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启示_货币需求论文

国际环境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货币论文,启示论文,需求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69X(2010)07-0040-04

自从我国将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以来,货币需求的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综观我国目前关于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成果,均没有考虑到国际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受到国际经济冲击的影响也逐渐增大。从1978年至今,我国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经济紧缩,而这两次经济下滑均与国际上的两次金融危机有关。那么这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呢?如果有影响是多大?面对还未完全恢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以怎样的货币需求函数作参考?这些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一、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主要有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本文用真实国内生产总值(y)代表规模变量,用通货膨胀率(π)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R1)来反映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m=f(y,z),其中z代表利率、通货膨胀率。另外,我们使用季度数据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分析(叶光,2009)①,由于两次金融危机分别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所以我们选取1992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进行研究,为了避免季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我们对每个变量在一开始就通过移动平均的方法做出了季节调整。在此基础之上,依据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10月27日公布的货币量统计标准,我们分别选取实际狭义货币和实际广义货币作为货币需求变量,并令=(Mi/cpi)*100(i=1,2),其中代表真实货币余额,是名义货币总量,cpi是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了物价水平。M1,M2,R1,名义GDP和cpi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其中,cpi的季度数据是通过每三个月的cpi数据加和求算术平均数②。其次,我们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转换成实际值y=(GDP/cpi)*100,通货膨胀率π由季度数据环比求得:。最后,我们将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得到

二、金融危机是否影响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检验

(一)长期均衡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

为了考察决定货币需求总量的几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我们首先对五个变量做单位根检验,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后,我们发现,除了lnπ外,lny、lnR1、lnmi(i=1,2)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是非稳定过程,对其一阶差分后,除△lny外,其他变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出稳定的趋势,△lny经过检验属于二阶平稳过程。下面我们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根据Engle-Granger协整分析方法,首先,运用OLS方法对方程(1)进行回归,剔除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关于狭义货币(

)和广义货币()长期货币需求函数(括号内是t值):

-0.24),且通货膨胀率对狭义货币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其对广义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一方面表明我国仍然是交易需求为主,投机需求较弱;另一方面说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会引起居民和企业对活性货币(通货和活期存款)持有量的变动,但是对定期存款的影响较小,反映了人们希望更加灵活地应对物价变动的心理。

(二)金融危机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检验

1.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做出检验

给出检验的方程:

结果显示,21世纪初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产生显著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我国政府吸取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果断及时地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注重民生工程的兴建以及对外贸出口企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拉动内需,增强了人民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货币需求的相对稳定。

三、建立稳定的长期货币需求方程

通过实证检验,第二次金融危机未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我们以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是否存在一个稳定的函数方程。

考虑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关系,因此我们这里将因变量看作不同因素组成的向量,然后采用迹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利用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数据对各个变量做单位根检验,发现lnπ、lny、ln分别属于I(1)过程,lnR1、ln分别属于I(2)过程。根据AIC和SC准则,我们对变量取滞后2阶,同时包含截距和趋势项。给出迹检验结果见表1。

由于第一个协整关系所对应的特征根最大,故我们对两种货币数量所对应第一个随机协整方程正则化并剔除了不显著的变量,分别给出长期均衡方程:

我们发现,影响狭义货币的变量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lnyt)和通货膨胀率(lnπt),而利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说明对m1的需求动机主要是受交易需求的刺激产生的,而投机需求动机仍然没有显现。影响广义货币需求的变量中三个因素均显著,但总的来说收入弹性和通货膨胀率的弹性较狭义货币都比较小,另外,式(11)告诉我们广义货币的利率弹性为正,说明利率的变动并没有引起居民对货币需求持有量朝相反的方向变动,证实了我国货币需求的投机的需求动机很弱。

对(10)式和(11)式的稳定性进行检验,我们采取递归检验,以下是递归检验的结果: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狭义货币还是广义货币变动趋势均没有超过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系数是平稳的,因此,我们得到了不同货币数量的长期需求函数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建立短期动态模型,从而确定货币政策的最优反应变量。

四、货币政策反应变量的选择

短期动态货币需求函数是在货币需求的向量自回归方程组的基础上求得的,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反映出来。考察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货币需求短期动态函数。建立vec模型(滞后阶数和var滞后阶数保持一致,即滞后2阶)。狭义货币ln的vec方程为(括号中的数代表t值):

我们通过比较两个方程,发现狭义货币的长期协整方程能在短期更好地对短期货币需求量起到修正作用。虽然狭义货币的协整方程对△(ln)的修正力度没有广义货币的协整方程对△(ln)的调节速度高(0.33<0.5)③,但是其显著性强于后者(3.69>1.66)③。因此,本文认为应以狭义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优反应变量,促进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有效调控。

五、结论及启示

第一,通过检验,相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1世纪初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的稳定性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第二,在建立货币需求的vec模型之后,我们得到短期动态货币需求方程。发现狭义货币的协整方程能在短期更好地对货币需求量起到调节作用。其协整方程对物价水平的推动幅度要小于后者,有利于维持物价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即推动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我们认为狭义货币的vec模型更能反映我国货币政策对短期需求的控制情况,所以应该选取作为货币政策的反应变量。

第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越来越与国际接轨,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渐完善,资本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给我国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但是由于以住房、医疗、教育为代表的保障体制尚未健全,资本市场也还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对货币的交易和对未来不确定风险的预防仍然是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另外,面对三十年来几次大的经济过热,我国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我国居民还没有将通货膨胀率作为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重要原因。

注释:

①叶光利用SupF、MeanF和Lc统计量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M1和M2的货币需求函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发生了结构变化,因而不建议使用年度数据估计货币需求函数。

②由于每季度的连续三个月的物价水平变化幅度很小,所以用其算术平均值代替了季度cpi的值。

③这里是取绝对值进行比较。

标签:;  ;  ;  ;  ;  ;  ;  ;  

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启示_货币需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