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个“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均等论文,公共服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但内涵界定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政策口径不统一、方向不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存在着相互衔接的困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开始到成熟,每个阶段的重点、目标和途径都会存在差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相继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题指路,这意味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前的理论研究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但在现实中,仍存在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个“难”。
一是界定难。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界定,不仅我国理论界没有达成共识,即使西方经济学论著中也没有系统的论述(刘尚希,2007)。所以,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但认识众多,内涵界定存在较大差异。不过结合现实的背景和已有的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第一是对“公共服务”的理解,公共服务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同时又是政治问题。但对其范围的界定要合适,不能从宽涵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认为凡是政府要承担起责任的都是公共服务;也不能从窄理解,仅仅包括医疗、教育、文化方面的“公共事业服务”。公共服务要立足于实际,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眼于落后区域、弱势群体,确定一个合适的范围。第二是对“基本”的标准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果将任何民生需求都列入“基本”的范围,是脱离现阶段实际的过高要求,如果只提底线的社会保障措施,如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在部分地区的覆盖,又有些偏低,所以,在标准的把握上,应该实事求是,从国情、省情出发,“把人文关怀和经济可行性结合起来”(常修泽,2007),既要尽力,又要量力。第三是对“均等化”的理解,不能将“均等化”等同于“平均化”。我们讲的均等化,是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的均等,是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结果的大体相等,是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不是否认社会成员自由选择权力的“配给制”。
二是执行难。实际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便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也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财政均等化问题。但应该说,财政问题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问题,因为“经济建设”型的财政和各地财政能力的差异是导致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因素。然而,它不是唯一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其荦荦大者,包括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收入分配制度、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体制机制等等。
这些制度,由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政策口径不统一、方向不明确,目前还存在着相互衔接的困难。以农民工子女就学为例,浙江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将免除义务教育借读费,此前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收取的小学每学期300元、初中每学期600元的借读费全部免除。但在实际执行中,发现大量农民工子女涌入的“盆地效应”,产生了“解决越好、新增生源越多、地方承载压力越重、问题越突出”的循环矛盾。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全区3.4万名中小学生中,外来人口子女占41%,26所公办学校中有8所学校外来人口子女占50%以上,最多的达76%。仅去年一年江干区就新增了2000多名外来就读学生。目前该区已经出现户籍人口子女就读紧张、小班化优质教学难以实施、总体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矛盾。据有关部门测算,按正常的投资预算,要完全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浙江全省需增加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每年需要4亿元。这些,就需要在国家层面统一安排,针对跨城乡、区域衔接困难的难题,统筹协调,系统规划。
三是完善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过程。随着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升级,政府对应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也要相应改变。从开始到成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目标和途径都会存在差异。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常修泽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人”有三个层次,一是指全体人民,而不是部分或者个别人;二是不仅指当代人,还包括下代人,是可持续的人类发展;三是包含多方面需求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常修泽,2007)。这也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提出了要求。一是基本公共服务要惠及全体人民,不能到最后变成为一部分人享有的“特殊”服务;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要可持续,惠及后代,不能涸泽而渔,掏空现有的财力;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对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和公共安全性服务都要有所回应,不能简单地认为造几条马路,送一些救济款就完事。
在发展到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社会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全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开始成为这个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公共需求主体的不断扩大,公共需求结构的变化,公共需求增长速度的加快,都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完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标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