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肝止淋汤临床新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1](2021)在《张天文定带汤治疗带下病经验》文中提出张天文老中医治疗带下病,分为白带(寒带)、黄带(热带)、黄带伴有出血3型,病因病机分别对应胞宫寒冷、脾湿过胜,脾湿下注、郁久化热,热壅日久、成毒败溃,以清热温宫、燥湿固涩、调理冲任为主要治则,自拟张氏定带汤,对治疗黄白二带收效迅速,临床疗效显着,值得学习和借鉴。
孙薇丽[2](2021)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带下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傅山对带下一病认识深刻,见解独到。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探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组方用药特点等学术思想;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近30年傅氏带下篇方剂的现代临床运用规律;通过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傅山带下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有效性,以期为傅山治带方剂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为傅山医学思想研究提供文献学支持。方法全文共分为三部分:1.学术思想部分: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深入剖析,从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特点、辨证治疗特点、方剂配伍特色和用药特点来归纳总结傅山治疗带下病的学术思想。2.方剂运用研究:分别以方剂名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搜集1990-2020年来傅山治疗带下病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规范化处理相关数据,建立文献数据库。利用Excel进行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方剂治疗的中西医疾病、方剂药物的使用及加减情况分析。3.循证医学系统评价:依据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主要研究方剂完带汤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个RCT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 Man5.3进行文献异质性检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学术思想部分:傅山认为带下病病因以湿邪为首,病机为“湿”损任带。五带辨证详明,分别为脾虚证、肝郁气滞证、湿热证、脾虚肝经郁火证、热毒证。带下病的治疗注重肝脾;五带均从“湿”而治;治湿不忘健脾;善用五行生克规律治疗。《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五带对应五证,五证对应五方,辨证精当,组方配伍严谨。用药以健脾益气、祛湿止带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根据带下病病症灵活用药,药味少而平和;善用引经药,重视奇经的作用。2.方剂研究部分:经过文献筛选后,共纳入临床应用类文献89篇,包括临床试验类文献66篇和临证经验类文献23篇。《傅青主女科·带下篇》5首方剂在纳入文献中均有出现,包括完带汤66篇,易黄汤12篇,清肝止淋汤6篇,加减逍遥散2篇,利火汤3篇。应用频次完带汤为87次,易黄汤为12次,清肝止淋汤6次,利火汤3次,加减逍遥散2次。涉及中医病名23种,西医病名29种。各方剂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方面,完带汤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最广,主要治疗的仍为带下病(外阴及阴道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颈炎症等),现代临床应用涉及妇产科系统其他疾病(崩漏、经期延长、经行泄泻、闭经、妊娠水肿等)、泌尿生殖系统(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非淋菌性尿道炎、特发性膜性肾病等)、消化系统(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等),皮肤系统(寻常痤疮、黄褐斑、外阴湿疹等)、男科系统(阴囊潮湿等)等多个系统;清肝止淋汤主要拓展应用于治疗各种妇科出血证(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崩漏、胎动不安);利火汤除了带下病的治疗,还应用于淋证;易黄汤、加减逍遥散均用于带下病治疗。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方面,完带汤仍以原方原量使用为主,人参常用党参代替,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易黄汤也为原方原量使用为主,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文献计量学统计结果为97.8%的文献作者来源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9篇文献中仅有1篇是中文核心,11篇是科技核心,文献无基金资助。3.循证医学部分:纳入符合要求的13篇完带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计11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检验P=0.9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为OR=3.90,95%CI为(2.64,5.74);合并效应量Z检验:Z=6.88,P<0.0000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偏移风险评估,为倒漏斗图,散点分布均匀,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移的可能性小。结论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认为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为“湿”损任带。带下病的治疗从“湿”而治,带下病的用药以健脾祛湿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药味少而平和,用药重视奇经,善用引经药,注重五行生克。2.《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的方剂现代临床应用仍以治疗带下病为主。完带汤的使用频次最多,范围最广,除治疗带下外,还运用于妇产科其他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原则。所有方剂的原方药物及剂量均做了大部分保留,新增药多为对症用药。纳入文献病例的信息比较可靠,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3.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完带汤(或其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带下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
梁宇[3](2021)在《经典名方完带汤历史沿革及本草考证》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包括文献、药材资源评估及质量溯源、药材饮片炮制规范、物质基准、复方制剂、非临床安全性等六个方面的研究,而文献研究是整个研发的第一站,对于经典名方研发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遵古守正。完带汤是2018年国家首批公布的经典名方之一,被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及优势。本课题基于古今文献对该方历史沿革及其本草进行考证,其目的是为该方的研发提供传统理论依据。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古今文献对完带汤全方的方剂溯源、功效、剂量古今折算、用法和剂型、现代临床运用、禁忌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第二部分为本草考证,主要是从中药材的基原方面、产地方面分析考证以明确全方入药品种及部位、产地等内容,从而为本方研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文献依据。