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与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_张金辉

经桡与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_张金辉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52412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经桡与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 65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76± 6.7)岁。分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桡动脉组50例)。观察并对比如下指标。结果: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桡动脉组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桡动脉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桡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桡动脉组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桡动脉组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期间两组无1例发生死亡。

【关键词】经桡与股动脉;冠心病;慢性左心衰竭

前言:在中老年群体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病症,属冠状动脉狭窄导致供血不足,最终引发心脏器质性病变或心肌功能障碍。老年人中股动脉、髂动脉闭塞、严重扭曲、狭窄等的发生率较高,同时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给经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带来了困难。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少,止血迅速,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早,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逐步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合并慢性左心衰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以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及安全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4 年 3 月-2015 年 3 月收治的 10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患者病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Allen实验结果提示为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61~83 岁,平均年龄(68.85.3)岁。观察组男 28 例,女 22 例 ;年龄 60~82 岁,平均年龄(69.5±5.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术前接受常规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物为 2% 利多卡因,合理选择穿刺点(通常在腕横纹上方0.5~1.0 cm 部位),确保该穿刺点桡动脉搏动最强,进行穿刺时应告知患者用力深呼吸并且放松身心,操作完成后等待患者血压复常后方可拔管,切忌拔管后强行压迫止血,防止桡动脉痉挛、血管迷走反射、血栓形成以及动脉闭塞等。术前3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1~ 0.3g/d,术前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继之以75mg/d。放置动脉鞘管后静脉注射肝素5 000~ 7 000u,每延迟1h追加肝素1 000u。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规方法行PCI术。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000u,每12小时1次,持续5~ 7d。术后氯比格雷75mg,每天1次,服用12个月,阿司匹林0.1g,每天1次,长期服用。观察并对比如下指标:X线曝光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出血、血肿、无脉征、动-静脉瘘等)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体循环及肺循环栓塞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6.0 软件,数据以 x ±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及手术情况

桡动脉组 1 例穿刺失败,余34 例穿刺成功且成功进行 PCI 术,共扩张病变 48 处,包括 37处前降支、9 处右冠状动脉及 2 处回旋支,共置入 45 枚支架。股动脉组均穿刺成功且成功并行 PCI 术,共扩张病变 50 处,包括 38 处前降支、9 处右冠状动脉及 3 处回旋支,共置入 46 枚支架。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 PCI 治疗情况无显著差异

2.2两组患者 X 线曝光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

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 < 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桡动脉组穿刺有关并发症及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2.86% vs17.15% ; 2.86% vs 17.14%,P < 0.05)。

3.讨论

PCI 作为重建冠状动脉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时易发生出血、大血肿及动静脉瘘等周围血管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而且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也明显增加。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介入治疗方案重建冠状动脉血运,但经股动脉途径经过血管较多,容易引起出血、动 - 静脉瘘、大血肿以及假性动脉瘤等出血并发症,不仅导致手术费用增加,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有学者在 20 世纪 80年代末已经成功操作了经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治疗术式,经桡动脉途径开展介入治疗也由此变的可行。之后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及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改善以及器械的改进,经桡动脉途径PCI逐渐被人们接受。经桡动脉途径PCI的优势在于,桡动脉由肱动脉分出后即位于前臂表浅部位,没有重要的神经、静脉伴行,迷走神经分布少。也就避免了经股动脉途径时可能发生的动-静脉瘘、神经损伤较少及出现神经反射性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无需严格制动,下床活动时间早,也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引起的下肢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亦证明桡动脉组平均卧床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这与Hall等研究相似。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经桡动脉途径以及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处理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病例均可收到一定疗效,其中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成功率更高,达到了 96.0%,高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表明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案的疗效更佳。此外,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术后卧床修养时间较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组大大缩短(P<0.05),这一结果符合既往文献报道,说明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治疗方案中,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高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较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案更佳,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思稼,韦伟,马建林.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9:2523-2525.

[2]张宇,宁宁.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4,15:53-55.

[3]杨常青.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3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02:448-449.

论文作者:张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经桡与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_张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