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供应链驱动模型_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论供应链驱动模型_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论供应链驱动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Supply Chain,简称SC)最初是指产品生产的完成需要经过许多个厂家(例如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进行原料提供、产品生产和商品销售而形成的一个链状的供需过程。8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学者为了因应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极大复杂化的需要,将供应链从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精炼提高成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

作为生产组织模式的供应链基于两种情形而形成(即形成机理):(1 )产品的生产过程复杂化导致不同厂家在生产一件产品时实现合理的分工和相互合作,彼此之间形成供需关系,进而形成供应链;(2 )市场空间扩大化乃至全球化,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负担关税(在国内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因此不得不采取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组成供应链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

供应链生产组织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保持一种稳定而有活力的供需关系的同时,各个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充分利用现代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CIMS、FMS、并行工程、敏捷制造、JIT、 OPT、MRPII、ERP等)、实现集成、联手面对竞争,合理利用资源,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利润。

供应链由供应商(原材料、零配件提供者)、制造商(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商(产品销售者)三个部分组成。但三个部分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例如,对销售商而言,制造商可以被称为供应商;同样,对供应商而言,制造商可以被称为销售商。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通常多于三家,甚至是十几家。在供应链的众多企业之中一般都有一个起核心作用的企业,即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起着组织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供应链驱动模式的提出

作为多个企业合作生产的动态整体,供应链的运行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为供应链的运行提供足够的动力,驱动整条供应链的运行。从总体上来讲,供应链运行的最终动力来自于用户需求和利润需求。用户产生需求,要求企业进行生产,从而拉动整条供应链运转。利润需求是指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出于追求利润的目的而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和销售,从而推动整条供应链运转。用户需求对于整条供应链来说是外力拉动式的,而利润需求则是内力推动式的。

从具体而言,供应链运行的动力源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一般地说,一条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可以是供应商、制造商或销售商。供应商(或制造商、销售商)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接受用户需求的拉力和基于利润需求的推力,从而驱动整条供应链运行。供应商、制造商或销售商作为供应链的动力源驱动供应链运行的模式可以分别称为供应商驱动模式、制造商驱动模式、销售商驱动模式。供应商驱动模式、制造商驱动模式、销售商驱动模式总称供应链驱动模式。

三、供应商驱动模式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供应商驱动模式是指供应商作为核心企业驱动整条供应链的运转。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拥有的是资源优势,供应商极力地在市场中寻求资源的需求者。供应商拥有的资源可分为三类:一,原材料,如木材、石油、原煤、橡胶、天然气、矿石等;二,工业半成品、初加工产品;三,农产品。工业半成品、初加工产品实质上仍然算是原材料,只不过进行简单处理而已。农产品也属于自然产品。因此,供应商拥有的优势实质上是自然资源优势。

供应商驱动模式在那些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一些不发达的地区较为常见。中东、俄罗斯以及中亚都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国家主要运用该模式,发展当地的经济。在越南、泰国,稻米出口占据这两个国家出口额的很大部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资源开发以发展当地经济的县市,也占据很大比例。这次长江洪灾暴露出来的消息称,四川某县财政收入的80%来自于木材采伐业!我国有九亿农民,这九亿农民就是靠出卖农产品而生活。我国工业不发达,虽然制造力量很庞大,但出口产品都是以半成品、初加工产品、低附加值产品为多,真正的高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在很大程度上我国企业是作为供应商而存在于全球经济体系中。

四、制造商驱动模式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制造商驱动模式是指制造商作为核心企业驱动整条供应链的运转。在这种模式下,制造商拥有的是制造、技术、管理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物料的转换能力,能够获得大量的和低价格的产品。制造商驱动模式是:先从市场中寻求供应商以供应原材料和零配件,然后组织生产、加工,最后从市场中寻求销售商以销售。制造商驱动模式中制造商优势其实质在于人力资源,因为制造能力、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都可以归结为人力。制造商驱动模式真正可贵的是可以吸收人类的知识形成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构成知识经济。

制造商驱动模式适用于那些资源贫乏的地区。日本就是利用该模式发展经济的典型。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只能走技术立国的道路,发挥人力优势。事实上,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非常注重教育,造就了高素质的国民,形成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其经济在今天雄居世界前列。美国在本世纪上半页也是以强大的制造能力确立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的。在我国,虽然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制造商驱动模式仍然占据优势。制造商驱动模式占据优势首先表现在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都是制造企业,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其次表现在一个工业企业内部,制造能力远大于供应能力和销售能力,呈腰鼓型。但是,我国制造能力的强大只是在量上而非质上,即制造能力大而利润薄,知识经济含量非常小。

