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既是贯彻好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将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渗透到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更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由此来提高政府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体现和实践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属性。
关键词:执政理念;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法规对国家行政单位人力资源进行的系列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的管理主体是政府部门,主要以国家公务人员为管理对象。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的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要通过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一.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分析
我国许多政府部门,现阶段仍习惯于把人事管理过程归纳为进、管、出三个环节。把人看作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工具,强化对人的控制,视人力为成本,单位人、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单位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依托、公务员是铁饭碗、国家干部等观念仍然延线。导致身份性用人倾向的另类管理,与现术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背道而驰。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重视不够。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仍继存在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仅通过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约束来完成工作任务,缺乏对公务人员的培训培养,忽视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另外,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人才的差异性以及对个人潜能的合理利用,压抑了人才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效率,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2005年,我国颁布了《公务员法》,并在2007、2008年颁布《公务员考核规定》、《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等三个试行规定,首次提出公务员退出机制。在公务员的甄选、培训、考核,还是考核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人事管理层面的工作思维、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惯性依然有极大的制约:一方面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难以给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部分政府部门由于选拔任用机制缺乏民主和透明度,在公务员的录用、调配等工作中,存在着内部输血、近亲繁殖等人际关系干扰等现象,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三)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首先,公务员的评价机制在晋级升职还主要取决于个人学历、资历及领导的评价,没有真正形成与工作实绩相统一并相应晋级、升级的科学管理机制。其次,公务员的选任有待发挥竞争动力和压力。第三,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还不健全。普遍只有谋求升迁的动力,被辞退的压力不足。在薪酬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严重影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切实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管理转化为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管理创新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将成为一切组织制胜的关键。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在管理的理念、体制、机制,制度、组织、技术六个方面创新。在新时代执政理念的指导下,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为引进高端人才、留住本地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一个平台。
(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首先,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核心是: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来共享。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就是把人民作为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使用的资源。强调把获得感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潜能性和创造性。其次,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政府人力资源是人民所授予的公共权利的执行者,是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的实现者。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把政府人力资源作为实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价值取向内化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成为真正的人民公仆。第三,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力度。加强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让在职的公务员能充分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提高做好工作的能力和信心。通过分层、分类规划并建立人才获取及培养的渠道,以构建合理的培训管理休系,形成政部门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之路。
(三)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法制性建设。随着《国家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对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正逐步走向法治化。在具体操作层面,也不断对现行的公务员管理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修改、补充和完善。从而构建完整的公务员法规体系。在新时代,大力推进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首先,用公开透明制度选人用人。首先,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依法履职尽责,以纠正克服作为中的懒、散、乱现象。秉承管理与服务并重理念,以促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经办、人才人事管理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等方面为重点,推进综合管理和综合服务,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其次,落实人社法治各项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践制定推进人社法治建设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明确阶段性的重点,有计划、分层级全面推进人社法治工作。健全人社法治建设的规章制度,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将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要加强督促检查,不断增强人社法治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人社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其次,加快推进人社法治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把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行政为民作为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基本准则,增强使命感、责任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人社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第三,强化绩效管理规章的机制。结合实际,科学规划,探索形成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工作机制。要着重在健全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上下功夫,坚持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科学设置各项考评指标及计分权重,增强考评指标的导向性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政府关系[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2】黄弘毅.市场取向: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手段选择[J].云梦学刊,2008(7)。
【3】韩严民,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发展,2007(5)。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政府论文; 公务员论文; 法治论文; 工作论文; 人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