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青年学生历史认同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年学生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4)03-0022-05 历史是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要以历史理性烛照现实,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一、历史认同与民族凝聚力 在现代性、社会转型背景下,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认同危机顺势而产生。全球化导致的多元文化冲击,社会巨变导致的认同危机,网络新兴媒体的广泛介入,使传统认同教育面临严峻的危机感。其实,在现代性视域下,认同危机也具有全球性。以美国、法国为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版了两本书——阿兰·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和赫什的《文化扫盲:全体美国人须知》,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关注美国社会的认同危机,强调所谓传统的基本价值观,认为认同危机会危及美国社会的凝聚力。[1]法国出版了历史学家马克斯·卡罗的《法国魂:从民族源头到今天的历史》,他为当前法国人民族认同感之淡薄、民族特性之平常化和国家士气之衰颓而忧心忡忡。[2] 认同是多样的,历史认同是基本认同之一。认同是对“我是谁,我们是谁”的理解,历史认同包含着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理解。恩格斯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3]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心。鲁迅在《华盖集》中认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4]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曾这么说,“人是有历史的动物”,了解历史,认同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固有方面。中国古谚有“器惟其新,人惟其旧”,在历史表象下涵化有历史共识等内在要素,并且正是历史文化的绵延不断地流淌,维系着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构筑了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5]历史认同的前提是保留“历史记忆”,一个历史失忆的民族是不可能产生历史认同及其基础上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其他认同的,因而中国古人甚至极致地提出“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与此相对应,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总结有四种“必先去其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只有认识到“这是我们的历史”和“这是他们的历史”,才能产生历史认同。“历史失忆必会产生‘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结果而不自知,‘历史认同’发生错乱,必然会产生对民族或国家的疏离感,逐渐地也就不认为是这个民族的一分子了,可见‘历史认同’之于‘民族认同’具有何等重要地位。”[6] 历史承载着培养和强化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功能。人们正是从历史中了解自己从哪里来,从历史中获得自己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历史认同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历史记忆尤其是“共同记忆”、历史共识,历史认同就会发生错位,集体向心力、民族凝聚力、爱国情操、民族精神也会随之消失或改变。因而,历史认同是一个关乎民族命运、民族兴亡的大问题。 在历史认同中体现的历史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对自己的国家和我们自己的历史,采取怎样的认同态度,反映出思情感情、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历史认同也包含竖起“历史性”的科学支柱,敬畏历史。敬畏历史主要就是尊重我们的历史,这包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 二、历史认同与青年学生历史教育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历史认同的前提是敬畏历史,而敬畏历史包含三个要素:一是需要尊重历史事实;二是需要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三是需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与历史认同相对立的是历史虚无主义。 当代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有效地辨析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歪曲丑化,这是历史认同教育的重任。 历史虚无主义本身就具有反历史性的特质。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故意采取淡忘主流、选择性失明的方式,别有用心地放大支流,热衷于碎片化、庸俗化的历史诠释,抓住一点、不计其余,把重大事件从“秘闻”、个人品行的角度进行解读。例如,对中共党史,其大者用阴谋史观解读,其小者用造谣污蔑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以中国近现代历史而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从宏观看,如否定中国近代革命运动,提出所谓“告别革命论”;从中观看,如否定辛亥革命,认为它阻断封建王朝周期性更迭创造“明主”、“盛世”的可能性,新民主主义革命被认为是破坏文明进程的反人性、反人道暴行;从微观看,如对于八国联军侵华,认为倘若中国被八国联军占领至今,那么中国将是和西方列强一样的富裕文明的国家,认为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对于历史人物,如认为宋庆龄“背叛了孙中山”。而在评价毛泽东问题上,存在两种虚化毛泽东的倾向:一是神化毛泽东,认为解决当下中国问题只有回到毛泽东时代去,中国才有希望;二是丑化毛泽东,认为只有彻底否定毛泽东,中国才能发展。 因此,基于提升青年学生历史认同的历史教育,需要强化以下几个视角: 第一,民族精神视角。历史记载着文化,文化负载着历史,文化表现为一个历史的过程,也在不断地形成为历史的结果。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代代人的精神史构成的,就是一个民族的心。