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5656(2002)01-0020-05
近一段时间,理论界都在关注和争论一个新的命题: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我认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实质是要明确从哪里深化到哪里,这其中要解决两个基本理论点:一是什么样的劳动或什么范围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它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服务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二是什么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它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价值的源泉是否仅仅是活劳动,物化劳动亦即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也创造价值。本文试图就上述基本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定义生产劳动的方法论说明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要深化对劳动的认识。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的理论有很大局限性,已为许多经济学人所放弃,但如何认识和说明非物质生产领域,即服务业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则论证不是很充分,或有歧义。
说明服务业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的方法论不应从生产劳动本身抽象的质的分析说明,即不是从以前的教课书和某些经典著作如何定义,而是从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引发理论的演变来说明,根据这样的方法论,我们分析一下生产劳动理论是如何随着生产劳动实践所发展的。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生产劳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和延伸。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生产劳动逐渐从农业扩展到畜牧业,再扩展到手工业和商业。从奴隶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生产劳动发展的水平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上。从社会分工看,继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又有:脑力与体力之间、农业内部、工业内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以及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工。社会分工既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又表明生产劳动发展的程度和范围,也就是说生产劳动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延伸和扩大。当由社会分工决定,许多的劳动者专门从事服务性生产劳动时,服务活动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服务业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庞大的产业部门,从而形成了三大产业并存的分工格局,服务业活动成为社会化生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产业部门。
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和拓宽,生产劳动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演进。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家,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对财富及生产劳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认为自然形态的使用价值才是财富,总是把拥有田园、农具和家畜当作“问国君之富”。在我国古代,流行的“农本工商末”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生产劳动思想,把农业劳动看作是高于其它各种劳动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西欧重商主义学说则认为,财富就是货币,至此,财富由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生产劳动由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转变为生产价值的劳动。到了十八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提出了从社会规定性和物质规定性两个方面对生产劳动进行定义。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古典学派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法研究生产研究,提出了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看的生产劳动和从体现关系来看的生产劳动,即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可见,马克思定义的生产劳动,是把劳动的社会形式和自然形式区别开来并联系起来,从而创立了马克思的多层次的生产劳动学说。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创立,并不是生产劳动理论的终结,而是为科学地研究和发展生产劳动理论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生产劳动理论是一个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拓展的理论。
二、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实质是要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和深化到服务领域,确立服务业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
从社会化生产体系讲,定义生产应是人们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和行为。由于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多样,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基本的、发展和享受的等等。因此,凡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第一、二、三产业部门提供的劳动成果都分别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因而提供这些劳动成果的活动,都是生产劳动。可见,生产和生产劳动与提供劳动成果是否是物质的和有形的没有关系。不管产品形式如何,生产这些产品的不同职能部门都是生产部门,其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价值的源泉。当然,价值的源泉只能是活劳动,至于维系活劳动的物质条件,即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不是价值的源泉,只是价值形成和增值的必备条件,在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没有创造新价值。
在明确了生产和生产劳动含义之后,服务业是产业部门,从事服务业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在理论上就顺理成章。那种认为服务业劳动是非生产性的,不仅在理论上、在实践上也是矛盾和脱离现实的。其一,如果仅仅认为第一、二产业是生产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而服务业是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财富(精神产品和服务产品)和价值,那么在现实中,它们之间如何进行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的交换呢?很明显不交换是不行的,要交换不等价也是不行的。既要交换又要等价,这是传统生产劳动理论所无法解释和说明的。其二,如果认为服务业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它只参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消费,又会使许多问题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如,服务业的存在仅仅是瓜分和消费第一、第二产业生产的产品,那么发展服务业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如,服务业既不生产产品,又不能创造价值,就无法说明为什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不可否认,从古典学派开始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分析了物质生产领域。这就是理论界长期以来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的理论渊源,也是对服务活动是否是生产性劳动争议甚多的原因。对于古典学派的论述,我们应全面地发展地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前3卷的确是以物质生产领域为考察对象的, 但是也必须指出,他在后来的《剩余价值理论》中也分析了非物质生产领域,研究了劳务问题,多处提到服务“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还应当指出,马克思从生产力角度考察的生产劳动的含义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马克思研究问题的发展和具体化,他提出了“总体工人”这一科学范畴,这表明马克思基于对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新特点的考察,生产劳动范围扩大了,“不一定要亲自动手”的工程技术、科研、企业管理等脑力劳动人员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当马克思的研究从生产过程扩大到流通过程,具体考察运输时,认为运输部门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在这里,不具有“物的存在形式”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当马克思在后来的《资本论》第四卷及其它著作中,研究到服务领域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马克思在使用生产劳动这一概念时,也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而这样一些重要思想在以往的研究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服务劳动价值创造过程的特点