第三部分对考证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考证结果发现(1)完带汤的来源可追溯至《辨证录》;(2)健脾、疏肝、升阳、止带、除湿是完带汤功效的核心内容;(3)鉴于完带汤原方剂量与药典推荐剂量差异较大,笔者经文献考据后建议临床该方参考剂量如下:白术30g,山药3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10g,苍术10g,甘草3g,陈皮3g,黑芥穗3g,柴胡3g,其中强调白术土炒、芥穗炒黑,有利于入脾补虚和收涩止带;(4)完带汤现代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涉由妇科疾病及到内、外、妇、儿、男等多科疾病,辨证属于脾虚肝郁湿滞者等病证符合本方亦可使用,上述病证可归属于中医“带下病”“阴痒”“泄泻”“淋证”“厌食”“湿疮”“眩晕”等10余种病证;(5)素体痰湿壅盛,或脾胃气滞,或阴亏血少及孕妇者慎用本方;(6)完带汤复方制剂研发可倾向复方颗粒剂方向,充分发挥完带汤的临床价值和市场价值;(7)完带汤中各药基原、产地建议如下:白术的基原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产地以浙江产区为佳;苍术的基原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产地以茅山产区为佳;山药的基原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产地,产地以河南产区为佳。车前子的基原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以四川产区为佳;白芍的基原为毛茛科植物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产地以浙江杭州产区为佳;柴胡的基原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以西北产区为佳;荆芥的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产地以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湖北等地为佳;陈皮的基原为广陈皮类的干燥成熟果皮,产地以广东产区为佳;人参的基原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为完带,产地以长白山产区为佳;甘草的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产地以宁夏、内蒙古、新疆产区为佳。
冯一凡[4](2020)在《湿热病因与IVF-ET反复失败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历代医家治疗不孕不育大多从寒、湿、郁、痰、瘀及肾虚入手,并以补肾为基本治则,创立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孕不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生存压力的增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女性在现代医学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了IVF-ET反复失败的情况,中医辨证发现,这类女性当中很多存在着湿热症状严重的现象,且据临床观察发现,在200例IVF-ET反复失败患者当中,湿热证不孕者占据18%,这给本文写作提供了可能。因此,从湿热致不孕立论,采用临床观察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湿热的致病机理及清热祛湿治法的应用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反复IVF-ET失败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IVF-ET失败湿热证的因、机、证、治,以病案记录为依据,总结湿热证不孕的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辨治反复IVF-ET失败湿热证提供参考。结论:IVF-ET反复失败患者常将失败原因归咎于营养不良,故生活中过于补充营养的认识误区为导致湿热内生的常见原因。湿热可引发人体内环境改变,致使阴道微生态失调,形成微生物致病,从而产生多种以湿热为表现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带下量多色黄、外阴瘙痒等,临床但见患者现黄腻苔象,便可以清热祛湿为总法,结合不同临床症状进行治疗。但患者多次人工周期,往往有肾精不足表现,而湿热化热亦可导致阴亏,故临床应兼顾矛盾病机,权衡湿热与阴虚的轻重以定清化与养阴的主辅及用药比例,正确选方用药。
张桂茹[5](2019)在《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自拟消炎汤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溻渍及TDP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疗效,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等变化,来评定其疗效,为今后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诊疗给予帮助。方法:本试验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溻渍+TDP四联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单纯中药口服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复发率等情况,进一步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对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间综合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2.00%,经卡方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3.治疗后组间中医证侯疗效比较: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4.00%,经卡方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4.治疗后组间局部体征疗效比较:试验组局部体征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经卡方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局部体征疗效高于对照组。5.治疗后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的秩平均值为39.27,对照组为61.73,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局部体征积分的秩平均值为42.59,对照组为58.41,经秩和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后试验组局部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分析,经秩和检验,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试验组、对照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7.复发率比较: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5.00%,对照组复发率为21.43%,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够有效控制CPID寒湿凝滞证的复发。结论:1.试验组(中药内服+保留灌肠+中药溻渍+TDP四联法)治疗与对照组(中药内服)治疗CPID(寒湿凝滞证),均能够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改善其临床表现,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证明其安全性高。3.治疗后随访三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为21.43%,说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够有效控制CPID寒湿凝滞证的复发。4.本研究建立了新的更为行之有效的诊疗法案,可令更多的CPID患者从中受益。
张滢丹[6](2019)在《《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近30年发表的关于《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系统评价,了解其文献发表现状,探讨各方剂临床使用情况,总结药物使用规律,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质量水平,发现傅氏治崩方剂临床疗效,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文献学基础。方法利用电子检索搜集近30年(1989年——2018年)发表的关于《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读秀知识库。根据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提取文献中信息,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利用Excel分析文献计量学特征,统计分析各方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各方剂药物使用规律和加减变化情况,以率的形式表现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利用Weka3.8软件进行关联规则的分析;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文献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结果1.