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现经济与社会良性循环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经济学的要义_经济论文

探索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经济学要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义论文,之路论文,经济社会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经济社会整体良性循环的复杂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近几年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为“四位一体”(加上社会建设),是对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分析,这体现了现时代各国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殊规律的统一,其精髓在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真正成为良性循环的经济,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经济学”。

以往有许多经济学家孜孜追求“最优状态”,然而这种理想的境界却往往很难实现。大抵有三个原因:1.缺乏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的制度平台。马克思把社会经济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总体”、“统一体”。而一个社会有机整体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各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循环运动,在整体运行中既有良性循环也有恶性循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要使这些矛盾得以不断解决,需要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和体制。2.历史演变增加了矛盾的复杂性。在历史和现实中,许多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阶段,各类矛盾最容易发生和激化,贫富差距拉大,新旧阶层迭变,腐败滋生蔓延,社会冲突多发,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处在失衡状态。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恰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国内诸多矛盾叠加,社会问题纷繁复杂。3.没有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如果仅从某一时段某一子系统出发而不能把握整体,即使形成一时的局部良性循环,但很快也会被其他的子系统的恶性循环所冲击,最终有机整体还是不能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现在中国发展的整体系统主要有四大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与社会的循环、经济社会与自然界的循环、国内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循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在于整合这四大子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之协调运转,形成整体合力。这正是前人所没解决的荦荦大端。

经济系统的内在矛盾及其良性循环的实现

经济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一切社会矛盾,最终都根植于经济。而经济体系本身是一个最复杂的体系,从社会再生产运行上说,基本上是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自进入发达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之后,产生了两大变化:第一,作为交换关系的总和的市场起着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头足倒置”现象(即商品交换与金融经常反决定生产);第二,在生产环节之前又增添了一个科技环节,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研成为社会再生产的第一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

图1 社会再生产五个环节大循环

实线箭头为正向决定作用,虚线箭头为反向决定作用。

这五个环节表现在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构上,又分为三个层次,即以企业和消费者为主体的微观基础,以市场为平台的连接枢纽,以政府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如果把企业的运动视为小循环,社会再生产运动视为大循环,则其基本公式如图2:

附图

图2 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小循环”和“大循环”

此公式以资本循环理论为依据。公式中S表示科技;第一个括弧表示企业小循环;“,”表示增值;第二个括弧表示交换关系(市场),D表示分配和再分配,B表示消费需求,A表示积累;中间两条线表示商品(a)和货币(b)的传导线路;上面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n'表示接续发生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

在经济循环中,如果一个环节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体循环。而市场是波动的,矛盾是经常出现的,所以实现良性循环必须不断克服诸多矛盾。目前,我国出现的问题是积累(投资率)过高,消费偏低。参见表1的数据比较:

表1 投资与消费偏差

1952

 2002

 2003

投资率A'

18%

 39.4%

43%

消费率B'

83.6%

58.5%

57%

影响扩大消费的重要因素又在于居民分配收入差距过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消费不足,只有加以调节,矫正偏差,方可实现良性循环。

从空间结构上看,经济循环表现为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互动互约关系。如果出现畸形结构,就会影响整体优势的发挥和全国良性循环的形成。目前的矛盾如表2、表3所示:

表2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

1983

 1989

 1997

 2000

 2001

 2002

 2003

1.82∶1  2.17∶1  2.47∶1  2.79∶1  2.89∶1  3.11∶1  3.20∶1

表3 东部地区人均GDP为中部、西部的倍数

1980

 1990

 2002

 2003

1.53—

1.62—

2.08—

投资继续向东中部倾

1.8倍

1.97倍

2.63倍

斜西部投资占比下降

以上资料来源:刘国光:《宏观经济问题短议三则》,《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4期。

要实现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宏观调控下,设法消除这些矛盾。如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实现五个统筹,调整分配政策等等(此处不作详解)。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及其实现条件

经济运行不是孤立的,它与整个社会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且经常互相转化。广义地讲,经济是社会的一部分,这里讲的社会则是狭义的,即经济系统以外的社会系统。它们的关系是:经济为基础,社会为条件,后者为前者提供环境。如果将经济比作庄稼,那么社会则可比作土壤和气候。而且,社会还要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就其本质来讲,社会也是人与人的多方面关系的总和。所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本来就是一个循环互动关系。其公式可作下面的简单表述: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社会整体效应(±)

由于社会因素极其复杂,我们可大致归结为三方面的关系:

1.经济运行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单从学术领域看,上层建筑似乎不属于经济运行的内容,实际上它经常强有力地影响着经济。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政府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秩序管理和再分配等是它的直接功能,还有一些政治因素也在制约着经济,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影响比以往的社会要强得多。现在的矛盾在于政府职能存在着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特别是一直未能消除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目前影响这一良性循环的矛盾主要方面在于政府及其他上层建筑改革滞后。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法制来攻克这个难点,而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更是治本之策。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社会环境和保证条件)。三者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社会经济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重大代价(我国和各国都有严重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条重要经验,可概括为“三度一点”,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可视为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新亮点。比如,由于人口众多,就业问题是我国一大社会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突出问题是失业扩大,这势必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所以要致力解决。

