考虑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学时与职业技能认证、学历认证学时的衔接。如图2所示的“个人终身学习档案”。

图2 个人终身学习档案

四、智慧化社区终身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

近十年来,广州数字化学习应用集群先后在多个行业领域开拓创新数字化教育应用,引领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整合建成广州终身学习网、广州职工教育网等8 个平台的集群,汇聚资源508.2TB,建设12000 门网络课程,纸质教材6 部;在电大60 所分校基础上新建24 个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和13 个企业职工服务站,注册用户超58 万,“天网”集群网页学习访问总量超6000 万,“地网”培训达74 万人次。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近15 万人实名注册,学习率至2017 年已超98.8%,结业率98.0%,年培训量108 万人次,课程满意率普遍在90%以上,满足了广大市民各层次学历与非学历的学习需求,形成了具有示范性的特色模式。

1.5.3 质量控制 US-FNAC操作由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及录入由医学专业人员进行,以保证数据准确性。对于穿刺结果为BSRTC1级者采取再次穿刺直至能达到诊断标准。对于BSRTC 3级至6级定义为穿刺结果为恶性。

(一)以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四化”理念实施社区教育

基于泛在学习理论,深入分析社区教育的特点,创新提出“四化”理念指导教学及服务。以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化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铺设构建“时时处处”的天网体系和地网终端,遵循标准化理念开展建设和服务。进一步探索大数据、智能测评、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持续迭代创新应用于数字化集群,为教育受众创设智慧化的学习环境。结合教育受众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选购、应用以及认证,以先进的技术和教育手段提供优质、专业化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为教育受众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终身学习体验,支撑海量优质资源的规模化应用;打造区域教育产品丰富、服务全面、平台先进的数字化教育公共体系系列品牌,以品牌化推广策略营造“人人皆学”的终身学习生态体系[8]

(二)以“教育超市”型智能枢纽协同供给教育资源

对社区终身教育系统进行宏观地设计和微观地运行指导,以适切的教育项目为抓手,组建数字化学习应用集群,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形成以系统(System)、软件(Software)、资源(Resource)、渠道(Channel)、客户(Service)为基础架构,以教学(Teaching)为纽带,凝聚合作伙伴(Partner)的“互联网+”大平台,打造政府主导、电大教学支持、企业技术服务、社区学习中心落地的协同供给“SSRCS+T+P”长效机制,形成终身教育共同体,借鉴“淘宝”先进理念,搭建起联结教育提供方和教育受众的智能枢纽,海量教育资源的高效汇聚、重组分配和精准推送。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得以产生,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迅速从学界走向社会各界,获得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实践。广州“四化双网”社区终身教育模式已经在近十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继续努力发挥其重要支撑作用,积极探索解决建设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总结经验,提升开放大学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开放大学的未来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0-7-29)[2019-09-0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关于印发《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 年)》 的 通 知[EB/OL]. (2011-08-05)[2019-09-09].http://www.gz.gov.cn/gzgov/s2884/201108/870570.shtml.

[3]赵宇丹.“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继续教育“ABC模式”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6):16.

[4]郝丹.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上)——广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0-11.

[5]谭颖臻,高惠. 多元融合的区域教师继续教育智慧学习生态环境研究——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6):33.

[6][8]曾海,熊姿,唐建平.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发展的模式选择[J].中国远程教育,2013(4):11-14.

[7]曾海,熊姿.数字化继续教育“类电子商务”运行模式探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15.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385(2019)05-0018-05

*基金项目: 2019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广州市教育局第二批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广州市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创新学术团队”(穗教科〔2014〕14 号-13C13)。

收稿日期: 2019-09-16

作者简介:

曾海,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职业继续教育。

洪亚楠,女,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继续教育。

标签:;  ;  ;  ;  ;  ;  

广州智慧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模式实践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