文献计量学分析:下载文献234篇,通过精读全文,按照排除标准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剔除,剩余纳入本研究的文献共116篇,其中临床试验76篇,临证经验40篇;期刊论文106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会议论文4篇,报纸1篇;期刊论文共涉及64种期刊,核心期刊20种,文献39篇,非核心期刊44种,文献67篇。2篇文献得到基金支持。文献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作者单位以省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为主,作者单位共涉及28个地区,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2.方剂临床使用情况:纳入文献116篇,傅氏治崩方剂共使用139次,其中:固本止崩汤71篇文献,使用89次;逐瘀止血汤17篇文献,使用18次;加减当归补血汤9篇文献,使用16次;引精止血汤9篇文献,使用9次;清海丸6篇文献,使用8次;固气汤5篇文献,使用6次;平肝开郁止血汤3篇文献,使用3次。文献中,固本止崩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肾气虚型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加减当归补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肾气虚血瘀型崩漏;固气汤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型崩漏、胎漏胎动不安;引精止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型交感出血、男性性交后出血;平肝开郁止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肝郁型崩漏;逐瘀止血汤用于治疗血瘀型崩漏、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异常;清海丸用于治疗阴虚型崩漏。各方剂治疗疾病及证型与傅山原文相符,又有所创新。各方剂治疗不同疾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但其产生疗效的机理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方剂使用方法以单纯口服中药汤剂为主,部分使用其他方法联合治疗。3.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方剂使用均以原方药物为主,并根据辨证论治进行一定的增删,新增药多为对证用药和辅助止血用药,炮制药物多为炭药。固气汤、平肝开郁止血汤、清海丸使用次数少,用药分析结果意义不大,研究存在较大空缺。4.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共24篇随机对照试验参与质量评价,整体研究水平较低,主要问题有: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缺乏预试验和样本量估计,缺乏伦理学思维,随机化水平低,盲法缺失,干预措施标准化水平不高,缺少合并用药规定,治疗时长不统一,结局指标测量方法不统一,缺乏安全性考虑,随访记录较少。在组间均衡性比较、疗效评价内容、统计学方法记录等方面较为完善。试验的理论依据呈现两极分化;在对照组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5.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较高;固本止崩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现状表现为:1.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较少,核心期刊文献较少;缺乏大样本的研究和科研基金支持;临床报道的方剂集中在固本止崩汤,其他方剂的相关研究偏少。2.傅氏治崩方剂在临床广泛运用于各种妇科血证,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现代临床使用既传承了傅山治崩思想,同时有一定的创新。3.各方剂在临床主要为原方使用,并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有一定的药物加减,炮制药物多为炭药,以加强止血作用。4.临床研究质量整体偏低;meta分析文献偏倚风险高,异质性大,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献发表,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5.在固本止崩汤的治疗机理、逐瘀止血汤治疗宫内节育器所致月经异常等多个方面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姜娜娜[7](2019)在《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崩漏是指女子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不止,或者下血淋漓不尽,突然大量出血称“崩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漏下”。崩漏在女性初潮后至绝经期间均可发病,在临床上,二者可以交替出现,相互转化。崩漏病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生活工作及身体健康。崩漏病在女性各年龄段皆可发病,更年期、青春期发病者较多;该病发病原因较多,其中较快的生活节奏、生活压力等原因也增加该病的发病几率,该病可不同程度的引起贫血、不孕等妇科中常见并发症。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病归属于“崩漏病”范畴。相对于西医,中医对于崩漏病症诊治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对于崩漏学术理论的研究比较匮乏,有关崩漏的研究,现代学者更加侧重对于临床方药组成、功效、成分的研究,鲜有对文献渊源、针药的施治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崩漏病的古代文献论述,多分散在许多医家的医籍中,造成我们对古代医家理论与经验的继承的困难。综上,为临床治疗崩漏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发掘新的诊疗方法,对于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深入研究是势在必行,继承方可创新。方法 本课题采用传统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先秦至明清时期与崩漏相关的医家医着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崩漏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证治类型、治法用药、禁忌、调护等方面。首先通过使用《中华医典》查找与崩漏相关医籍,再通过阅读古籍、整理与崩漏相关的内容、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相关的图书资料可从山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中获取。结果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本论文系统的对崩漏病名源流进行了考辨,从《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病名开始,到后世医籍中出现的血崩、崩中去血、漏下赤白、崩中、漏下、崩中漏下、血山崩不止、崩暴下血等相关的病名,从而全面的了解了崩漏病的定义、范围。第二、本论文以时间为轴,医籍为索,系统整理了历代医家有关崩漏病的理论认识。本论文将崩漏的发展过程分为先秦两汉时期、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四个时期。本论文从每个时期的着名医籍有关崩漏的病名演变、发病的原因和机制、证治分型、治法方药、禁忌调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先秦两汉时期是崩漏病认识的发端时期,《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但由于时代的原因相关内容较少,但为后世诊治崩漏乃至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两晋隋唐时期是诊治崩漏病的发展时期,《诸病源候论》补充崩漏的病因病机,提出冲任脉虚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针灸甲乙经》记载了治疗崩漏的针刺用穴。《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崩漏的理论和治法方药,补充了《诸病源候论》有证无方的不足,提出治疗崩漏的新方法灸法,丰富了崩漏病的诊治内容。宋金元时期是崩漏发展的上升时期,陈自明提出冲任热损。严用和提出崩漏病机以肝伤为主。对崩漏病的理法方药的认识更为深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东垣提出脾胃虚弱致崩与肾阴亏虚相火失制致崩理论。张从正认为情志致病以悲为主和火热之邪致病。朱丹溪提倡崩漏乃是热为主,理法方药完备,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是崩漏发展的继承、总结、完善并发扬的一个时期。方之约提出治崩三法。李时珍《本草纲目》给予崩漏用药指导。张景岳提出治疗崩漏要注意脏腑虚实寒热辨证。王肯堂、武之望、赵献可等医家对前人医家诊治崩漏病的理法方药进行详细总结。