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论文_任晶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论文_任晶

任 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骨三科 湖北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 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预防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护理;静脉血栓

有研究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会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液流速下降、血液处于高凝固状态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1】。现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预防护理,通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探究预防护理的重要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9),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实验组患者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61.49±5.03)岁,其中糖尿病患者16例,高血压患者15例,同时存在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患者有4例,左侧髋关节病变患者有25例,右侧髋关节病变患者有2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1.25±5.08)岁,其中糖尿病患者15例,高血压患者13例,同时存在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患者有4例。左侧髋关节病变患者有24例,右侧髋关节病变患者有25例。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间的P值均大于0.05,这就说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患者的基本资料不会影响本次实验结果,可进行分析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①术前健康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与并发症的发生较大的关系,在手术前,要根据手术耐力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若患者的评分大于90分,则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②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根据患者的评估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术前治疗,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若患者有慢性气管炎,给予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2】。③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的流程、方法、优点,让患者对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告知患者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患者的疑惑,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为其进行解答,消除患者内心的顾虑,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的配合院方治疗;告知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使患者在术后可以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1.2.2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手术2天后,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液循环的情况,注意患者的皮肤温度、色泽等情况,若患者出现皮温下降、皮肤发绀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3】。②药物预防:对于检查显示为高血凝趋势者,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若预防效果不显著,则给予患者小剂量肝素,降低血栓的发生机率。③术后运动:帮助患者进行肢体的伸屈运动,包括小腿肌肉群、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教育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每小时10次;帮助患者进行引体向上运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大运动量。手术后3天,让患者下床运动。

1.3数据处理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护理效果等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采用t检验,使用( )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时,则可以认为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2结果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n/%]

组别 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肢疼痛

实验组(n=49)3(6.12%)* 1(2.04%)*

对照组(n=49)20(40.82%) 13(26.53%)

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髋关节病变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是指用人工关节替代患者病变的关节。而这种手术治疗后期,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机率较大,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显示【5】,其发生率高达37.5%至70%之间,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该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文中,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曾红英.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72例临床预防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311-312.

[2]付剑芳.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33):78-79.

[3]沈海浪,李彩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442-443.

[4]齐红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3,27(18):334-334.

论文作者:任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1

标签:;  ;  ;  ;  ;  ;  ;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论文_任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