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教”与“导”论文_张晓娟

浅谈作文教学的“教”与“导”论文_张晓娟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二小 02449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又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头痛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中的“教”与“导”是密不可分的,教的目的是夯实基础,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指导的最终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外延学生的联想、思考,即把已知和认知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就作文教学中如何“教”、教什么,怎样指导、指导什么谈点看法。

一、教给学生作文基本的写作技能技巧

1.教给学生选材和立意的方法。

写作时冥思苦想,去胡编乱造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首先要让学生选生活中的事。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是写作的根基,让学生留意身边的或自身的事情或现象,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其次,在立意和定位上要选取积极向上、健康、正面的东西,摒弃消极地、反面的、不利于社会发展方向的东西,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或现象,往往是富有哲理的,可以写作的,只要注意、留心,并加以领悟,就能写出好的句子或篇章。

2.教给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怎样做。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不管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3.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第一,朗读。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条件的还可以让他们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画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词句修改。一般采取“删、补、调、换、改”五步。

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与我同龄的小朋友们他们活蹦乱跳”,“小朋友”与“他们”重复,因此“他们”可删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补。补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

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所以应把它调到“毛衣”前面,才合情理。

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

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二、指导学生丰富写作题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的能力

第一,指路。

这里主要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怎样观察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训练学生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人的特殊用语等。

第二,领路。

这里所说的“领”,主要是指教师在作文练习中适时、适度地指导,这里介绍三种做法:

(1)给样子。即学生在开始写作时,还处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需要“师傅领进门”。怎么领?现身说法,用揭示的规律、提供的方法具体分析例文,或者教师亲自写下“水”作文进行示范,同一体裁的文章给一个样子即可,其后就该“修行在自身”了。

(2)扶身子。学生在“修行”过程中,绝不会一帆风顺,当遇到坑坑洼洼的路面时,教者就要扶他一把,予以点拨,启迪其自求自得。当然,扶身子也不是随便扶扶就可完事的,也颇有讲究。比如要把握火候——什么时候点拨;要掌握分寸——该点拨到何种程度;要运用技巧——该用什么方法去点拨,有随机应变——解决猝不及防的问题。所有这些,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否则就难以驾轻就熟。

(3)定调子。作者的思路是通过语言文字体现出来的,要使学生学会把握思路,教者要巧于揭示规律,“授之以渔”,让学生有章可循,有律可遵。各类文章思路有其内在规律,记叙性作文顺着时间的脉络写,或顺着事件发展过程的脉络写,或顺着作者认识过程、感情变化的脉络写,或顺着展现人物性格各个侧面的脉络写;说明性文章顺着方位变化的脉络写,或顺着事物发展变化和生产过程的脉络写,或顺着不同类别、构造、功能和特征的脉络写。点清了各自规律,再教给学生抓重点词语、中心句和表现方法的策略,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了准绳,能理解每段每层思路,把握写文章的思维流程。

论文作者:张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浅谈作文教学的“教”与“导”论文_张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