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 314502
【摘要】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心理护理以及生命体征护理等,抢救成功率为93.3%。结论:给予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明显的提高,死亡率有效的降低。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mergency nursing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of traumatic shock treated in my hospital in December 2015 -2017 Novembe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nursing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salvage was 93.3% through the early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nursing measures, including the assessment of the disease, the retention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venous access,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vital signs. Conclusion: Early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traumatic shock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Traumatic shock; emergency care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是人体在受到外界的强烈致病因素后,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恐惧等综合因素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创伤性休克常见于车祸、绞伤、刀伤、高空坠落伤等,患者的病情危重,如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抢救,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给患者带来无法承受的痛苦,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医学问题[2]。早诊断、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好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是目前临床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对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90例,均符合卫生行业标准中关于创伤性休克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6~78岁,平均47.5岁。按照致伤原因可分为:交通事故伤31例,挤压伤24例,高空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11例,其他原因11例。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评估 创伤性休克抢救的黄金时期为伤后的第一个小时,抢救成功率高达90%,随着就诊时间的推移,抢救成功率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超过8 h之后,抢救成功率在25%左右。因此,准确及时的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对于抢救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接诊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以下方式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评估:首先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仔细的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道是否有残留物;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伤口情况、大出血情况、脑部及脊柱的损伤情况以及有无四肢骨折的情况出现[3]。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异物、分泌物等堵塞呼吸道可以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将患者的口腔内的异物、分泌物等清除干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喉头水肿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用舌钳将舌头夹出,防止阻塞呼吸道;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采取气管插管、吸氧,及时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对于吸氧的患者要加强护理,按照相关操作规定,及时更换鼻导管、湿化瓶中的蒸馏水,清洁患者的鼻腔,保持患者鼻腔的通畅[4]。
1.2.3 恢复有效循环 由于患者的创伤比较严重,可以造成大量的失血,严重的患者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医护人员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并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用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可以建立2~3条输液、输血静脉通路,以便各种药物和血液制品的及时输入。对于发生创伤性休克患者可以采用留置针,穿刺困难的患者,应果断进行静脉切开,置管补液[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 心理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接受急救之前,各方面的生理状态、身体特征等比较虚弱,难以尽快康复和适应,需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措施。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状态、用药史以及过敏史等情况。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给给予患者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让患者对治疗保持良好的信心,让患者了解各种护理过程、方法等,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以取得更加有效的抢救效果[6]。
1.2.5 生命体征护理 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呼吸、脉搏、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如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给予及时治疗和处理[7]。同时,对患者的血压、颜面以及四肢水肿等情况也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以免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2010年12月-2012年11月以来收治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其中,8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存活,6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达到93.3%。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大血管发生破裂,导致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大量的减少,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各种应激反应均可以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使得大量的血液在微血管网中淤滞;另外,组织的破坏可以促使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休克的发生、发展[8]。该病在临床上属于危重急症,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如果延误抢救治疗,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创伤性休克的急救黄金时间是在1 h以内实施抢救措施,抢救越及时,成功率越高[9]。本研究通过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的评估,快速的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足量的补充液体并进行治疗,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及时的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调节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结果显示,抢救成功率达到93.3%。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相关知识,熟悉各种操作技术,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客观的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赖春晓,侯霞,袁雪晖,等.创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用骨髓输液的急救护理[J].护理学报,2011,21(16):53-54.
[2]张莹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31-32.
[3] Elena A Kharlamov, Eka Lepsveridze,Maia Meparishvili, et al. Alterations of GABAA and glutamate receptor subunits and heat shock protein in rat hippocampus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in posttraumatic epilepsy [J].Epilepsy Research,2011,95(1-2):20-34.
[4] Pengfei Wang, Weiwei Ding, Guanwen Gong, et al.Temporary rapid bowel ligation as a damage control adjunct improves survival in a hypothermic traumatic shock swine model with multiple bowel perforations[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3,179(1):e157-e165.
[5]林青,柴守霞.创伤致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43例术前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3(1):102-104.
[6]卢义琼,李华波.急救康复在创伤性休克急救中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84-2885.
[7]汪云霞,何世娟,康霞,等.股182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急救处理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2):2624-2625.
[8]刘洪玥,张峰,任爱霞.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232.
[9]徐加红.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9):1082-1083.
论文作者:曹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性休克论文; 措施论文; 呼吸道论文; 病情论文; 情况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