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概念泛化出发,探讨了初中思品课中的隐性课程。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 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3-083-01
一、隐性课程定义中的概念泛化现象:隐性课程不是课程
正是由于这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以课程之名代替了影响之实、以课程之名代替教育环境之实,长此以往,有学者便将这种"附带学习"和"间接学习"望文生义地归在了"课程"的范畴中。比如有学者认为"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是课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同属于课程的下位概念";也有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种类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还有学者认为有关隐性课程的研究之迷茫与矛盾在于"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课程'定义至今五花八门,对课程的认识有多少种,对隐性课程的认识就可能有多少种"。那么,冠以"课程"之名的隐性课程到底是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课程"呢?笔者认为,如果说将隐性课程当作是传统课程的一个类别,那么人们在提及"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时,便是对其上位概念"课程"之内涵的泛化。
一方面,课程属于教育领域,是一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课程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和方法。因此,不能将具有教育性的事件全部笼而统之地称为课程。另一方面,教育本身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变化的活动,因此,课程理应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有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它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也有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确陈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这都是将隐性课程理解为一种教育环境,依此理解,凡是具有教育性质而又游离在正式课程之外的因素,都可以称为隐性课程。因此,如果我们仍然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课程的话,那么无论学校内外,只要是能够影响学生身心、产生教育影响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了,显然在这里"课程"的概念被泛化了,甚至连教育也被泛化成为一种可以是无意识自发的活动或影响。
可见,"隐性课程"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也不能在课程这一领域之内完全与显性课程相提并论,更不能将这种貌似"显"与"隐"的区别作为课程类型分类的一个维度。所谓"隐性课程"中的"课程"只是一种代指,其内涵应当是整体的教育生态环境以及获得非预期结果的没有意识到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地将其看做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意义上的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隐性课程对行为的影响及其评价
这种通过学习体验来培养兴趣和好奇心的想法是杜威"重构经验(reconstruction?of?experience)"理念的中心。他认为,教育经验对以后的经验而言是活的,经验流将有助于技能的改进。杜威把问题看作是有利成长和理解的机会。这种倾向导致科学的方法,即了解事实需要尝试和调查。这样,科学不仅是智力的过程,也是民主的过程。向青年人灌输科学和民主的态度是课程的要点,因为没有这些精神,青年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将受到阻碍。隐性课程为这些因素提供了教育的载体,学生是否能培养出有利于自己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中成长的兴趣和态度是致关重要的。
对教师而言,我们必须思考,第一,与常规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本质上更自发,更缺少明晰,那么,教师能做什么来调整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第二,如果教育者能对隐性课程的应用达成一致,是否会改变它的隐性本质和它的影响力?最后,在日趋多元的社会中,在价值上教育者是否需要在校园文化中追求新的一致性?
三、初中思品课中的隐性课程
首先,隐性课程因素可以激发学生对初中思品课的学习兴趣,进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能否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是初中思品课,有的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地非常活跃,讲课栩栩如生,学生乐于听课,并且能积极参与进教学活动中去。而有的老师却把课堂上成了"一言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不知所以然。不能不说隐性课程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调动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隐性课程主要偏重的就是对学生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例如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教室环境、教师的言谈举止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当然,如果对这些因素控制不当就会起到相反地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这些隐性因素的利用,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效果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隐性课程因素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这是因为一方面,隐性课程因素可以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地发展,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为智力因素提供肥沃的土壤。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下,就会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另一方面,隐性课程可以对显性课程起到补充作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隐性课程因素包含的丰富内容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学的局限性,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反过来又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思想会更加广阔,对问题的看法不再拘泥于课本,这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无裨益。
既然隐性课程对思想政治教学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来发挥这种价值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
论文作者:斯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课程论文; 隐性论文; 因素论文; 学生论文; 显性论文; 概念论文; 是一种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