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207)
摘要:“仁”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仅是在《论语》中,有关“仁”的论述就一共出现了100多次,可见“仁”之思想的重要性。何谓“仁”?何谓“仁”之思想?尽管随着历史潮流的涌进,历史朝代的更迭,儒家思想的不断进展和演化,关于“仁”的认识也历久常新。但就其基本意涵而言,“仁”之为仁,从古到今又便是一脉贯通。正所谓“仁则古今通道”。
关键词:仁学思想,儒家理论,孔子文化,法律文化的历史发展
第1章“仁”之渊源
论及“仁”,便一定要提到儒家,提到孔子。孔子这位历史伟人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可以说是古代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甚至是东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开创者。
“仁”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正所谓“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仅是在《论语》中,有关“仁”的论述就一共出现了109次,可见其对“仁”之思想的阐明和解释极其重视。“仁”之为仁,从古到今又可以说是一脉贯通的。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仁与礼不同,“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
何谓“仁”?《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意为人耦相亲,表示人际关系。这样的理解一度被接受并通行了很久。然而,近年来,刘翔先生以现存先秦古“仁”字为基础,从探求其构形演化的渠道人手,认为:目前所能见到“仁”字的最早构形为“身”,讹变为“千”,又省变而为“仁”字。“仁”字造文从心身体,换句话说,就是要时刻想着爱惜人的生命。 这种将“仁”字定位于自我的解释,既有古文字的确凿根据,又与后来孔子所论“推己及人”的行仁途径相联系,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然而“仁”之渊源并非始于孔子,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了有关“仁”的论述:黄帝,即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黄帝的曾孙帝譬(高辛)“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服天下,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帝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这里的“抚万民”,“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服天下”,以及“抚教万民”,都有“仁”之苗头。这里所说的“抚万民”与“泛爱众而亲仁”不约而同,有近乎一致的内涵,孔子也曾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古时候就有“仁”之起源和因素,亦说明孔子之“仁”学思想早有渊源。
春秋末期的孔子,这位博学多才的历史伟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史学家。他以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以对中国古代原始公社制社会和奴隶制社会中的某些进步思想为线索,以夏、商、周三个朝代为基础,以西周文、武周公之治为重点,以成、康之际的“太平盛世”为延续,并且以周礼的“礼”之精神为指导,开始正式将“仁”纳入自己的学说,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从而建立起了“仁”学体系。孔子不是“仁”的创造者和初释者,但是其将这些散见于历史文献中的“仁”的孤立观念和解释整合为一种系统化的完整思想,这一行为本身乃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为“仁”学思想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仁学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其后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2章先秦之“仁”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的先秦各学派中,儒家以周礼的继承者自居,在《论语》中,有关“仁”之论述一共出现了109次,但是从未出现“仁者,……也”。可见,孔子从未对仁下定义,而是以“礼”论“仁”,用“礼”释“仁”。孔子以复兴和发展周礼为指导思想,曾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孔子总结夏商周之兴盛衰败,重新完善发展周礼,同时又以“仁”来重新诠释“礼”之精神。
到了孟子,似乎对“仁”学的发展更加重“仁”重“义”,相对于“礼”的外在形式的损益,孟子更重视的是“仁礼”的内在精神的变迁。如孟子说:“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并且,“礼义”一词在《孟子》中也有出现,如孟子曰:“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孟子所用的“礼义”一词,其意义更侧重于“义”。
先秦儒家在对周礼进行损益的同时,也在持续地改造和发展着“仁”的思想。如劳思光认为:“孔子之学,由‘礼’观念开始,进至‘仁’、‘义’诸观念。故就其基本理论言之,‘仁、义、礼’三观念,为孔子理论之主脉,至于其他理论,则皆可视为此一基本理论之引申发挥。”。“仁、义、礼”三者的关系我们姑且不去判断,“义”与“仁”、“礼”的地位是否应当并列也有待考证与论述,但“仁”之观念影响甚远却是可以肯定的。
第3章汉代论“仁
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也说“亲亲,仁也”,基本都是以“爱人”为其基本内容,费孝通也认为孔子的“仁”离不开自己,离不开“爱人”,他在《乡土中国》中讲到“杨朱与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
到了汉代董仲舒这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基本精神,即“仁者爱人”。但其有所创新,他所强调“仁爱”的对象不再包括“我”,而只能是“以仁安人”,对“仁”的对象做了改变并有所限制。其可谓后儒专“以爱释仁”的代表,其言曰:“仁者,爱人之名也”(《春秋繁露·仁义法》),“何谓仁?仁者憯怛爱人”(《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在董子的天人之学中,儒家仁爱的神圣性和博大性、广泛性和普适性、宗教性和政治性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关于“仁”之阐释,其后有宋儒程氏兄弟,他们是孔子、孟子“仁”学思想的继承者,是宋代理学思想的主要开拓者。之后的朱子更是深受程氏兄弟的影响,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并对其进行发展和改造。朱熹将“仁”学思想的发展推进了很大一步,并且其思想体系十分注重内在的逻辑纹理,体现了其宏大的哲学思辨性。到了元代的吴澄论“仁”,视“仁”为道德的本体,万善的根源,其后清代的阮元意图重新恢复“仁”之旧义,以及随后有黄宗羲批评的“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者的为君之害。到了清末,康有为参照西学、中西对比,以西学来印证改造儒家的“仁”学思想。虽然从总体上看,康有为的儒学改革不算成功,但他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与充实开启了当代新儒家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也遭到质疑与批评,但他立足于现实,以西学、西教为参照,对传统儒家思想加以改造,也可以说代表了儒学的新生。由康有为经梁启超到张君劢,传统儒学也由近代逐渐转向当代。
“仁”学之思想博大精深,经过历代学者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更新,古今通道,对今天的法律文化及思想仍然有着甚远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版,第 83 页.
[2]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p159~160.
[3]《史记五帝本纪》
[4]《论语· 学而》《论语· 颜渊》
[5]《左传· 昭公十二年》
[5]参见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1 页。
[6]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6版,第 35页。
作者简介:雷玲(1989.10--),女,四川省成都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雷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