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教师积极主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将师生从大量的重复学习、机械学习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在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将有效教学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相结合,明确地理有效教学内涵,发展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和地理学习规律的有效教学,无论对于有效教学理论与地理学科教学论的发展,还是对于地理教师与学生自我完善及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地理;实施;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20-01
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在新的环境下也要求我们的教育不断改革,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研究探讨,人们逐渐提出了课堂由原来的以老师为主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主这一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使广大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目前,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有效性研究问题也倍受关注。那么,初中地理课中如何实施有效性教学呢?笔者进行如下探讨。
一、联系生活实际,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握目前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表象的层面,因此教师要结合这些特点对知识的传授尽量要举重若轻,化繁为简,表达要准确、明确,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决不要啰嗦,尤其是一些晦涩的概念,切记不要含糊其辞,尽量要用浅显的语言说清楚。例如,经纬度是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初中地理的难点,有些内容确实比较抽象,如果按部就班地讲授,大多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的智慧了,要想办法让学生听得明白,易懂,不花心思是不行的。对此,笔者会利用电影院的座位,或者利用学生在班级的座位比作经纬线,由于将经纬线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掌握就很快。又如,在讲到我国季风与东部雨带的推移,何时雨季在何地,单单看课本的叙述不好理解,为此,我把夏季风和冬季风比作一对冤家对手,“冬季大陆上是冬季风的天下,但是到了春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变化,夏季风势力增强,“部队实力大增”,开始反攻,与此同时冬季风势力减弱,故只能向北节节败退,夏季风高唱凯歌,一路向北高歌猛进;两军对垒之处,一片腥风血雨(形成降水)……”用这种形象的方式,学生听得意兴盎然,理解起来也不费劲,同时还容易记。同时,每一个地方的用词都要仔细的推敲,尽量语言准确、生动、有感染力,教师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语调,严谨的语言逻辑,娓娓道来,让学生如入佳境,不知不觉地被教师的语言魅力所“俘虏”,如此欲罢不能,也就不可能开小差了,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二、设置教学悬念,有效进行导课设计
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无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步。恰当的导入能使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导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实施做好准备。例如:教学“天气和气候”之前,我就通过当时热播的国产大片《赤壁》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又如:教学“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入时,教师可设问:“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分几层?大家平时又是怎么挑西瓜的呢?”教师的这一导入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入手,亲近自然,用这样的问题导入,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高度关注问题的进展,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关于“热力环流”的导入,“久居城市的人们都会有同样的体验:夏季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市区的人们会到绿树成阴、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调起学生要揭开谜底的兴致。
三、培养问题意识,有效进行课堂提问
提问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被视为教学的对象,其思维是被严格设定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范围之内的,任何问题的设计及提出都是为了帮助教师组织教学的。因此提问的意义往往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新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对话式教学,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上。例如:在讲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时,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学生在清楚三者之间的转化问题后会提出哪类岩石是最古老的岩石;在讲解季风环流时,学生会在明确季风环流形成原因后,追问其在大陆西岸为什么不能形成?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效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传统的讲授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后,随着对课堂教学的重新界定,人们从片面的“灌输式讲授”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合作探究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对知识掌握和合作品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怎样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合作探究学习,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究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益。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其教学的主导地位不可缺少。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探究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需要认真做好每一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不断加强学生的参与力度,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新课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孙瑞雪,初中地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2年15期
论文作者:王友文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4月总第2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地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环流论文; 有效性论文; 《科教新时代》2014年4月总第2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