3.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中心,但各类事业都不可少,关键在于优化整合,互相促进。比如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效能,提高各类劳动者就业和创新的能力。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特别需要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的优势,因此,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空间,同时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正确处理各类矛盾,尽快建立和谐社会。再如,大力营造科技文明,能够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科技支持。如果让干部、农民、职工、学生等广大群众掌握一定的技术,就有利于就业和创业,增加社会财富和个人收入,可以大大化解许多社会矛盾,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此外,还要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产业,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社会要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但要有富裕的经济条件与社会多方面发展,还要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维系生态平衡,使人的生活与自然界实现良性循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依托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人类一方面要利用自然资源,一方面依托自然环境。而在工业社会之后,人类不但对大自然过度索取,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受到了大自然报复,危及人的生活和健康。从成本视角考察,应当遵循下述公式:

经济成本×(÷)自然成本=人类发展总成本(±)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但是由于粗放经营造成巨大的浪费。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总额的4%,但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却相对更大,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的环境成本大体为GDP的7%。实现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良性循环根本的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客观规律,体现人与自然间良性循环的要求,是人类在20世纪90年代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之后取得的共识。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工业化进程刚步入中期阶段的发展中的大国,人口、资源(特别是能源、水资源)、环境等问题显得格外严峻。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尊重自然规律,那就不仅危害子孙后代,而且殃及当代生活着的人们。科学发展观针对突出问题,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定与自然规律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变经济增长的价值观念和增长方式。要既尊重经济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既重视GDP,又跳出GDP的局限,树立绿色GDP的理念。现在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十分必要,其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有三条:

1.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总过程,形成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新增长方式。它依照生物圈和生物链的原理,整合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对大自然“索取”与“回报”的统一。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有机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运行的“低消耗、高利用、低废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和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根本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运行的轨迹是一种线形模式,即资源→生产→消费→废物排放→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短缺(至枯竭)。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规范,从而有可能在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尖锐矛盾,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2.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人作为自然界生物的一部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侵扰,除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之外,还有各种有害微生物导致和蔓延的传染病,有的传染病人类还没有找到医治和防御的办法。加上人口的老龄化,许多老年疾病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要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必须发展多层次的医疗预防设施,研制各种防御手段,建立健全人民保健网络,养成人们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善待自然、善待人类自身。

3.建立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为了防御突然降临的灾害,要像马克思所要求的那样,建立“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要利用科技力量探研预测手段,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尽可能把自然灾害降到最低限度。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重大举措。

应对国际环境实现国内发展与世界经济良性循环

世界是开放的。一个国家实现内部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必须同国际经济政治联系起来。其公式为:

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社会因素=一国总体效应(±)

现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强劲,世界经济正在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主导。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恩惠,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占主导地位也同时带来许多挑战和风险。近几年来,虽然世界经济出现转机,但是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比较突出的有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美国“双赤字”(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风险、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多层次展开,特别是一极化与多极化的矛盾错综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种种干扰破坏活动(包括军事威胁),都不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我国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良性循环,我们必须坚定地实行独立自主、和平互利的外交政策,在WTO框架内把“引进来”与“走出去”很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开辟多元化的市场,建立和扩展自己的跨国公司,扩大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增强自身的力量,立足于扩大内需为主和依靠科技自主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预测和防范各类经济安全问题,应对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在各类变故中处于主动地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运用科学发展观整合四大循环的整体协调

上述四大循环都是整体经济社会的子系统,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相互影响和制约,矛盾错综交织。如果其中有一个循环或子系统中的某一环节出现偏差和障碍,就有损于整体良性循环。如何使得四大循环之间以及各子系统的各个环节协调运转,这就要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它可以使我们在扑朔迷离的现象中抓住一条红线,形成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合力优势。参见图3:

附图

图3 科学发展观整合四大循环图

如何具体运用科学发展观协调这些复杂的关系呢?首先是“统筹”的系统性,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构建有利于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五个统筹”就是这种系统性的体现。统筹城乡发展,即是整合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的城乡、工农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克服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正确处理发展不平衡与平衡的关系,整合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和互动机制,例如中央提出的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的方针,廓清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布局。在各省区内部,也有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旨在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得社会全面发展,避免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状态,有利于发挥社会整体优势,建立和谐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扩展了发展的外延,深化了发展的内涵,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崭新内容,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国内外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研究内外关系的影响,形成互动的合力,减少负面影响,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防范、化解国际风险,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这“五个统筹”是一个统一体,要握成一个拳头,而不可偏废一方。

国内经济发展是中心。对于经济运行,主要运用好“两只手”,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果说“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主干,那么“看得见的手”则是它不可或缺的助力,为弥补市场缺陷和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它可能在一定领域一定时段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化程度空前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达,公共事业日益扩大,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看得见的手”已经形成日臻完备的庞大系统。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情况看,目前已见轮廓的有6个体系:1.以经济、法制、行政手段相配套的庞大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运行的调度功能;2.以税收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收入调节体系,发挥效率与公平的制衡功能;3.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后备补给体系,发挥社会经济的稳定功能;4.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健全市场秩序的导向与规范功能;5.以各类公共事业组成的社会公益体系,发挥为社会服务与管理功能;6.以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控制人口和应对突发性灾难为职责的生态监管和应急体系,发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维系功能。它们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市场经济愈发达,6大系统愈健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突出这些“看得见的手”的功能,体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特质。正是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在许多方面改变了市场经济“中性”的特征,变成了为共同富裕服务的新型经济运行整体。这是一个特有的优越性。

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统筹协调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都要解决体制性障碍。这就要靠社会主义自我完善机制,深化配套改革,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矛盾,特别是要抓住重点、攻破难点,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同时,要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营造科技文明,加快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可用一个总的公式简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先进生产力(科技)]×科学发展观

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平台的整体良性循环经济。

标签:;  ;  ;  ;  ;  ;  

探索实现经济与社会良性循环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经济学的要义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