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的治疗子宫肌瘤中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子宫肌瘤患者2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低剂量组110例和高剂量组110例,分别采用米非司酮12.5mg/d进行低剂量治疗和米非司酮25mg/d高剂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指标、子宫肌瘤治疗评价、安全性评价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激素水平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改善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低剂量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升高、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加剧等发生率分别为1.81%、1.81%、0.00%,均显著低于高剂量下发生率为9.09%、8.18%、3.64%,低剂量组总不良反映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高剂量组20.91%,组间差异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不同剂量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差异不显著,但小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剂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81-02
子宫肌瘤是一种育龄期高龄妇女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此病诊出率高达20%以上,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和体重,比如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盆腔压迫、性交异常、流产等,严重时会导致不孕不育、机体素质下降[1]。子宫具有多种可影响妇科生理、病理或生殖过程的激素分泌功能,而子宫肌瘤内含有超标的孕激素受体可以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肿瘤形成和发展与患者孕激素水平有关[2]。米非司酮是一种通过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改变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子宫肌瘤发展及影响肿瘤症状的常用治疗药物。针对此药的临床治疗多以疗效及症状改善为主,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剂量下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对此药治疗的剂量相关性有了进一步了解,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保守药物治疗的患者220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34~44岁之间。纳入标准:(1)2次重复性三维彩超检查确诊子宫肌瘤;(2)患者及家属等均对本研究方案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重要脏器衰竭;(2)存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情况;(3)合并有精神或心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高级两组和低剂量组,每组110例。其中低剂量组患者90例,年龄35~43岁,平均年龄(37.9±9.3)岁,肌瘤平均数量为(1.8±0.3)个,平均子宫增大为如孕(13.2±1.8)周;高剂量组患者90例,年龄34~44岁,平均年龄(38.0±9.3)岁,肌瘤平均数量为(1.8±0.3)个,平均子宫增大为如孕(13.3±1.5)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用药时间均选择月经来潮后的第3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低剂量组患者用药剂量为米非司酮12.5mg/d进行治疗,高剂量组患者用药剂量为米非司酮25mg/d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晚餐后口服给药,每天1次,时间连续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米非司酮治疗1个月后,对指标水平进行评价。
1.3.1激素水平指标 激素书评检测主要包括: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以及孕激素(P)等。
1.3.2子宫肌瘤治疗评价 针对患者临床症状和子宫肌瘤体积变化评价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主要通过痛经改善率进行比较。
1.3.3安全性评价 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安全性,不良反应指标主要包括氨酶升高、尿素氮升高以及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低剂量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升高、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加剧等发生率分别为1.81%、1.81%、0.00%,均显著低于高剂量下发生率为9.09%、8.18%、3.64%,低剂量组总不良反映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高剂量组20.91%,组间差异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在医学研究中尚未取得明确的病因剖析,临床治疗主要从直接的外科手术和激素作用两方面发挥作用。其中孕激素拮抗药物是主要用药方向,药物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外科创伤及术后康复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存器官完整性,保存患者整体元气,减少生存质量损耗和伤害[3]。
米非司酮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子宫肌瘤治疗药物,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获得医学Meta分析的肯定[4]。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是通过与孕酮受体的竞争性结合,使孕酮受体的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其转录激活作用减弱,米非司酮再通过对人体下丘脑、垂体以及卵巢轴的负反馈等作用,达到降低患者自身孕激素含量的目的,减缓子宫肌瘤的增长速度,对子宫肌瘤病情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米非司酮还能够有效对雌激素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疗效显著,明显地使子宫肌瘤萎缩效果,患者的病情逐渐缓解[5]。随着药物应用的推广,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获得了广泛的临床认可,但对药物剂量的不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缺乏具体医学研究和专业报道,尤其对于安全、有效治疗剂量的选择目前尚存争议。本研究通过对高剂量和低剂量条件下米非司酮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证实,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但差异不明显,对子宫肌瘤治疗均有效,也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不同计量用药治疗后,低剂量用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用药组。因此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临床疗效确切,与大剂量米非司酮相比具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差异不显著,但小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路臻,高新萍.子宫肌瘤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819-2821.
[2]封全灵,熊祯祯,王智霆,等.米非司酮对孕激素受体M阳性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3):13-15.
[3]周应芳.子宫肌瘤药物治疗之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3):180-182.
[4]卢葱茏.28例妇科子宫肌瘤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1):135-136.
[5]马永芬.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研究[J].临床研究,2016,24(8):42-42.
论文作者:吕静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子宫肌瘤论文; 剂量论文; 患者论文; 差异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