服务业的劳动者在其生产过程中,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服务产品中去的同时,其抽象劳动,即其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形成和创造了新价值。这就是说,在服务业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一方面是服务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了生产资料的旧价值(C),另一方面, 其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V+M),服务业劳动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与物质生产领域价值创造过程比较,服务业价值形成和实现中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有些产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在服务业产品中,有一部分产品的价值量与第一、二产业产品的价值量决定是一样的,如运输、旅游、医疗、教育、修理、理发等,社会上有许多生产者生产或提供同一种服务产品,对于这类服务产品来说,其价值量是由生产该项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是,有些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和创新性,不能重复生产和多家生产,如科研成果、著作、绘画、工艺品、音乐等。这些原始产品(不包括复制品)任何时候都不会批量生产,生产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社会不可能以平均的生产条件,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其价值量。但是,这种产品在交换时,仍要求社会补偿其劳动耗费,即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因此,这类产品的价值量就由最先生产这种产品的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这是服务业价值量决定的重要特点。尽管个别劳动时间有很大的伸缩性,计算上也很困难,但它毕竟是一个客观存在,在理论上应予以承认和界定。
第二,在价值形成中,脑力劳动和手工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比重大。在精神产品和职业型服务(律师、医生、管理人员、咨询工作者、广告商以及其它具有高技能的人员所提供的服务)的生产以脑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这说明,脑力劳动比同时间的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得多。另外,有些产品的生产,如商业、饮食、理发、修理等,是以体力劳动和手工劳动为主,不象物质产品那样能够利用机器批量生产。因此,这些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在价值构成中,工资占的比重较大。
第三,产品的价值形成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在精神产品生产中,有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是非实体的,有些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有些是对各种自然、社会规律和现象的认识,而认识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种情况决定在精神产品生产中,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之间的联系、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之间的比例不好确定,这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科研项目虽已大量投入,但能否得出科学的结论,是个未知数;有的常常是经历了无数次反复实验,最终无结果;有的经过反复试验研究获得成功,但别人却已捷足先登,社会只承认第一个发明者。由此可见,精神产品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付出的劳动,不一定形成价值。
第四,有些产品的价值创造是一次性的,价值实现却具有多次性的特点。某种特定科技产品的研制发展是一次性的,但是,他首次出售产品后,专利权仍属于生产者,他可以再次、重复出售给多个需求者,不断地实现价值,这类产品价值实现上的这一特点,是由技术产品交换的特殊性决定的。一般物质产品交换的结果是,购买者购买和独占了全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购买专利品的购买者只得到该科技产品的一部分使用价值,也只支付了该产品的部分价值,整个产品的独占权还在科技生产者手里,他仍然可以用来再交换。科技产品在交换或价值实现上的这一特点体现在各国所制定的专利法、版权法和知识产权法上。这些法律都对一些精神产品所有者凭借产品取得利益作了具体规定。
第五,有些产品价值实现具有较大的偏差性。商品交换中价格背离价值经常存在,但是,我们此处所讲的偏差性,不是指这种一般的偏离,而是指生产者凝结在精神产品和劳务产品上的劳动耗费,与交换中实现的价值往往相差甚远,这种偏离不仅幅度大,而且时间长。如贝多芬晚年许多作品只能按极低的价格出售给出版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精神产品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要得到社会的充分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亦即价值的充分实现具有滞后性,在一定时间里人们对该产品估价往往是不充分的。
四、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是经济学的革命
从服务业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可以看出,服务业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理论界有人把这种理论概括为“劳务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推向服务经济领域,是经济科学的一次革命。“劳务价值论”不论对于经济理论,还是对于经济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丰富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为第三产业理论研究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现代经济,特别是服务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劳动价值论仅限于物质生产领域,使劳动价值论失去了普遍定义,它不能解释和说明现代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因为,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已超过70%以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超过40%,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且起步晚,目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已超过32%。据世界银行预测,从世界范围看,今后十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都属服务业,即旅游业、住宅业、新型流通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咨询广告业、文化、体育、科技服务、金融保险业等。美国过去10年新增就业机会绝大多数由服务业提供。
另外,传统的理论把服务业的劳动看作是非生产性的劳动,这种理论以及由此引起的政策失误,忽视、甚至鄙视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服务业长期滞后的根源。当前向现代化迈进,必须全面、快速发展服务业,为此,必须清除一切不利于发展服务业的错误的理论和观念,奠定科学的劳务价值论,建立服务业产品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核算和管理,进行商品化和产业化经营。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学中许多新的经济范畴。认为只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劳动成果才是产品的产品观,是把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仅局限于物质范围的。这种认识不仅不能把相当部分社会生产结果包括在社会总产品中,而且会随着服务业比重的增加,使社会产品相对减少,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住产品的实质,产品的实质是劳动者的劳动结果,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它之所以成为产品,在于具有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并不在于它是否是实物,实物与非实物只是产品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它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判断是否是产品的尺度。由此可见,服务业的非实物劳动成果,即以活劳动形态存在的服务可以而且应该称为产品,成为社会总产品的有机构成部分。由此,产品概念重新定义了,产品范畴拓宽了。于是就出现了以下一些概念和范畴:服务产品、精神产品、非物质产品等。再细化,则为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等等。
不仅如此,随着产品概念的重新定义和拓宽,与此相关的一些经济学概念也要重新定义,如社会财富不再仅指物质财富,产品的使用价值也不再仅指实物的有用性等等。
三是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经济增长,这就是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处于什么阶段就标志着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处在什么阶段。但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是有规律的,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早在1940年就揭示了这一规律,他的结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社会朝着更经济的方向进步的结果是,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制造业的就业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也趋于下降。与劳动力的产业重点转移相应,三次产业产值的重点也依次转移。经济增长与产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结构演进,社会财富在增加,经济增长在加快,正因为如此,各国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都在努力加快结构的演进和优化,从结构中求增长,要效益。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受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低度化的制约,产业不合理和低度化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服务是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财富和价值,把生产要素主要投向第一、第二产业,造成服务业发展的长期滞后和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因此,把劳动价值论拓展到服务价值论,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部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