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韩艳丽

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韩艳丽

郓城县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在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尤其是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一定要改变以往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使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提高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和BIM;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在建筑中,工程造价是关系着企业形象和企业经济的大事情,因此,引入BIM技术,在当前看来是非常有必要。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的精确度,让工程造价更接近实际的数值。这对具体的施工有着巨大的帮助。在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大力发展BIM技术的引入,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BIM技术概述

BIM实际上为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为数字信息模型的一种。BIM模型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如物理状况、构件情况、施工进度控制与施工周期等。该模型内含有三大数据标准:第一,IFC数据标准,此为工业基础类数据标准,是由国际国标组织针对建筑行业所认证的一种执行标准。该标准在建筑行业拥有很高的认可度。一般情况下,将IFC标准视为数据交换的一个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其有着诸多优势:该标准能够适用于任何项目,贯穿于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该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以使用;该标准不受行业限制,适用于任何软件;第二,IDM数据标准,此为信息交付手册。当项目要进行数据交往时可以依据这一标准定义交换类型与交换方式。该标准能够确保数据交换中任何阶段的使用方向是正确的;第三,IFD数据标准,即术语词典国际框架。其为数据词典库,能够记录系统中各种信息的名称。由于语言与地域方面存在差异,很多相同的术语实际所指内容却不同,IFD能够对这些不同之处进行全面记录与整理,从而减少实际应用中的错误。

2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造价管理模式与市场发展情况相背离

我国当前的造价管理模式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其主要的体现形式就是通过政府来公布造价系数,让建筑公司来通过市场的均价等进行估值。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的完成造价的预估,但是因为其并没有工程具体模型的参考,数值极其的不准确。而且一些公司还存在着为了竞标故意做低造价的问题,过低的造价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就会在工程建设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超支。这种情况就会对我国的工程造价行业形成巨大的困扰。因此,想要让预算更加的合理,就需要彻底的改变这种模式,从模型入手,精确到每一个数值,才能得到真实的造价预算。

2.2 缺乏相应的报价管理制度

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施工阶段出现造价控制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报价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缺乏与实际情况相符和的后期设计方言制定。这样不仅会导致造价问题的发生,而且还会对造价控制措施的实施造成严重的阻碍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项目造价数据共享效率低下

在造价的管理中,一般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作,而且需要多人进行协作。但是由于各个公司存在着人员的安排不同的情况,就让一些人员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会面,一些需要测算的实时数据难以得到有效的共享,就会导致数据的失效,或者偏差。这在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而且财务部门和估价部门有着天生的难以协调性,一些财务数据是需要保密的,造价部门如果想要采用数据作为参考,就需要层层审批,才能得到数据。这就造成了时间的大量浪费。而且一些部门还存在着对于数据难以提供的情况,许多工人都不会对工程的具体数据进行计算,指挥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建造,这也为造价部门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想要提高造价的精准度,就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对数据实现共享,才能完成。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发挥辅助造价的作用

BIM模型本身是一项在复杂的结构体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BIM模型中的数据库辅助工程造价,可以帮助管理工作人员更加合理的去安排工程施工资金、工程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资源规划。通过BIM软件来构建项目三维模型,利用数据库来增加模型内部事件信息,以自动化量功能来计算实体工程量,之后对数据模型的任意时间段进行细分,细分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时间,结合BIM数据库当中原有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等多方面的信息明确工程施工进度与资源计划,更加合理的去调配资源,准确掌握工程施工成本,对成本施工进度进行分析,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

3.2 扩大数据采集来源,提高数据质量

目前,工程造价方面所应用的数据量非常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共享率很低,大部分处于无用功状态,对于造价管理工作起不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提高数据库质量和标准之后,为了提高数据库的应用和效率,应该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的收集和处理,提高整体数据的应用率和质量标准。数据库采集过程中应该确保数据源的有效和质量,进行整合与科学分类,为更多不具备自建数据库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全国工程造价数据库的收集,这不仅可以解决成本问题,还能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整体能力,逐渐向世界各地工程建设方向拓展。

3.3 能够方便信息沟通和共享

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造价管理人员搜集多个设计单位的资料才能汇总成全面的建筑信息,但这个过程中,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建筑信息的准确性较差。而基于BIM模型进行建筑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够通过各设计单位在模型上输入的准确数据值获取直观的信息参数,在通过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直接共享给造价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根据建筑信息内容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对施工作业进行协调,并且在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上,造价人员可以直接和各个单位进行交流,或通过远程控制表达自身想要传递的想法,降低了信息成本,而且避免了反复设计修改引发的不必要麻烦。

3.4 采用可视化设计形式

设计和建设成本息息相关,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模式对设计过程中的造价进行控制。在CAD图纸设计完成以后,将设计图纸当中的项目构成因素与BIM数据库造价信息相互关联,按照时间上的维度来输出造价信息,实现限额设计。在明确总包方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过程中传统图纸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二维平面基础上完成的,并且图纸可以分开设计,通过人为检查是很难发现问题的。BIM系统的引进,可以将所有的专业都整合到相同BIM平台,不论是设计方还是监理方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图纸进行审核,利用BIM可视化模拟功能完成3D检查或者是5D碰撞检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设计错误的产生几率,也可以减少工程错误产生的返工费用,减少纠纷。同时BIM技术具有自动检测的功能,如果出现专业设计失误或者干预机制不合理的情况,则可以及时对项目进行审核,减少后期施工阶段的变更程序,避免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进而提升造价管理效率。

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建筑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现阶段建筑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就需要提高其经济效益,促使自身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投资资金也比较大,而且还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还能够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青.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

[2]王昌泽.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安徽建筑.2018(03)

[3]王文静.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8(05)

论文作者:韩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韩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