各医家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之时,又总结自身诊疗经验,崩漏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治法用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并日趋提高,不断完善。崩漏以冲任虚损、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治疗崩漏重视四物汤的应用。第三、本论文讨论了山西地域名老中医治疗崩漏的学术经验,治疗崩漏主要从肝、脾、肾入手。山西地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受东垣脾胃学说和明清医家影响较大,为山西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结论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秦汉时期崩漏病的诊治发端于秦汉,《黄帝内经》指出崩漏病机是阴虚阳搏,《金匮要略》记载治疗方药胶艾汤。隋唐至宋是崩漏病的发展时期,巢元方提出了冲任损伤的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丰富了治疗崩漏的方药,提出了治疗崩漏新方法针灸疗法。宋陈自明提出补阴、理气祛瘀的治疗原则,并强调炭药和风药的应用。严用和的情志致病和肝伤为主要病机,完善了崩漏的病因病机,丰富了崩漏的治法方药。金元时期是崩漏病的鼎盛时期,刘完素提出了滋阴清热法与补法配合使用,后服补药。张从正提出七情以悲为主与火热之邪是崩漏的主要发病原因,治疗主张凉血和经,慎用燥药。李东垣提出了脾胃损伤、肾水阴虚是崩漏的发病主要原因,提出脾胃是崩漏的治疗根本,开创了补脾升阳法、滋阴凉血的治法。朱丹溪提出血热是崩漏的主要原因,主张补气血,因证治宜。明清是崩漏发展的完备时期,理法方药丰富完善,方之约提出治崩三法。张景岳治疗崩漏重视阴阳、寒热虚实辨证。王肯堂对治法、方药进行归类。武之望在收录崩漏诊治内容由证录方,对崩漏的诊治更加细化。赵献可丰富了崩漏诊断的方法,腹诊法。傅山治疗重气血、调理脏腑以肝、肾为主。萧埙否认方之约治崩三法,提出澄源、复旧、塞流的治法。唐容川提出了正治法和从治法。崩漏的冲任损伤、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活血化瘀、温中补虚、滋阴清热的治法治则流传至今,四物汤一方在临床上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并沿用至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崩漏从肝、脾、肾入手,崇尚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临证化裁。在学术思想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多受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和明清时期医家的学术思想影响。
任小宁,郭晓黎[8](2018)在《《傅青主女科》疏肝法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妇科疾病的发生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傅山先生十分重视疏肝法的运用,纵观《傅青主女科》全文,用方七十余首,约三分之一涉及疏肝之法,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均有独到之处。本文对《傅青主女科》中疏肝诸法在妇科病证中的应用予以系统总结。
盛文[9](2014)在《加味地黄汤治疗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观察加味地黄汤对乳腺癌患者口服他莫昔芬治疗所致子宫内膜增生的干预情况。2.对乳腺癌患者口服他莫昔芬治疗所引起的相关中医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辩证,并观察加味地黄汤对其中证属肝肾阴虚型患者中医症状的干预情况。3.对加味地黄汤防治他莫昔芬治疗所致子宫内膜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估。4.对加味地黄汤改善口服的他莫昔芬引起的相关中医临床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估。5.为防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所致不良反应提供中医证候学依据和寻求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相关疾病拓展思路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注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共40例。2.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乳腺癌病程、他莫昔芬用药时间、卡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检验,确定两组具有可比性。3.服药方法:1)、治疗组:他莫昔芬常规治疗:20mg/日,同时配合服用加味地黄汤(自动煎药包装机熬制,每袋150ml),每日2次,每次1袋。2)、对照组:他莫昔芬常规治疗:20mg/日。4.疗程及服药注意:各组均以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严格按照各组治疗方案进行,严格禁止应用或配合其他治疗肝肾阴虚证的药物或措施。5.到达疗程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肾功、性六项等,对服药安全性作出评价。研究结果:1.预防子宫内膜增生方面:经统计学分析,用药后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用药前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呈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用药后子宫内膜增厚程度显着改善;而对照组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明显(P﹤0.05),提示用药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增厚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2.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经统计学分析,用药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前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而对照组用药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治疗组与中医临床症状呈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3.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用药前后KP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KP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患者服用他莫昔芬配合加味地黄比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他莫昔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4.对安全性指标,如一般情况(T、P、R、BP)、血常规(HGB、RBC、WBC、PLT)、肝功(ALT、AST)、肾功(Cr、BUN、UA)以及性激素六项(P、T、E2、PRL、LH、FSH)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药前后治疗组、对照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地黄汤对预防乳腺癌患者口服他莫昔芬治疗所致子宫内膜增厚结有明显的疗效,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反应。
