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对话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对话论文

特约栏目主持人语·Comments on Special Column from Initiator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对话

王 雅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是现有学科建制中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两个主要二级学科,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里学科的细化,以往几十年里研究者长期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精耕细作,对其他领域涉猎较少,由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同是哲学学科内的二个学科的界限和距离甚至超过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和距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与我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在哲学学科和社会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之相对照的中国传统哲学,由于一度被视为封建的、落后的而不被重视。近十几年来,大家认识到这一局面对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制约,于是积极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沟通,寄希望于在对话、沟通、融合基础上创建当代中国哲学。温州大学学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对话”栏目就是对通过对话、沟通进而实现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推进。

中弹的鬼子坚持了几秒,身子一歪,瘫倒在一架鹿砦上,刀枪都脱了手,滚落到一边。他瞪着一只空洞的眼看见余晖落日。

李青教授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早、最杰出的探索者和理论家艾思奇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历程,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念,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刻内涵和表现形式,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与原则,并对“通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如何做到中国化”等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艾思奇的代表作《大众哲学》心系民众,立足当时中国现实,把关怀民族存亡、大众疾苦与哲学启蒙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了一种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人都能看得懂的,平凡、新颖又独具特色的大众化形态的新哲学,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追捧,仅解放前就印刷了 32版,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定义是: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表现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李青教授在文章中强调,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启示我们“伟大的理论出自伟大的实践”。我们只有立足现实,放眼世界,真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博采百家思想文化之长,深刻反思我们民族文化根性之优劣,下大功夫卧薪尝胆,努力“打通中西马”之间的学术壁垒,上下求索,融汇创新,才能真正不辱使命,创立我们时代的哲学,回馈我们伟大的时代。

围术期疼痛管理是麻醉学走向围术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正在从以“联合阿片类药物与NSAIDs药物为主”转变为“联合区域神经阻滞与NSAIDs药物” 为主。麻醉科医师须在现有研究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临床行为,积极践行更理想的多模式镇痛理念,以大幅提升中国围术期患者疼痛管理数量与质量以及患者远期预后。

王雅和刘东升在《回归哲学本性的当代中国哲学的应然形态》中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立足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对时代问题进行哲学方式的解答。当代中国正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哲学对这一新时代的时代精神进行凝练和提升。现有学科建制上的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因偏重历史和文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当代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未能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同时建构出意识形态层面的当代中国哲学,这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需在此理论指导下,直面当代中国现实,回归哲学本性,在解释、引领当代中国现实的过程中建构起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

晏扩明的《“真正共同体”与“大同世界”之比较——立足于人的类本质的感性回归》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的共同体”概念与儒家思想当中的“大同世界”观进行比较,以人类本质的感性回归为切入点,对二者的异同进行考察。该文指出,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旨在促进追求人类共生关系,表达了一种人对现实的感性生活的全面回归;而中国哲学中儒家的“大同世界”则提供了一种在“仁爱”观念指导下的朴素的德性生活,描绘了一种充满对感性的个人之间相互体认的和谐、有序的共同体生活。该文创新之处在于,其将共同体生活与人的感性本质相结合,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家文化的共通共融,较为新颖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共同体生活以及人的感性回归上的内在一致性。

闫阳的《从马克思“类本质”视角看孟子的“性善论”》,试图将马克思“类本质”理论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结构引入对孟子“性善论”问题的研究。作者对马克思“类本质”理论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概括:就逻辑前提而言,“类本质”理论的前提是人作为“类存在物”而存在;就内涵而言,“类本质”意指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活动”;就思想旨趣而言,马克思认为“类本质”必然通过“自己生产自己”而实现自觉与自由。按照“三位一体”的分析方式,孟子“性善论”也具有相似的结构:在人作为“类存在物”而存在的前提下,“善性”是人人固有的“心所同然”,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意义上而言,“善性”是生命本真的存在状态下感通与自限的活动;在“自觉和自由”的旨趣上来看,“善性”最终一定通过自身对自身的反思,“反身而诚”,最终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大乐。总的来讲,该文分析了马克思“类本质”理论的理论结构,又借此解释了孟子“性善论”的一些重要内容,同时指出了马克思“类本质”理论与中国“性善论”传统的内在一致之处,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化诠释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解的一次有意义的实践。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WANG Ya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 110036)

DOI: 10.3875/j.issn.1674-3555.2019.02.00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朱选华,张龙)

标签:;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对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