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论文_黎运团

如何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论文_黎运团

黎运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了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必要性,在建筑材料为了适应建筑工业化、建筑工程现代化,提高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要求。建筑材料是进行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任何建筑物和工程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方面,更应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本文重点对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材料;民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装饰材料;工程建设;分析

一、加强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基本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水泥、木材等;装饰材料主要包括各种油漆和涂料等;专用材料主要是指用于有防水、保温等

其他特殊要求的材料。这些建筑材料是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决定了建筑物的坚固、耐用、造价和美观等。常规建筑材料是建筑项目中使用最多的、最基础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工业和民用建筑对于建筑材料质量和规格方面的要求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近年来,因建筑材料不合格而导致了很多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因此,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关以及管理和使用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工程项目坚固耐用的关键因素。

建筑材料的费用往往占到整个工程项目费用的 60%以上,是工程项目主要的耗资部分。选用质优价廉的建材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现代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对于其外观和保温、防水等适用性方面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和讲究,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可以满足建筑物对于美观、适用等方面的要求。例如,现代很多工厂厂房和仓库为了防水而在建筑物顶部使用专门的防水材料;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利于销售,使自己的楼盘外观显得美观和协调,而选用特定颜色的涂料。

二、如何加强工民建项目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

现代建筑行业建筑施工的技术和水平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各种新的施工工艺和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得到应用,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不能仅停留在“不丢失,不损坏”的最基本的管理要求上。我们应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材料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适应行业的发展。结合近年来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主要应该从材料的采购、存放和使用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才能适应新的材料管理的要求。具体如下:

1. 加强对材料采购的管理

材料的采购是保证材料合格、适用的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把好材料采购这第一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材料后期的正常使用。在订购材料之前,应首先对相关材料供应厂家的资历条件、材料信息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有疑问的,可进一步联系厂家了解其情况。材料的采购应尽量选择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大型供应厂家。对于计划采购的材料,应由材料监理员会同施工单位,对厂家资质和材料质量进行严格审核和再检验。材料采购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重灾区,被很多不法分子视为“肥差”,材料采购中“吃回扣”的现象严重,一些不合格的、残次的材料由此进入施工现场,给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材料采购中贪污、受贿问题的查处,以确保供应材料质量万无一失。

2. 加强对材料储放的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加强材料的进场申报管理,对没有进行审核确认的进场材料,必须先清除出施工现场。材料的堆放必须符合施工设计平面布置的要求,按照种类、规格、进场时间等进行分类、有序地堆放,并采用相关标志进行区分,以防止材料的混乱堆放和错用。材料堆放期间应注意材料的储存和保管。一些怕水的材料应做好防雨、防水工作,可以采用覆盖帆布或是采取其他一些临时的避雨、防水措施;对于一些易损坏的材料,可采用设置防护栏和警告标识的措施,来防止材料的磕碰和损坏。定期对堆放材料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材料安全和正常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现在很多项目施工建设中

对材料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的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和对施工人员的教育,提倡“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在施工建设和材料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材料的使用要求来使用,严禁违规和不按要求使用材料,加大对材料浪费现象的处罚力度;对废弃材料和尾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归置,杜绝乱丢乱弃的现象。

4. 加强对新材料的管理和使用

现代工民建行业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新的建筑材料不断得到使用。因对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陌生性,所以,在新材料的使用上,我们必须坚持“严格、稳妥”的原则,严格对新材料从采购、存放到使用的各环节的管理。新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产品标准才能进行采购;新材料的存放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其要求来进行,避免盲目不当的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规范管理程序,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制度可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人员素质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规范的材料管理制度是提高材料使用效率的重要保证,材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筑项目中不仅要对材料本身做到全程规范的管理,同时,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程序和制度的完善也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对材料监督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做到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使每一个建筑工程都有合格的材料管理人员;并且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下有效合理地确定材料采购、使用的程序并严格实施,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整个建筑项目质量的可靠。

三、材料的成本管理

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在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制度控制、限量控制、主材控制、材料索赔控制。

1.制度控制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包括“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设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2.材料限量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3.主材控制

1)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目前商品砼的数量不足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品砼厂家提供数量不足;二是由于施工班组楼板厚度控制不好造成浪费。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商品砼合同签订时结算数量按图纸结算,避免数量失控;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楼板混凝土厚度控制标高在施工前降低5~10毫米,因为楼板的正常沉降在5~10毫米左右。

2)加强钢材用量的控制。目前钢筋存在超量问题,为了应付验收钢筋,钢筋工不懂规范只知道多放钢筋,造成超规范放置,这是因为班组结算时按吨位结算,多放钢筋对班组有利。针对钢筋用量严重超标现象,项目部应加强管理,要求钢筋工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按规范及图纸进行检查,多放要罚,同时合理利用钢筋的各类技术性能。如线材可进行工厂冷拔加工,增加长度、强度,现浇板采用冷轧扭钢筋,加强加工管理,合理配料。进料的长度,可根据配料单确定,减少钢筋损耗。施工员审核翻样单或施工员翻样,严格按翻样单制作钢筋。钢筋接头Φ14以上钢筋均采用焊接接头,杜绝冷接接头。

3)模板的控制现场要加强模板的进货数量、规格尺寸控制,不能依靠班组,班组要多少就进多少。应根据进度安排、房屋类型来配置模板,模板规格根据结构模数定,要进行模板翻样的审核工作。考虑周转利用,旧模板可以制作成定型模板,进行重复利用。拆模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并深脱模油,处理好模板安装与拆模的技巧,控制模板拆模的损耗。小而结构复杂的模板难拆处,尽可能用旧模板替代。

4.索赔控制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

关于材料常见的索赔内容有:由于业主和工程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施工临时中断和工效降低导致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增加而提出的索赔;业主和工程师发布加速指令,要求承包商投入更多资源,加班赶工来完成施工项目,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业主材料质量问题或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索赔。施工企业一定要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自宁.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J]. 神华科技. 2009(04)

[2] 刘东,宋戈,苏雅晖. 关于建筑材料发展趋势的探讨[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0(02)

[3] 刘马群. 建筑材料实验课的教改探讨[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论文作者:黎运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如何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论文_黎运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