邓霭静[10](2014)在《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很高,正如俗语“十女九带”所言不虚。除了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带下病的高复发率也是其临床特点,故该病为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其发病上,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治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从历代医家到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论述众多,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献记载,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为起点,至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各派医家、学者诸多争鸣,期间以宋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尤为突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诊治方药推陈创新,理论水平与诊疗效果的提升。迄至明清时期,各类医论医着空前丰富,多对前朝的医说医述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乏新观点论述,多本医着分纲别领的对其概念性状、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法方药、预后转归进行归类分析,如《女科经纶》、《妇科玉尺》、《医宗金鉴》等,认识更为全面,更贴近于临床实际,治疗逐渐趋于理、法、方、药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带下病的辨证论治重要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年代距今最为接近,对后世医家带下病的治疗和研究影响十分密切。近现代的带下病诊治认识研究已趋于完备,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其中地域诊治特色开始涌现,逐渐向学派发展,可谓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近代中医妇科学术界对带下病的认知不断深化,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主要为细菌、病毒及原虫等的侵入感染或生殖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受累;病情可轻可重,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从治疗带下病的手段来看,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全身抗炎和(或)局部抗炎,此法虽能暂时杀灭细菌或寄生虫,但常引起生殖系统菌群失调而致久治难愈的生殖系统炎症,如何既能有效杀菌又能维持体内正常菌群比例是现代医学防治带下病的关键。此外现代医学对非生殖器炎症所致者(称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甚微。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得出,尽管在带下病的诊治研究中,中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学者关于带下病证治研究重点仍然在临床,主要集中在药物、针灸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药物、针灸疗效做出评价,缺少对药物、针灸应用依据的文献探讨。而中医古籍文献对国人、甚至对世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珍贵宝库,本研究将带下病的诊治文献作为整体,立足于古代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的纵向角度,探索带下病学术源起与发展脉络,横向宏观系统的整理凝练;以主体医家医着为纲目,领会医家在解决带下病诊治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总结再次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成就;同时在收集到的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岭南带下病诊治与域外带下病诊治的联系,关注深层学科观点的挖掘,加强区域视角与全局的交互渗透研究,提炼岭南区域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发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研究方法上,着重阅读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相关古籍原着,查阅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共阅读中医古籍原着计有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女科撮要》、万全《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傅山《傅青主女科》、萧埙《女科经纶》、陈念祖《女科要旨》、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陈佳园《妇科秘方》、不着撰人《妇科秘书》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以及岭南医家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等计有50余本,从这批古籍原着资料截取一手资料。因此本论文有关中医带下病证文献资料有部分是过去没有被引用过的。论文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近代中医珍本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共4个朝代22位医学家着作)均列入收集范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部分,主要参照2000年前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后出版,朱世增主编的《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对近代着名中医专家对带下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依据的文献除中医古籍原着外,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岭南地方医学文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书。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按照历史时期分段评述。每一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特点都有所不同,本文采用传统阐释、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考,以朝代为纲纵向研究,按照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对自《史记》文史文献到内难金匮等经典医学着作,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第二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着重于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理论学说内涵研究,从横向探讨带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方药治疗、医案举隅及防护等方面进行分类,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发掘凝练。第三部分对岭南医学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析理,这也是地域性学派研究的现代延续。结果: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渊源于《内经》时代,《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始以“带下”作为正式病名出现在医籍文献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沿用“带下”的病名,开创了阴道纳药外治妇科疾病的先河;而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扁鹊之为带下医,犹幼科自称痘医也,痘虽幼科之一证,而亦人人多有之事,可见“带下”泛指当时的妇产科疾病。②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认识逐渐深化。一方面,它延续秦汉以来“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概念,《诸病源候论》有“带下五候”、“带下三十六疾”、“带下无子候”之说,病因不离六淫七情劳伤,病机冲任带经络损伤,发病部位在阴中,随经络发散至腰部、腹部、胁下等部位,诊治上亦有专药、专方;也泛指病邪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千金翼方》在带下病的病名上又补充“白崩中”、“赤白杂汁”,而区分治疗“赤白痢”、“赤白淫”,说明三者均为带脉以下,阴中流出的浊物,带下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痢疾、白淫与带下病等妇科杂病逐渐有所区分。③宋金元医学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说。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诊治带下病理论上均有新的突破,如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等认为其成因为湿热,治以清热攻邪为法;李东垣以脾虚辨带,带下病多与脾胃虚弱及阴火有关,治以升阳补脾为法;朱丹溪主湿痰,治以湿热为主,兼痰,兼虚,对治疗带下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带下病属于妇科专科病,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妇人以血为基本,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血,以四物汤为基准加减治疗。