其实,即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并不是单纯的反传统运动,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呼吁的“自觉”与“觉悟”的基本内容来看,它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仍有思想上的内在传承关系;而“自觉”与“觉悟”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谈论较多,仅次于“民主”与“科学”的话题。对此,笔者曾在有关文章中认为,要充分发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井冈山根据地开辟、长征、抗日战争、西柏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等重大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作用。这样同时也就能解释30万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足3万人,却将长征变成了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也就能理解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员人数为290万,而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数就有370万。民族情神也是文化情怀,它是一种穿越。有了这种文化情怀,才能穿越历史的尘埃,并且能站在高处看前后左右的风景。这种文化情怀,穿越历史的沉沦和上升,为的是通向未来的美好与光明。[7] 第二,纵向、横向比较的视角。以往对“70后”前的受众对象而言,历史教育的纵向比较非常有效。电视媒体在播放有关现实发展的新闻时,一般是老人会说“感谢共产党”等语。莫言曾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前几年我回山东高密去为我的父亲做寿,整个家族几十个人都参加了。我父亲说他一辈子经历了很多的时期,他认为最近十几年,是他这一辈子中所过生活最好的一段时间。他总结说‘中国感谢共产党,高密感谢吴建明’。吴建明是高密市当时的市委书记。他为什么要感谢这个市委书记吴建明呢?因为他解决了高密人的饮水问题。”“我父亲的这两句话非常纯朴。但是几个本家的年轻人发表了跟我父亲完全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说,感谢什么,一群当官的。”“我这些侄子们,他们都是‘80后’,生下来以后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只是横向地比较,他们看到有一些没有他聪明的人比他混得要好,有一些工作不如他勤奋的人发了财,他就感觉到眼下这个社会是很不公平的。”[8]由此可见,当前社会中老年人考察社会或者给当下的社会作判断,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而青年人包括在校青年学生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更惯于横向比较,并且这种横向比较还包括中外横向比较,在生活水平上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这就要求我们当下的历史教育也需要有两个视角,既要有纵向积累、发展式的比较,也需要有横向开拓式的比较。做到这两个视角的历史教育,就必需有历史、现实贯通的视角。 第三,历史、现实贯通的视角。历史让人突破当代的束缚。历史不但可以给人以学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以智慧。它教会人们以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眼光去看待过去、品读现在、展望未来。历史意识也呈现为现实变革总是拖着历史的影子。用今天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去理解那个时代,从而获得对今天的启示。历史、现实贯通,以史鉴今,针对性强,在每一阶段的回望,当下的视野融合了以往的视野,其中的某种规律性便跃然而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心跳。因为历史蕴藏着关于当下、未来的智慧,从而形成“效果的历史”、“作用的历史”的价值取向。概而言之,这就是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历史、现实贯通的视角基础上,就能更准确地认识现实问题和未来前景。2013年莫言面对德国驻中国大使施明贤提出的一个问题:“莫言先生,根据你们中国政府的设想,到了2050年,中国基本上可以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但是,那个时候中国的贪污腐败问题、贫富悬殊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会变成摧毁这个社会的导火索。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莫言就是用历史与现实贯通的视角作了回答:“从现在退回去37年是1976年,那个时候我是一个青年,我当时最浪漫的一个梦想就是我什么时候能够由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呢?我什么时候由农村进入城市?现在来看,一个人想进城市,谁都可以进。那时候北京有一条禁令叫做‘不准围观外国人’。现在的北京,外国人太多了。那个时候我们看到一辆吉普车,就会跟着追,终于开了眼界了,现在任何一条胡同里都塞满了轿车,车辆之多以至于变成了社会公害。我对他说,37年前,想象不到37年后的中国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下一个37年以后,大使先生担心的问题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了。我们应该相信过去37年内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的中国人民,在未来的37年里也会创造出更辉煌的奇迹。”[9] 第四,他山之石的视角。开展历史教育、提高历史认同,既要有中国情怀、中国故事和中国话语,也需要世界眼光、世界认同。试举三例:一是《安妮日记》的力量和启示。《安妮日记》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活课本”。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安妮·弗兰克之家”博物馆发起的《安妮日记》全球巡回展,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仍在路上。《安妮日记》展览每到一地,那里就会出现《安妮日记》阅读热,相关的影视、媒体往往也会同时播放、热议。《安妮日记》自1947年首次出版以来,已有60多种语言文字的版本,发行量超过3000万册。《安妮日记》还成为欧洲许多大学的研究课题。这对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二战史教育具有启示意义。[10]二是以色列的大屠杀教育。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教育学院2007-2009年就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关于大屠杀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其结果为:大屠杀教育在以色列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77%的学生和96%的教师称大屠杀教育对其世界观产生了重要影响,83%的学生有兴趣学到更多的关于大屠杀历史的知识。