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手术部;湖南长沙410011)
摘要: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我院手术室护士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团体心理训练)与对照组(常规指导)各31例,比较心理健康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理满意度无差异,对照组组内数据也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工资福利、工作负荷、同事关系与工作责任平衡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研究组组内数据也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与与强迫症状的心理健康分值较对照组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手术室护士采用团队心理训练能提高护理满程度,改善心理健康,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护理满意度;影响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群体为护士,其属于高技术、高风险、高压力与高强度职业,手术室护士面对各项紧急事件与患者生命安全有直接联系,对其工作节奏与思维敏捷程度提出较高要求,护士承担着巨大压力导致易发生精神高度精神,随着医疗事业发展,护患矛盾日益明显,易发生护患纠纷,护士心理负担加重则造成对护理满意程度不高,因此给予对症心理辅导具重要意义,缓解心理压力且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提高疗效达到远期目的[1]。为分析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护士62例,研究组(n=31):男5例,女26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4.42±11.46)岁;手术室工作时间1-23年,平均(11.26±6.15)年;其中初级12名,中级17名,高级2名;对照组(n=31):男4例,女27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4.56±11.31)岁;手术室工作时间1-25年,平均(11.39±6.08)年;其中初级16名,中级14名,高级1名。年龄、工作时间与职称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根据科室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给予护士常规心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团体心理训练,①成立专业性小组:组内成员包含心理咨询师、主管护师与临床经验较丰富护士,护士长定期对组内成员开展关于团体心理训练的方法,划分成5阶段活动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2]。②训练流程:第1阶段:护士长详细向小组成员阐述团体训练目的、方法、程序与规章制度等,成员互相介绍认识并订立团体契约,营造互帮互助同事关系,便于后续训练流程能顺利进行。第2阶段:小组成员互相了解后进行情感交流,阐述情感体验并分析产生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耐心倾听护士心理的想法,采用宣泄等方式缓解工作压力[3]。第3阶段:重建认知训练:系统化掌握各小组成员心理状态后给予对症指导,确保护士能自我心理减压并实施情绪管理,聘请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咨询专家,采取开讲座等方式分析自身心理特征,充分认知自我后采取对症心理减压模式,掌握较适合的表达方式与技巧,提高自我效能感,定期开展趣味性较强的团体活动纾解心理压力,便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4]。第4阶段:巩固所学到的心理减压模式并应用至实际护理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提高自我总结能力,纠正对自我认知能力的理解。第5阶段:护士阐述心理辅导后的调节方案与解决压力办法,总结经验且分析收获。
1.3观察指标
心理健康:参考症状自评量表(SCL-90)[5]评估近1周内心理状态,包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与与强迫症状的分值,采用5级评分法表示,1分为从无;2分为很轻;3分为中等;2分为偏重;5分为严重,分值越低则说明心理状态越好。
护理满意度:参考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6],测定工资福利、工作负荷、同事关系与工作责任平衡的分值。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心理健康与护理满意度)(),t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
研究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与与强迫症状的心理健康分值较对照组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前两组护理满意度无差异,对照组组内数据也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工资福利、工作负荷、同事关系与工作责任平衡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研究组组内数据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医疗事业发展使得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较高要求,手术室为患者提供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士长期处理紧急事件导致其精神状态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直接影响身心健康,护患矛盾增加极易发生纠纷[7],因此给予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具重要意义,便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有研究报道[8],团队心理训练能提高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将存在共同干扰的当事人集中组成团体实施心理训练方法,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以团体内部人际交互作用为基点集中式观察学习,共同探讨且支持鼓励,确保成员能充分意识到自身学习态度与行为方式,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人格成长,护士共同获得共情与支持,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该项训练模式通过团队合作游戏或自我介绍等形式使得护士感受到团队力量,提高对团体的归属感并改善人际关系敏感程度,相互交流护理工作中常见护患矛盾,激发成员间的情感共鸣,使得护士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采取情景游戏角色互换形式使其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将自身不良情绪进行调整与控制,给予针对性处理对策,改善护患关系且提高人际互动[9]。
其次,给予手术室护士团队心理训练是以理论授课方式为基点阐述心理学知识并协助其掌握负性情绪认知与行为反应,优化心理学理念,确保护士能保持积极乐观态度进行自我接纳,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并重建自信心,激发工作热情并实现自我价值,因此给予护士团体活动能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激发个人潜能并加强自我管理,巩固自身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具时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护理满意度无差异,对照组组内数据也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工资福利、工作负荷、同事关系与工作责任平衡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研究组组内数据也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与与强迫症状的心理健康分值较对照组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说明本研究与谭菊花,曹婵?,?陈英等[10]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护士采用团队心理训练能提高护理满程度,改善心理健康,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袁作芝,周秋荣,李大凤.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在手术室青年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3(07):125-127.
[2]王思思,吴海萍,汪英.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手术室院内感染和提高护士技能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6):83-84.
[3]郭清厚,钟娆霞,莫玉林.基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9):2349-2350.
[4]欧阳慧琳,尹艳香.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7):153-155.
[5]官煜,张琳娟,车菁,贠小宁.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能力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2):60-62.
[6]李娟,王玉玲.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职业疲溃感与留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护理,2018,26(01):25-27.
[7]赵莹莹.探讨团队心理教育培训对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2(11):174-175.
[8]夏英华,王希柱,张昊等.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03):463-467.
[9]熊英,魏佳岩,岳明丽,等.团体心理辅导在神经外科手术室进修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2):1478.
[10]谭菊花,曹婵?,?陈英. 团队心理训练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10(32):197-199.
论文作者:郑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护士论文; 手术室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满意度论文; 团体论文; 差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4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