齐仲甫《女科百问》对于“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鉴别:“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宋代带下病的病名不如既往泛用在妇科疾患,已有部分医家将其局限在赤带和白带二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曰“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④明清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日臻成熟,经、带、胎、产中医妇科四大证概念形成,在对带下病锁定在赤白带下、赤带、白带等之间,多渠道、多途径的辨带治带。对带下病诊治基调上有一定的学派聚集现象,如薛己《女科撮要》、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万氏妇人科》等,认为带下旨在脾肾亏虚气脱,止带以温补脾肾为主。而萧壤《女科经纶》认为带下属于风冷入脬、任脉经虚湿热冤结。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来。温病名家王孟英认为带下病“虚寒较少,故天士治带,必以黄柏为佐也”,清晰可见其清热治带的学术倾向。明清医家还创立临床治疗白带确有疗效的名方,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陈佳园《妇科秘方》白带验方等。⑤民国期间。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唐容川、张锡纯、张寿颐等是近代主张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提出“中西汇通”口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试中西医汇通治疗带下病:“后观西法,亦谓大肠病则流白痢,子宫病则流白带,其理相同。法用儿茶、白矾、石榴皮、没石子等水洗之”。张山雷办中医教育,编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妇科病证包括带下病的诊治,也逐渐接受妇科检查技术。中医诊治带下病诊疗技能通过学术刊物得到交流。第二部分着重对现代名医尤其是妇科名医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包括叶熙春、蒲辅周、邹云翔、王渭川、王慎轩、朱小南、龚志贤、程门雪、韩百灵、裘笑梅、赵棻、徐荣斋、哈荔田、黄宗勖、邱茂良、许玉山、黄绳武、祝谌予、俞慎初、郑魁山、班秀文、庞泮池、何子淮、何任、王子瑜、蔡小荪、柴浩然、丁启后、徐志华、夏桂成、张良英、门成福等33位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现代带下病的范围涵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阴痒等现代疾病中涉及带下量、色、质、味异常者;现代名老中医对带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多在古代名医基础上延续前人理论学说,如遵清代傅山治五色带下之法论治,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湿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然而现代名老中医在认识上辨证分型上更为完善,认为带下即为湿病,治带即治湿,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又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下注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下注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对带下病证治疗,现代医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是: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来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治疗应着眼于湿,调治应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临证用药,现代医家多主张以内服药物为主,同时提倡酌加外用熏洗药、外涂药剂,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缩短疗程。辨病、辨证论治,中药、针灸兼可施行,取其多点、多效,联合取效。但若久治不愈,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因。第三部分是笔者针对所在地域,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对带下病的诊治方法及药物,说明在岭南地域应用中医中药诊治妇科带下病至少有1600多年历史。论文研究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学术特点:①带下病证乃湿热所化、湿盛脾虚。湿热所化如带而下,湿热冤结于带脉不散,热去湿除病自除。明代盛端明、清代何梦瑶、近代吕楚白、近代谢泽霖,现代蔡仰高、现代郑定良等名医,基本持这种学术观点。岭南医家从湿热病因认识妇科带下病,与气候炎热潮湿分不开,现代名医梁剑波强调黄带宜从湿毒医,罗元恺教授辨治白带分型有“湿热型”、“湿毒型”。带下病“湿热”概念,亦源于岭南气候湿热蒸熏,易为虫毒病菌滋生温床。②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既认识湿热、湿盛、湿毒带下而应用化湿清热解毒治则及方药,又重视妇人体质脾肾虚肝阴不足的另一方面,强调固本培元顾护真阴治则诊治带下病。清代刘渊、现代罗元恺,传承张景岳学说,应用滋肾补脾养肝治则方药诊治带下病证属于虚者。潘兰坪《叶案括要》卷八淋带篇,诊治带下重视顾护真阴固本培元,基于岭南人体质以气虚、阴虚、气阴不足或血热者多见。③临证善于专方专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治疗带下病。如近代谢泽霖推崇傅青主完带汤,现代蔡仰高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分别研制有扶脾胜湿汤、完带汤加味方、家传密验白带丸分别治疗各不同证型者;外用蛇床子汤煎洗阴道,治疗白带久流不止者。常用岭南草药有五指毛桃根、金钟根即牛大力、金樱根、白饭草即火炭母。罗元恺教授自拟方茵陈败酱汤方中金樱子,以及熏洗方大飞扬均岭南草药。结论:带下病中医古籍诊治研究构成了妇科中医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的古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凝练,丰富了中医带下病诊治的内容,对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做出了纲领性归纳。对带下病的诊治系统性的完善,并且加入所在地域的地方文献流派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上述关于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五个时期的划分研究分类方法,以及各个时期学术特点与对原创中医古籍着作的引用评述,未见有更为详尽者,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一;二、现代以名老中医(包括岭南名医)学术经验为重点内容,从带下病的定义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方药、学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整理研究,尤其是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分析整理研究,为过去所未有,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二。
二、清肝止淋汤临床新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肝止淋汤临床新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张天文定带汤治疗带下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审病求因 |
1.1湿邪为带下病关键病机 |
1.2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
1.3重视调理冲任二脉 |
2辨证论治 |
2.1辨证 |
2.2论治 |
3验案举隅 |
(2)《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 |
1. 《傅青主女科》对带下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特点 |
2. 《傅青主女科》五色带辨证详明 |
3.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治疗特色 |
4.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方药特色 |
第二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方剂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1.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完带汤治疗带下病疗效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经典名方完带汤历史沿革及本草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完带汤全方古今文献沿革分析 |