五、销售商驱动模式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销售商驱动模式是指销售商作为核心企业而引动供应链运转。销售商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具有市场优势。市场优势包括三个方面:1.拥有市场场所的优势,比如连锁店网、营销网络和闹市的繁华街段等;2.拥有品牌优势,占有一定市场份额;3.拥有市场需求的优势,比如三峡总公司因为三峡大坝的建造而掌握了巨大需求优势。销售商拥有市场优势,具有十分强的产品销售能力和吸纳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向制造商发出产品生产要求,从而引动整条供应链运转。

销售商驱动模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为常见。美国安利(ANNY)公司是一家以传销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一个强大的营销网络。安利公司的制造能力十分弱,产品生产靠外包、委托加工等形式来完成。但是,它的营销网络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能迅速地以高额利润销售其公司的产品。日本八百伴公司是零售业连锁店典范。八百伴公司本身并不生产产品,它只是利用它所拥有的遍布各地的零售网络为许多公司提供产品销售服务和市场场所。在我国,闻名全国的武汉市汉正街小商品交易市场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吸引华中五省的小贩云集于此,带动了小商品生产厂家的兴旺发达。去年回归祖国的香港是商家云集的国际大埠市,每年有大量的生意在此完成。三峡大坝的修建,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湖北省仅仅因水泥需求就新修和扩建了几个大水泥厂,使湖北省的建材工业得到发展。

六、供应链驱动模式的实用分析和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因应对策

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供应链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制造商驱动模式和销售商驱动模式上。

销售商驱动模式以销定产,比较适合于我国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有两种不好的现象:一种是设备开机不足、生产能力浪费而导致“吃不饱”现象严重;另一种是产品销售不出去、积压严重。这是一些地方政府不正当决策导致重复建设太多的同类型生产厂家以及一些企业不注重市场盲目大量生产而带来的恶果。强调销售商驱动模式可以淘汰一批效益低劣、没有市场的企业,促进一些地方政府合理决策发展经济。

销售商驱动模式对保护产品品牌形象也有现实意义。“假”——产品品牌形象被侵犯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许多商家为此头痛不已,并且投入许多力量打假,但是“假”越打越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主要是制造商,制造商打假如同隔靴抓痒——总不能见效。与此同时,销售商因为有利可图而乐于售假不疲。如果让销售商承担产品品牌现象,“假”无从销售自然就销声匿迹。

销售商驱动模式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有太多的市场需要销售商去开发。而且,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而言,我国的消费水平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销售商驱动模式可以充分地占有这些发展空间,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制造商驱动模式在我国有传统的优势。我国拥有十分强大的产品制造(生产)能力,国有工业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80年代涌现出来的乡镇企业已经形成完备的制造(生产)体系。利用制造商驱动模式,能发挥我国企业现有的制造优势,吸收大量的人员就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制造商驱动模式是必然的。但是,我国制造商驱动模式的优势在量而不在质。如何使制造商驱动模式的优势在质上有所提高,增加知识经济含量,以得到高附加值利润,是目前我国工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不赞成利用供应商驱动模式来发展经济。虽然采用供应商驱动模式能在一些贫穷的地方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比如一些地方砍伐林木来发展当地经济),但供应商驱动模式不能根本解决贫穷问题,只是起缓解作用。与其不痛不痒的发展,不如一步到位地采用制造商驱动模式或销售商驱动模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商驱动模式实质是出口原材料,而原材料的附加值含量低。我国每年出口大量的卫生筷到日本即如是。一方面我国的森林面积大量减少,造成水土流失、环境破坏,反过来遭受惩罚(如今年长江水灾),得并不一定偿失;另一方面日本在使用完一次性卫生筷后,将筷子用于造高质量的纸,然后返销给我国又大捞一笔,两头赚。道理是明显的。美国就不开采自己国家的煤而去购买中东的石油,除了成本因素外更多的是出于资源保护的目的。日本的绿化比我国就要好,却拒绝砍伐树木而鼓励从我国进口,亦是出于资源保护的目的。必须清醒地看到,毕竟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和珍贵的。当然,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对于农产品的出口是应该的。

在供应链生产组织模式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研究供应链驱动模式意义十分重大。供应链驱动模式涉及资源的利用、价值的转化、企业战略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企业、国家息息相关。供应链驱动模式的提出,开阔了思维空间,对供应链的研究有启迪意义。

标签:;  ;  ;  

论供应链驱动模型_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