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穴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双艳,宋瑾,张件云,朱志春,姚雨露

湖南省地矿医院 410000

【摘 要】目的 观察后溪穴配合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后溪穴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 VAS 评分,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为 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溪穴配合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减轻疼痛效果,且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

【关键词】针刺;后溪穴;运动针法;颈型颈椎病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Houxi point with 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in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LI shuangyan,Songjin,Zhang jianyun,Zhu zhichun,Yao yulu

(Dikuang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410021)

[Abstract] Objective To take a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Houxi point with 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in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 4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ouxi point with 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together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treatmen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treatment.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1 times a day for 10 days. The VAS score was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retreatment difference in the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0.05),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t-treatment difference in the VAS score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P<0.05).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8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4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Houxi point with 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pain symptoms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than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alone.

[Key words] Acupuncture;Houxi point;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Cervical spondylosis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退化,伴随继发性病理改变,牵扯到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等,出现酸痛、麻木、手无力等一系列症状[1]。临床上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等。其中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痛、酸、胀等不适,部分患者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由于一些不良习惯或长期低头工作导致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步增高,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大。我们通过采用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 40 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以比较后溪穴运动针法在颈型颈椎病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均符合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后溪穴配合普通针刺治疗组(治疗组)20例,单纯普通针刺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中男性8例,女性 1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3±14),病程最短2天,最长2年,平均病程(1±0.7);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10 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 68岁,平均年龄(45±14),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平均病程(1.5±1)。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诊断标准[2]。①颈部疼痛、酸胀、僵硬、活动受限,以颈后部为主;②伴有棘突间及棘突旁压痛或肩胛及肩部不适,少数可伴有一过性上肢麻木;③无肌力下降及行走障碍;④X线摄片示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CT 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1.3纳入标准

①合上述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近期未用其他方法或药物治疗者;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年龄 22~68 岁者。

1.4排除标准

①年龄>68 岁或<22 岁;②具有手术指征的损伤;③不能按规定方法配合治疗的患者;④孕妇。⑤不属于颈型颈椎病的其他类型颈椎病。

1.4剔出标准

① 纳入后未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进行治疗的患者;②中途使用其它治疗方法的患者。

1.5脱落标准

① 实验过程中途退出者;②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③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其它并发疾病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常规针刺

选取风池、天柱、颈百劳、大椎穴。选用 0.30 mm×40 mm 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直刺入穴位,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 25 min,然后出针,后溪穴留针。

2.1.2 运动针法

选取后溪穴配合运动针法: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 5 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患者取坐位,采用 0.30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后溪穴和常规取穴,25min后常规穴位出针,后溪穴留针,后溪穴留针过程中患者保持原坐位,缓慢旋转活动头颈部,做颈部左转、右转、前屈、后仰等动作。在此过程中保持得气针感。

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

2.2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穴及方法同治疗组常规针刺操作。每天治疗 1 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3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操作简单,适于未经过任何训练的人使用。使用一条游动标尺,从左往右标有 0~10 的刻度,“0”表示无痛,“10”代表剧痛难忍,让患者选择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即为其疼痛评分。

3.2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但仍有一些伴随症状需要继续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4统计方法

数据用( )表示,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治疗结果

5.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1、图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均具有改善作用。治疗组治疗10天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疼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6讨论

颈椎病属中医“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范畴,病机有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病因包括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感受外邪、扭挫损伤、气血瘀滞到导致经脉痹阻不同。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又为本经输穴,五腧穴中输主体重节痛,又属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想通,通过督脉上的大椎穴调理颈部经脉气血,具有调理经气盛衰、舒筋解痉的作用,对脊强项痛有通痹止痛之功[5],后溪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主要机理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运动针法又称互动式针刺法,是指医者针刺得气并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关节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6-7]。

本研究中后溪穴运动针法配合普通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选取后溪穴具有远近配穴之意,通过针刺后溪穴得气,配合远端关节活动,可使气至病所,达到通畅经络之气血的目的,使经络疏通,活血解痉,减轻疼痛,从而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孙字.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6.

[3]宗行万之助.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作参考(VAS)[J].疼痛学杂志,1994,2(4):153.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胡敏,独刺落枕穴加手法治疗失枕247例[J]. 按摩与导引,2007,23(9):16-17.

[6]黄城琳,黄培冬.运动针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17):33-35.

[7]孙大明,陈骞虎,宋珍贵,等.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比较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1):68-69.

论文作者:李双艳,宋瑾,张件云,朱志春,姚雨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后溪穴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双艳,宋瑾,张件云,朱志春,姚雨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