1.方剂溯源 |
2.功效主治 |
2.1 健脾祛湿 |
2.2 疏肝解郁 |
2.3 升阳止带 |
3.剂量古今折算 |
4.用法和剂型 |
5.禁忌 |
6.现代临床应用 |
6.1 资料和收集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小结 |
第二部分 完带汤组成药味的本草考证 |
1.基原图考证 |
1.1 白术、苍术 |
1.2 山药 |
1.3 车前子 |
1.4 白芍 |
1.5 柴胡 |
1.6 荆芥 |
1.7 陈皮 |
1.8 人参 |
1.9 甘草 |
2.产地源流考 |
2.1 白术、苍术 |
2.2 山药 |
2.3 车前子 |
2.4 白芍 |
2.5 柴胡 |
2.6 荆芥 |
2.7 陈皮 |
2.8 人参 |
2.9 甘草 |
第三部分 总结 |
1.历史沿革 |
2.临床运用 |
3.本草考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综述 经典名方完带汤临床运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作者简介 |
(4)湿热病因与IVF-ET反复失败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不孕理论研究 |
1 反复IVF-ET失败病因探讨 |
1.1 IVF-ET技术含义 |
1.2 IVF-ET反复失败病因研究 |
1.3 IVF-ET反复失败治疗研究 |
2 湿热病因致不孕古今文献研究 |
2.1 古代文献研究 |
2.2 现代文献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湿热型不孕辨证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3 统计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病因来源 |
1.1 饮食因素 |
1.2 地域因素 |
1.3 体质因素 |
1.4 药物因素 |
1.5 其他因素 |
2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病机认识 |
3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临床表现 |
3.1 湿热致月经病症状 |
3.2 湿热致带下病症状 |
3.3 湿热致外阴病症状 |
4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治法方药 |
4.1 清热祛湿为总法 |
4.2 以黄腻苔为主,结合临床症状 |
4.3 兼顾矛盾病机 |
4.4 验案举隅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5)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名词说明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1.5 文献筛选与整理 |
1.6 建立数据库 |
1.7 数据规范化处理 |
1.8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计量学分析 |
2.2 方剂临床使用情况 |
2.3 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 |
2.4 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
2.5 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3 讨论 |
3.1 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讨论 |
3.2 方剂临床使用情况结果讨论 |
3.3 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结果讨论 |
3.4 傅氏治崩方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讨论 |
3.5 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讨论 |
3.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崩漏的定义、病名沿革 |
1.1 定义 |
1.2 病名沿革 |
2.先秦两汉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黄帝内经》 |
2.3 张仲景《金匮要略》 |
2.4 《神农本草经》 |
3.晋唐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3.1 概述 |
3.2 王叔和《脉经》 |
3.3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4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3.5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
3.6 小结 |
4.宋金元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4.1 概述 |
4.2 宋代官修医着 |
4.3 齐仲甫《女科百问》 |
4.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4.5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4.6 金元四大家 |
4.7 小结 |
5.明清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5.1 概述 |
5.2 方之约《丹溪心法附余》 |
5.3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
5.4 万全《万氏女科》 |
5.5 李时珍《本草纲目》 |
5.6 王肯堂《证治准绳》 |
5.7 武之望《济阴纲目》 |
5.8 张介宾《景岳全书》 |
5.9 赵献可《邯郸遗稿》 |
5.10 傅山《傅青主女科》 |
5.11 萧埙《女科经纶》 |
5.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
5.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
5.14 唐容川《血证论》 |
5.15 小结 |
6.地域医家 |
6.1 山西地方名医 |
6.2 山西名老中医治崩特色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诊治崩漏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傅青主女科》疏肝法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治带下 |
1.1疏肝健脾, 祛湿止带治白带 |
1.2 疏肝解郁, 清热利湿治青带 |
1.3疏肝益脾, 清火祛湿治赤带 |
2 治月经不调 |
2.1 平肝开郁, 凉血止崩治郁结血崩 |
2.2 疏肝健脾, 益气养血治年老经水复行 |
2.3 疏肝行气, 养血和血治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 |
3 疏肝解郁, 益肾调经治经水先后无定期 |
4 治痛经 |
4.1 疏肝宣郁, 通经泄火治经水未来腹先痛 |
4.2 疏肝滋肾, 调经止痛治行经后少腹疼痛 |
5 疏肝解郁, 条畅气血治嫉妒不孕 |
6 疏肝解郁, 散结通络治产后郁结乳汁不通 |
(9)加味地黄汤治疗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材料和方法 |
(一).材料 |
(二).病例来源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七).研究方法 |
(八).观测指标 |
(九).疗效评定 |
(十).统计方法 |
临床资料 |
(一).两组年龄构成比较 |
(二).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理类型比较 |
(三).治疗组与对照组乳腺癌 TNM 分期比较 |
(四).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乳腺癌病程比较 |
(五).治疗组与对照组已服用他莫昔芬时间比较 |
(六).用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 KPS 评分比较 |
(七).用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八).用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九).用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的比较 |
研究结果 |
(一).子宫内膜增生程度疗效评价 |
1. 治疗组服用他莫西芬配合加味地黄汤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2. 对照组服用他莫西芬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3. 用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4. 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的疗效比较 |
