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平平1 路培霞2 席金川3 王飞飞(通讯作者)3
(1邢台市第三人民医院医保科 054900)
(2邢台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 054900)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 050011)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手术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均体重、体重减少值、BMI、血清白蛋白以及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重及BMI,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术后体重较少较为明显,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有减少的趋势。结论:个体化营养护理可以改善胃癌患者术后体重和血清白蛋白减少,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胃癌;个体化营养护理;术后;恢复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8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care on recovery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to randomly divid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basic care,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care, focu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weight, weight loss, BMI, serum albumin, and complications was to comp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verage weight and BMI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control group lost more weight.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lso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ut had a tendency to reduc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care could improve postoperative body weight and serum albumi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possibl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Gastric cancer;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care; Postoperation; Restoration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014年报道,我国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胃癌排在第三位,为13.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71%。在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中,胃癌同样排在了前三位,死亡率为14.71/10万,构成比占16.44%[1]。胃癌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胃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对于可切除的胃癌患者而言,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因此,患者能否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如何高质量的度过围手术期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胃癌患者而言,疾病本身往往伴随着进食功能的障碍,患者在就医之前可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加上术后胃肠道因自然解剖的改变而带来的胃肠道功能的改变,患者的营养状态在其综合治疗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研究[2]显示,通过对胃癌患者使用系统的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行D2手术切除。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1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8例,全胃切除12例,年龄分布在24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7±10.2),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护理方案,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9例,近端胃大部切除7例,全胃切除14例,年龄分布在26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56.2±9.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营养护理,包括术前的营养指导,术后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经口进食,以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健康教育包括外科住院基本饮食注意情况,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口头宣教。试验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护理方案,包括:(1)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行营养评估,内容为饮食情况调查、BMI、血液化验等。(2)向患者发放胃癌患者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讲解胃癌术后带来的消化功能的改变,口服营养制剂的选择和优势,使患者能够理解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重要作用等。(3)估算患者的能量供给水平,给予合理的营养制剂纠正营养不良状态。(4)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术后的能量需求,详细计算患者的所需能量。(5)每日记录患者的营养支持和膳食情况,计算患者摄入的能量,并根据结果调整患者的饮食。
1.3 评价指标
1.3.1记录患者干预前后的体重,计算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水平。BMI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BMI=体重(Kg)/身高2(m2)。成人的BMI数值:过轻:低于18.5,正常:18.5~24.99,过重:25~28,肥胖:28~32,非常肥胖:高于32。
1.3.2术后并发症 (1)切口感染:术后换药时发现切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伴或不伴有体温升高;(2)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胸部正位片可见炎症改变;(3)吻合口瘘:患者度过术后吸收热以后体温再次升高,或者术后体温持续升高,降温治疗效果差,可伴有腹痛,腹胀等,引流液可见肠内容物流出,或者术后引流液较少,经超声或CT诊断有积液;(4)肠梗阻:术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腹部平片证实存在气液平面和扩张肠管。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表1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基础营养状态,两组平均体重、BMI、血清白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由于疾病本身的消耗,以及胃癌术后肠道解剖结构的变化,患者往往在围手术期或者长时间内存在进食功能障碍,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有研究[3.5]显示对胃癌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也是影响整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优质护理可以减少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胃癌因为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更加显著[6]。特别是肿瘤位于贲门或者幽门者,患者在就医时就可能存在梗阻情况,影响患者的进食。另外,手术又会使得分解代谢增加,机体的消耗更加明显[7]。因此,如何能使胃癌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显得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可见,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体重变化,降低手术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因此,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胃肠道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水肿,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因为白蛋白的运输功能,也可以增加患者对其他药物的反应性[8.10]。
胃癌患者术后一旦出现并发症,特别是吻合口瘘等情况,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9]显示,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全过程的整体护理方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本研究也显示,通过针对患者的不同手术方案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有减少并发症发生的趋势,但在本研究者未见到统计学上的差异,需要增加样本量等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面对着非常复杂的营养问题。个体化的护理方案,针对不同的患者,针对同一个患者的疾病不同阶段,去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改善和缓解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并且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最新研究解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5,02:214.
[2]李彬|LI Bin.整体护理在预防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1):150-151.
[3]刘廷艳,张耀元.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1:46-47.
[4]庞志红.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2):200-201.
[5]张丽凤.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护理方法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4,23:123-124.
[6]周丽华,丁杏,黄燕华.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35:4840-4841.
[7]苏效添.优质护理在进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28(06):135-136.
[8]李文秀.优质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07:1506-1507.
[9]刘彬玲.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07:1065-1066.
[10]俞林,肖礼荣.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治疗对前白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6:586-588.
论文作者:闫平平1,路培霞2,席金川3,王飞飞(通讯作者)3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术后论文; 营养论文; 个体化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