同时,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拥有不可替代的国家教育使命,该纪念馆为以色列学生和军人培训,并且每年用9种语言为世界各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举行海外讲习班。每隔两年,围绕大屠杀教育问题主办一次国际研讨会。[11]三是美国芝加哥中途机场的展示。美国芝加哥中途机场,就是为了纪念1942年6月改变太平洋海战战局的中途岛战役,候机大厅里有一处展厅,既有中途岛海战的图片展与电视纪录片介绍,又有一架海军的野猫式战斗机悬挂在大厅上方。[12]开展青年学生的历史教育可以主动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的历史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三、中国梦的历史维度与历史认同 历史书写着文明的兴衰,承载着民族的梦想,也昭示国家的未来。从历史视域来看,中国梦也是历史的梦,中国梦的主体内容是通过“两个百年”目标的落实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现时代的反映。 历史维度中的中国梦,源于5000多年绵延不断且高峰迭起的文明传承的滋养,它为中国梦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这种历史积淀也体现在“中国梦”一词出现的时间源头。据考证,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13]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经的辉煌历史既是历史记忆,也是今天我们构筑中国梦的历史因由和参照系。 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是西方侵略者用大炮掀开的,由此开启了被李鸿章称为的“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在近代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近代中国危机四伏、人民苦难深重,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渊。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苦难与伤痛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拥有无穷的向心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志士仁人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是其结果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所指出的那样:“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14]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之所以屡遭失败,归根到底是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 同时,从近代社会思潮来看,民族复兴也是近代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即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共同梦想。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激进主义包括政治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共和、社会主义以及文化上的激进变革主张;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既主张个体自由、每个个体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又强调每个民族成员对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的历史责任;近代保守主义把民族复兴归结为民族文化的复兴,致力于文化传统的守护与民族精神的弘扬。这三大社会思潮既有各具特色的思想个性和内容,又有着某些共同点,其中对实现国家富强目标的追求、对实现民族复兴的向往,成为三者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基本共识。当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先进政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科学理论是追求中国梦的指导思想。真正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带上追寻中国梦的沧桑正道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经过90多年艰苦卓绝的追寻、奋斗,从苦难走向辉煌,带领中国人民将实现中国梦的追求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基础。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不可逆转地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快车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世界周围没有道路,历史周围没有道路,而只有一条穿越历史的道路。对历史认同而言,就是要凸现这条穿越中国历史的道路,这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的道路,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成功之道。 从“天朝上国”变成了“劣等民族”的沉沦与愤慨,从“东亚病夫”、百年沉沦向“少年中国”、“东方巨龙”、百年复兴的奋进与努力,从“站起来了”向“要发达起来”的上升与巨变,中华民族不屈的意识和向上的情操点燃了历史岁月,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转折点,生动展现了丧权辱国与民族独立、保守与革命、封闭与开放、前进与挫折相交织而又不懈奋进的历史画卷。今日的中国,站在了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5]今日的中国,站在了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 中国梦,从历史中走来;中国梦的认同,与认同历史、历史认同连接在一起。在当下中国,对中国梦的认同是历史认同的核心表现。认同也是为了行动。中国梦是理想与实践的统一体。因此,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青年包括青年学生的庄严责任。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6]实现中国梦承载着当代中国青年的共同追求,中国梦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历史同样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重要力量,振兴中华的史册记载着中国青年奉献的荣光。青年应该用历史心、中国心,铸就中国梦。提高青年学生历史认同感的几点思考_炎黄文化论文
提高青年学生历史认同感的几点思考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