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静止的“图”化为游动的“诗”——谈《清明上河舞》的创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明论文,上河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画坛上一“绝”,饮誉海内外。它不仅是人们 学习美术的一个范本,也是学术界著书立说和印刷、刺绣、旅游、戏剧、音乐、雕刻等 多种学科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素材。且多年来已 取得硕果累累。
由于笔者长期生活在《清明上河图》的发祥地——古城开封,久受《清明上河图》之 艺术熏陶和影响,头脑里便悄然萌生将《清明上河图》编成《清明上河舞》的创作欲望 ,旨在为弘扬宋代文化作点贡献,亦不枉作为“东京舞蹈人”。历经两年的研究、构思 、编写脚本、设计舞蹈和组织排练工作,终于将《清明上河舞》(编导:姬茅 作曲: 崔鸿斌)搬上舞台演出。该组舞以其鲜明的主题思想、独特的舞蹈语汇和古朴、典雅的 服饰、布景等赢得了广大观众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千年前的宋代生活今人已是无法再进行深入体验了,只得从那些古今文献、诗词、文 章中寻求创作“动机”和线索。因此,宋人孟元老的名著《东京梦华录》和宋史学家周 宝珠的巨著《<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便成为笔者研究起步的两部重头读物。当然 ,更主要的还是通过仔细观看与研究《清明上河图》来张扬宋代文化,热情讴歌广大劳 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笔者认为,只有根据《清明上河图》才能创作出《清明上河舞》,也只有突破《清明 上河图》才能创作好《清明上河舞》。本组舞三场戏的软、硬场景,均系舞台美工仿照 “图”中郊野、街市和虹桥绘制而成。不是真物,酷似真物,十分引人入胜。但在人物 创意和塑造方面以及舞蹈内容构思和动作设计方面,均对“图”有较大的和突破性的创 新尝试。
1.在人物创意和塑造方面的创新尝试:
本组舞的人物创意和塑造,有别于舞剧。舞剧的人物创意和塑造一般多沿循主题思想 ——人物命运——戏剧冲突——剧情发展——最后结局这样一种艺术链条来系统进行。 而本组舞则是根据每一独立单位里的舞蹈内容来塑适合表现这些舞蹈“动机和情绪”的 人物形象。例如,在第一场“踏青祭祀”这一独立单位里,围绕其中所构思和设计的特 定舞蹈内容,塑了农夫、村姑、少女、牧童、府官、轿夫、乞丐、宋兵等各种人物形象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农夫踏青、少女祭祀、府官乘轿春游、诸军和禁卫“摔脚”、牧童 骑牛舞等各种舞段的“动机和情绪”;在第二场“街市百业”这一独立单元里,又针对 特定舞蹈内容,塑了店主、举子、商贩、顾客、商贾、市民、和尚、尼姑、算命先生、 女伎、浪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设计了店主迎宾舞、举子投宿舞、女伎花伞舞和剑 舞、僧尼化缘舞、神课舞、圆梦舞、浪子戏逗女伎舞等各种舞段的“动机和情绪”。
2.在舞蹈内容构思和动作设计方面的创新尝试:
单纯地使“图”中“死”人“活”起来并不能完全代表“创作”。既曰“创作”,也 就标志着“出新”。必须以“图”之意境来突破“图”之所框,将创作视野扩展到更大 范围的“图”之外的人、事、景、物上去。兼容、荟萃民间游戏和传统民风民俗才能使 本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也才能更好地弘扬宋代文化。如第一场“踏青祭祀”,原始创作 素材是取“图”中卷首所画郊野一段,实际绘有农舍、田园、小路以及小路上有五个驮 夫牵着驮货的骆驼向城内走来。作为“图”的绘制由简到繁是可行的,但对于“舞”来 说并不可行。如果仅将“图”中郊野一段现有的人、事、景、物搬上舞台,势必显得单 调、枯燥,甚至乏味。于是首先对它进行大力夸张和渲染,以求首场出彩。