(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1. 服用他莫西芬前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2. 服用他莫西芬配合加味地黄汤前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3. 用药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4. 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三).治疗组和对照组 KPS 评分比较 |
(四).安全性指标比较 |
讨论 |
(一).他莫昔芬在绝经前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地位 |
(二).祖国医学对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增厚的认识 |
(三).导师经验及本研究的实际意义 |
(四).加味地黄汤的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五).加味地黄汤防治肝肾阴虚型子宫内膜增生及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之优势 |
(六).本课题的研究特色及研究结果的分析 |
(七).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八).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部分 带下病中医证治学术源流考 |
1.1 秦汉时期 |
1.1.1 黄帝、岐伯《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金匮要略》 |
1.1.3 秦越人《难经》 |
1.1.4 神农氏《神农本草经》 |
1.2 魏晋隋唐时期 |
1.2.1 王叔和《脉经》 |
1.2.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1.2.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1.2.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1.3 宋金元时期 |
1.3.1 宋代官修中医方剂着作 |
1.3.2 齐仲甫《女科百问》 |
1.3.3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1.3.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1.3.5 金元四大家 |
1.4 明清时期 |
1.4.1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
1.4.2 万全《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 |
1.4.3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
1.4.4 武之望《济阴纲目》 |
1.4.5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4.6 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 |
1.4.7 赵献可《邯郸遗稿》 |
1.4.8 傅山《傅青主女科》 |
1.4.9 萧埙《女科经纶》 |
1.4.10 吴谦《医宗金鉴》 |
1.4.11 陈念祖《女科要旨》 |
1.4.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
1.4.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
1.4.14 王清任《医林改错》 |
1.4.15 陈佳园《妇科秘方》 |
1.4.16 不着撰人《妇科问答》 |
1.4.17 不着撰人《妇科秘书》 |
1.4.18 钱少楠《钱氏秘传产科方——试验录》 |
1.4.19 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1.4.20 唐容川《血证论》 |
1.5 现代时期 |
1.6 民国时期 |
1.6.1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1.6.2 张寿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1.7 民国以前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特点 |
1.7.1 病名沿革 |
1.7.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1.7.3 治疗带下病中药方剂及针灸手法 |
1.7.4 崩、漏、带三者关系 |
第2部分 近现代名医诊治妇科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 |
2.1 现代时期 |
2.1.1 叶熙春 |
2.1.2 蒲辅周 |
2.1.3 史沛棠 |
2.1.4 邹云翔 |
2.1.5 王渭川 |
2.1.6 王慎轩 |
2.1.7 朱小南 |
2.1.8 龚志贤 |
2.1.9 程门雪 |
2.1.10 韩百灵 |
2.1.11 裘笑梅 |
2.1.12 赵菜 |
2.1.13 徐荣斋 |
2.1.14 哈荔田 |
2.1.15 黄宗勖 |
2.1.16 邱茂良 |
2.1.17 许玉山 |
2.1.18 黄绳武 |
2.1.19 祝谌予 |
2.1.20 俞慎初 |
2.1.21 郑魁山 |
2.1.22 班秀文 |
2.1.23 庞泮池 |
2.1.24 何子淮 |
2.1.25 何任 |
2.1.26 王子瑜 |
2.1.27 蔡小荪 |
2.1.28 柴浩然 |
2.1.29 丁启后 |
2.1.30 徐志华 |
2.1.31 夏桂成 |
2.1.32 张良英 |
2.1.33 门成福 |
2.2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的特点 |
2.2.1 中医带下病诊治范围的扩大 |
2.2.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2.2.3 相近各病之间的类同与区分 |
2.3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之再发展 |
2.3.1 中医药期刊 |
2.3.2 中医药学校 |
2.3.3 中医妇科学教材 |
2.3.4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
第3部分 附篇: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 |
3.1 清代以前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1.2 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 |
3.1.3 刘渊《医学纂要》 |
3.1.4 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 |
3.1.5 潘名熊《叶案括要》 |
3.2 近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2.1 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 |
3.2.2 谢泽霖《妇科学讲义》 |
3.3 现代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 |
3.3.1 蔡仰高 |
3.3.2 郑定良 |
3.3.3 梁剑波 |
3.3.4 罗元恺 |
3.4 岭南妇科带下病诊治的主要学术论点 |
3.4.1 岭南医家对带下病证湿热所化、湿盛脾虚认识 |
3.4.2 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 |
3.4.3 带下病的方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四、清肝止淋汤临床新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天文定带汤治疗带下病经验[J]. 王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3)
- [2]《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 孙薇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经典名方完带汤历史沿革及本草考证[D]. 梁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湿热病因与IVF-ET反复失败相关性研究[D]. 冯一凡.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研究[D]. 张桂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 张滢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D]. 姜娜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傅青主女科》疏肝法临床应用研究[J]. 任小宁,郭晓黎.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5)
- [9]加味地黄汤治疗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研究[D]. 盛文. 云南中医学院, 2014(01)
- [10]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D]. 邓霭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