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1]2004年在《表外信息披露对企业评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财务报表曾经是财务报告的全部内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财务报表已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其局限性表现在:(1) 报表仅是一种统一的、固定的信息,不能反映会计政策的选择性和重要项目的详细说明;(2) 难以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完整的评价,因报表以定量揭示为主,缺少有助于使用者理解的定性揭示;(3) 报表仅是对过去事实的反映,缺乏对未来进行科学预测的资料;(4) 不能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对环境的治理等。而表外信息以其灵活的披露方式、丰富的信息量正好可以弥补财务报表以上的缺陷,表外信息也就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表外信息的披露对企业的评价影响,来阐述表外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表外信息披露现状和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外因的研究,提出对表外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本文采用实例研究的方法来阐述表外信息对企业评价的影响,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思路。 第二部分通过对鼎天科技年报的实例研究来阐述表外信息披露对企业评价至关重要。 第叁部分从政府、上市公司和报表使用人叁方面研究分析了表外信息目前的地位和质量,得出了表外信息地位偏低,质量不高的结论。 第四部分旨在研究和探讨影响我国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外部因素。 第五部分设计了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揭示的方式。 第六部分主要是在前五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表外信息的披露提出若干建议。
路寒星[2]2018年在《“*ST匹凸”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外信息披露对于广大信息使用者来说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财务报表与相关数据时,是基于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情况,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进程的加快推.进,对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事.项的推测性信息逐渐成为当前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依据。毫无疑问,高水准的表外信息质量与完善的表外信息披露机制能更大程度上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目标选择与投资决策。在此背景之下,论文依托表外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即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的指导,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针对“*ST匹凸”表外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剖析。在进行了事件回顾后,对“*ST匹凸”表外信息披露违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其表外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缺乏规范性、过多进行无使用价值的信息披露以及对社会贡献等方面表外信息披露自愿性程度不足等缺陷。究其原因,不仅包括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表外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度体系上存在漏洞,还有国家相关监管机构与部门缺少相应的监督处罚力度等。此外,以企业自身来看,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基层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更是导致了表外信息披露违规的局面。在对导致“*ST匹.凸”表外信息披露违.规的若干原因做出剖析之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在表外信息方面的现状,论文站在政府监管机构以及公司层面,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得出部分启示。包括对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修正与完善,建立与落实与我国资本市场相适应的表外信息披露规范制度,另外对于与表外信息披露违规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加大对其的惩罚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在上市公司层面来说,应规范自身治理结构,制定能够保证企业稳定运行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落实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合理有效运行;公司的财务人员应进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最新政策法规与专业知识,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只有对我国相关监管机构与企业自身进行规范,才能保证所披露表外信息的真实可靠,进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准确了解上市公司信息,在维护合法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也更好的帮助上市公司吸收投资、筹措充足的发展资本。我国的经济环境的改善、投.资者的利益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规范的表外信息披露的帮助。倘若监管方与上市公司等各方面能够通力协作完成规范表外信息披露的任务,才有可能督促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汪金祥[3]2008年在《中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在基本会计报表之外提供其他辅助性的信息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表外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长度也大大超过会计报表本身的长度,已构成财务报告体系的十分重要的内容。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财务报告的披露已经进入了表外信息时代。表外信息披露制度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外信息对于整个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有着很重要的补充作用。遗憾的是,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表外信息还没有真正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进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内容。第二章从与表外信息相关的概念入手,明确了表外信息的界定范围,指出了表外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第叁章对表外信息披露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第四章我国表外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提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第六章是对全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陈劲松[4]2014年在《表外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述评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外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企业信息对外报送的补充和深化,是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方式。文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企业表外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交易、管理层报酬、企业控制权竞争、管理层能力传递、降低诉讼成本等动机,其披露程度受到企业特征、财务状况、企业业绩、公司治理等因素的影响,且可以通过构造信息披露指数等多种方式进行度量,并具有导致股价上涨等经济后果。研究有助于深化现有表外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谭仕平[5]2003年在《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飞速的变化,信息使用者对公司财务信息的需求也日趋复杂。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并传递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必须适应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然而传统财务报告显然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的呼声持续不断,且越来越高。