在唐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句和《东京梦华录》所载“清明节习 俗颇多”之史实启发下,又构思和设计了“插柳祭祀舞”:12名少女白衣素饰,手执柳 枝、供果,脚踏白色烟雾,时而“涮腰”、“掀身探海”,时而“晃手”、“穿手”舞 动柳枝、供果。它生动地表现了少女清明时节上坟插柳祭祀的传统习俗。这一女子群舞 ,既抒发了缅怀故人之情怀,又给观众带来轻松、淡雅的视觉享受。再如,“府官乘轿 春游舞”,也受到观众喜爱。一台华贵的四抬轿,府官居中端坐,四名轿夫以前“端腿 ”后“掖腿”的“花轿步”,伴着欢快、明亮的唢呐声,抬着府官悠闲自得地春游,并 尾随几名儿童和一乞丐。乞丐走近轿窗伸手乞讨,得到府官掷币施舍。这一细节,深刻 揭示了宋代的东京繁华之背后尚有贫困阶层存在。在击鼓、鸣锣的禁卫前导下,旌旗猎 猎,刀光闪闪,两列宋兵各执木管、铜管乐器,高奏激昂的乐曲,迈着雄壮的步伐,分 离、聚拢、成排……变化多端,异彩纷呈。这一威风八面的“摔脚(“摔脚”一词,即 同于当今军乐演奏)舞”,收到“此时无帝胜有帝”的艺术效果。在本场的末尾,还特 意给骑牛牧童一个表现机会,只见他肩掩饮水葫芦,手执短笛,边吹边跳“牧童骑牛舞 ”,左一个“前桥”,右一个“虎跳”,高兴不已,招来观者如墙。在第三场“虹桥汴 河”中,市民、商贩、脚夫、役夫、佛门僧尼、商贾、贵妇、上河购物、过桥送货、观 光、迎亲,或扶栏遥望,或驻足凝视等各种“动机和情绪”的舞蹈、哑剧、手势和造型 ,不仅大力烘托了“虹桥”上、“汴河”岸的热闹情景,又合理扩展和利用了舞台高阔 的空间。囿于舞台上不宜用绸缎和灯光来表现“汴河河水”之意境,这一场借鉴人们常 用“青山绿水”来形容山之“青”、水之“绿”之艺术词语,设计了一段人格化的“汴 河水舞”。只见一簇簇身穿绿裤、绿裙和绿水袖的绿色少女,时而抒广袖以“云手”、 “分掌”动作表现汴河波浪翻滚,时而以“控腰”、“碎步”动作表现汴河水平浪静。 在“枘凿关连灶,横空不可摇。改制千年取,倾舟众患消”的女声伴唱中,一组组“船 工漕运舞”穿插展开。只见众船工个人赤臂光脚、粗犷剽悍,在粗犷而沉重的乐曲声中 ,以一个个压低的“弓箭步”和“大踏步”以及匍匐“拉纤”、屈膝“摇橹”等舞姿, 劈波斩浪般地“奋力寸进”。犹如各路运输的纲船(纲船,即每30只编成的一个船队)缓 缓驶入京师。货船靠岸后,气氛浓烈的“搬运舞”又紧接着展开,众役夫轮流以“大跳 ”、“燕风号”、“后飞燕”等技巧,表现搬的搬、背的背、扛的扛等劳动动作,紧张 而有序。又见舞台高空“虹桥”上扶栏遥望者、指手划脚者、出谋献策者等各种形形色 色的人物,以不断变化着的各种舞姿和造型来烘托、陪衬主场上的舞蹈气氛。再加 上水声、号子声、吆喝声、风声、雨声此起彼伏,一派“汴河漕运”的繁忙景象被有声 有色地表现出来,把整个组舞推向了高潮。
总之,上述叙说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为了艺术创新的需要,“图”中有的,“舞”中 未必都要有;“图”中没有的,“舞”中该有也要有。也正因为如此,才叫《清明上河 舞》,而不叫《清明上河图舞》。因为舞蹈艺术的特性,就是真实生活的升华、放大和 夸张。只要不是游离于主题的而又基本符合史实的相关内容皆可融入表现。组舞中虽有 上述不少情节表现了“图”外之人、事、景、物,但并不显得累赘,也不感觉牵强,被 广大观众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因此,可以说《清明上河舞》的面世是一次积极、有益的 创作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