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整个电气工程中,电气安装技术对于建筑物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就我国目前的电气工程安装技术发展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漏洞,本篇主要论述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的要点,旨在为我国电气安装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支持。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应用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建筑电力配电部分为二级负荷,电源采用10KV进线 ,一用一备,备用自投。本工程设有柴油机组,以提供应急时的备用,工程防雷设计为二级,利用基础地梁、柱台钢筋作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柱内两条对角竖向钢筋作为接地引下线。
2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图纸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的电气工程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无法确保图纸的准确性造成的,不仅包括图纸本身的不准确性,还包括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图纸严格进行施工的事件。例如,在某地的电气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安装工人没有正确理解电气工程的图纸,造成施工结束之后,电路错乱引起的火灾事件。所以,有关工程图纸的问题,必须要从多方位进行全面探索,才能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电线管敷设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建筑公司过度考虑自身利益,购买不达标的电线管,将厚电线管变成薄的,将镀锌的电线管壁换成铁的,并且有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偷工减料,不严格遵循规定安装,这些电线管方面的问题以及相关人员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导致导线的电压和电阻都不符合标准水平。
2.3技术要点不明确,影响实际应用效果
安装人员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安装技术,或者是没有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很容易影响安装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此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让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电气安装的技术要点,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
3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有关工程图纸的三项举措
首先,确保工程图纸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工程图纸不仅对整个电气工程的安装有着指导性的作用,还能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预防风险的作用。在电气工程安装技术实施前,可以对施工图纸进行有效的审查,同时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保障工程图纸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才能真正做到在图纸使用前的万无一失。其次,在电气工程安装体系中,有很多的专业安装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具体的施工。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必须确保安装人员能“看懂”图纸,才有利于接下来的运作。所以,可以在电气安装施工前,对有关安装技术人员进行有关工程图纸的培训,以此确保电气安装的正常运行。最后,根据我国电气工程安装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很多施工方在安装的过程中,忽略了工程图纸的存在,而是根据“经验论”和“实践论”进行违规操作。针对此类现象,可以在电气工程安装体系中设立监督小组,并伴有科学标准的奖惩机制,确保电气工程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实施性。
3.2安装人员、材料及设备本身质量控制要点
1)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个人素质关系着整个电气设备质量的好坏,因此,有必要对安装人员做好培训工作。有关施工单位在对安装人员进行分类培训时要根据实际的电气工程类别来进行,使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最大化的提高。2)材料本身的质量和性能也与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以确保所购材料有较高的性价比,并且必须并进行检测材料质量工作时按有关规定要求来进行,使工程实际所需的材料质量达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运输,储存和进入现场时,材料还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操作,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并仔细检测和验收每个阶段的材料质量。3)设备的质量控制与材料的质量控制相似,必须严格控制从购买到运输到最终入场等环节,以及对一些质量和性能较好的设备要优先购买或租赁,在将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前,必须指派专业人员详细检查所有机械设备。
3.3配电箱、开关箱要、稳固地安装
若是箱体是移动式的,要把它放在稳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m~1.5m。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 0.5mm。
3.4防雷及接地技术工艺要点
工艺流程:接地体→防雷引下线→屋面壁雷带→接地电阻测试:①接地体焊接应采用搭接焊严禁对接焊,焊接必须保证质量,焊缝平整饱满,不应有咬肉、夹渣、裂纹、气孔等缺陷,其焊接面积不宜小于10CM2,埋深不得低于60cm,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a.圆钢与圆钢焊接,搭接长度≥6D(D为圆钢直径),且双面焊接;b.扁钢与扁钢焊接,搭接长度≥2b(b为扁钢的宽度),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搭接长度≥6D(D为圆钢直径),且双面焊接;②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主筋(>Ф16)焊接引上,应注意结构柱的缩小变化,每次焊接应作好识别标志;③避雷带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承件高度为15cm,间距一般为100cm,转弯处对角定位间距一般为50cm,标准支承件间距均匀、固定牢靠、高度一致;b.所有镀锌圆钢,焊接前应先应认真调直。搭接的部位型状、方向应一致,且无缝隙(圆钢与之型部位搭接时应作倒角)。搭接长度大于等于6倍D且双面焊,应特别注意外侧的焊接质量;c.引出女儿墙的引下线应二根(直径大于等于10毫米)且弯曲倍数大于10倍D,避雷带在女儿墙上安装时应根据宽度定位,小于30cm的定在中间,大于30cm的为距外边15cm定位;d.屋面上所有金属管道和金属构件都应与避雷带相焊接;④全部完成后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摇测,并应做好测试卡及引下线的标志。
3.5加强整个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1)结合关键试验方法和一般试验方法,对电气系统所需的孔洞,接线盒,电线,预制管道的预留位置进行拉网式系统检查,对安全隐患和质量不合格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工程中的总进线、接地极进行重点检查,以确保安装各方面的质量。2)对搭接焊接地体环节应重点监测,以确保足够的材料长度。3)将分段检查与整体检查有机结合,对接地扁钢和预埋管道进行分段检查等,对埋设材料的质量及时汇报,使电工与土木工程师能够高度配合。4)同样重点检查开关插座安装的合理性,是否保留合适的孔位以及是否规范化设计楼板剔槽与砸圈梁,如果发现问题,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更正,确保电气工作质量符合标准。
3.6电缆敷设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需要敷设大量的电缆,如果电缆敷设不规范,出现交错现象,容易造成线路短路。因此,在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交叉敷设的情况,加强对电缆的防腐处理,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延长;在电缆敷设完成之后,必须要针对电缆工程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加强对电缆接头的保护,并且对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3.7设备调试
电气工程安装完成后,设备的调试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所以,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设备调试工作,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作,确保设备调试的有效性。调试过程中,要保证配电箱设计的合理性,精准布线。设备调试应坚持先空载、后负荷的原则,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结语
在实际的电气安装技术的研究中,既需要对安装技术有科学的认知,还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敏捷的应变能力。电气安装技术不但关乎着整个工程的好与坏,更关系着安全事故的风险率。虽然,在电气安装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但施工方进行合理的把握和充分的监督,就一定能确保工程的流程化和体系化。
参考文献
[1]田顺义.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分析及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7):47-48.
论文作者:卢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圆钢论文; 材料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图纸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