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和表外信息组成的,有资料显示现行财务报表仍然非常重要并且抛弃现行财务报告系统另造一个反映财务信息的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对财务报告改进的一个可行方法是改进表外信息的披露。遗憾的是,我国表外信息还没有真正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我国表外信息的内容体系,探讨表外信息的几项重要内容,并对提高表外信息的质量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在对表外信息这一课题的探索中,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理论联系实践。本文首先从界定表外信息入手,比较国内外对财务报告的相关规定,提出在我国表外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财务报表附注、附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它的披露形式为财务报表附注、附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然后笔者探讨表外信息的内容体系,比较分析财务报表附注、附表和财务报告其他手段(在我国指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接着,笔者深入分析表外信息的叁项具体内容:分部信息、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随后,笔者展望了表外信息的发展。最后,笔者认为提高表外信息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财务报告供给链为主线,立足于完善供给链每一环节,并对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全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表外信息概述。笔者首先比较国内外对财务报告内容的
汪永兰, 秦士华[6]2008年在《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问题及其改进》文中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资源配置至关重要,而信息披露主要由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和表外信息披露两方面构成。由于财务报表信息容量的有限性,导致表外信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表外信息披露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内容不充分、传递的信息不真实等问题。其中利益驱动是导致表外信息披露违规的根本原因。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该从建立、健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规范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加大监管范围和处罚力度等方面加以改进。
杜继勇, 周杰川, 白琳[7]2007年在《浅谈会计表外信息的披露》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财务报告也日益暴露其局限性,如侧重于企业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侧重于利润的核算而忽视现金流量的有关信息,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等,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急迫课题。立足于改进财务报告来研究表外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
金缠喜[8]2005年在《会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文中研究表明会计报表信息被视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使用者要求在提供表内信息基础上增加表外信息的披露,本文仅就表外信息的作用和应披露的主要内容作一探讨,借以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
谢锐彬[9]2012年在《表外信息披露过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对外提供信息从原来的财务报表逐渐发展为财务报告,发展后的财务报告不单纯的包括财务报表,还包括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等等。财务报告模式的不断拓展,是为了满足市场变化以及相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但是不断扩容的财务报告,仍然未能完全准确、可靠地反映企业内在的经营业绩与风险,相反却导致了披露内容过载的现象,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运用成本。鉴于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表内和表外的划分,并对表外信息披露过载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规范和简化表外信息披露来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思考,发现国内外关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研究很多,但系统的对表外信息披露过载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有效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供需理论来分析表外披露的必要性,并为下文解决问题做好理论铺垫。首先通过对表外信息以及表外披露过载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以此来确定文章研究的主要对象。其次以A股上市公司年报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表外披露的内容虽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其质量和可理解性却在下降,然后又针对过载的现状及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结尾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应简化和规范表外披露的内容,区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并使部分表外信息向表内进行转化,以此有效防止表外披露过载这一现象。文章最后对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赵建花, 张旭[10]2006年在《对表外信息披露的一些思考》文中提出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的书面法律文件,对于投资者做出理性和较为准确判断,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人们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企业财务报告中会计报表之外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其它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统称表外信息,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现实中,表外信息披露很不规范,使得“信息不对称”情况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加强对表外信息披露重要性认识,分析表外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改进披露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表外信息披露对企业评价的影响[D]. 孙芳. 内蒙古大学. 2004
[2]. “*ST匹凸”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路寒星. 河北经贸大学. 2018
[3]. 中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分析[D]. 汪金祥. 武汉科技大学. 2008
[4]. 表外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述评与展望[J]. 陈劲松. 会计之友. 2014
[5]. 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研究[D]. 谭仕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6]. 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问题及其改进[J]. 汪永兰, 秦士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7]. 浅谈会计表外信息的披露[J]. 杜继勇, 周杰川, 白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8]. 会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J]. 金缠喜. 会计之友. 2005
[9]. 表外信息披露过载问题研究[D]. 谢锐彬. 兰州商学院. 2012
[10]. 对表外信息披露的一些思考[J]. 赵建花, 张旭. 生产力研究. 2006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财务报告论文;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论文; 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