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中电工新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陈子威

机电一体化中电工新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陈子威

前言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是衡量这个国家生产能力与机械技术水 平的第一标准。机电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一种,在新电工技术的扶 持与帮助下,完成了产业水平的提升。如今电工新技术在我们生 活当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受益效果越来越显著。因而为了使 机电一体化得到再一次进步,本文将通过对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新 电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为机电一体化提供更好的 生产环境,提升工作效率。突出机电一体化新电工技术的应用和 创新。

1 电工新技术概述

电工新技术是指,在传统电工技术基础之上,借助于现代电 磁技术等专业技术做创新,从而实现传统电工技术的改良和大规 模推广。电工新技术主要以电磁现象和新技术为基础,不断衍生 出各类高新技术,并且不断地研发出新的产品,以为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提供便利,电工新技术在原有产品改进方面也有着积极的 作用,从而对产品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多的全新功能。该技术 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为了方便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 适应社会发展 进步 ,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同时是电气工程领 域日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机电一体化所涉及到的技术种类较多, 尤其是物理学以及生态学在机电一体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重要。 电工新技术作为其中的平衡点,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学科知识在机 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各学科领域能够完成融合性发展。 具体来看,新兴技术包括以下三种:聚变技术、磁流体应用技术 以及放点应用技术。实际上,自上个世纪后半段开始,电工新技 术之所以得到发展,是社会各界对于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对此予以 了高度的支持。此外,传统电工技术直到今日仍旧活跃于社会各 行各业,适应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结合纳米技术、互联网工程等 方面,完成了现代化技术的进步。

2 机电一体化的特点分析

2.1 安全性高 工程项目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相关产品具有性能高、功能全的优势,同时还可以进行监视、报警、自动保 护等操作。设备运行中,一旦发生异常问题,系统相关部分可及 时进行自我保护,避免人员、设备等受到损坏,整个设备运行的 安全性大幅提升。

2.2 生产能力强 机电一体化产品具备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处理功能,检测与控制的精度、范围以及灵敏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自动系统可 以精准高效地实现机械控制,确保机械能够执行预定设计的动作, 使机械摆脱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达到最优操作效果, 保证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合格率。机电一体化具有的自动化功能 可以大幅度提升生产质量与能力。例如数控机床通过在数控装置 中安装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处理装置显著提升了工件加工制作的稳 定性,其效率远远高于普通生产机床的 5-6 倍。

2.3 使用价值高 机电一体化设备可及时进行数字显示,还具有程序操控的智能,可避免过多按钮、手柄的设置,人性化程度更高。此外,机 电一体化技术可多次重复操作,如果设备较为先进,可自主选择 控制程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2.4 方便维护与调整 调试安装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程序的方式改变工作方式,以满足现场参数变化以及不同用户对象 需求。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将控制程序输入进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 当中,无需改变产品的任一零件与部件。机电一体化产品具备存 储功能,则可以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输入若干程序,并为工作对象 指派制定的代码信号,就能控制机电一体化进行自动工作,同时 机电一体化具备的自动监视与自动检验可以自动监测故障,并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休整,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迅速恢复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机电一体化中电工新技术的运用

3.1 运动控制卡的应用 针对于运动控制卡来说,主要是为在工业 PC 机的基础之上从而做出了相应的升级,使其能够更好的去控制场合的上位控制 的单元,能够更好的去实现数字的深入以及 DA/ 输出等方面的功 能,主要是根据其变速器的调速技术作为其基础所在。其中变频 器主要是为运动控制卡的重要组成的内容,使其能够更好的将工 频电源便成为各种各样的频率交流电源,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更 好的去减少变速设备自身的运行时间,其中的控制电路主要是能 够比较好的去对其电流进行控制,对其电流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转 换,电机的位置主要是通过改变发乎脉冲的数量从而对其进行实 现,变频器在数控伺服等方面存在着较为重要的一个作用。所以 运动控制卡则是存在着较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必须要能够引起相 关人员的重视,使其可以更好的促进电工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3.2 触碰屏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触碰屏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诞生至今,受到机械生产领域的广泛欢迎。在这项技术领域当中,通信技术 与计算机控制技术时期主要成分。可编程控制器正如字面意思一 样,具备控制、技术以及计时的功能。PC 控制端的技术进步和电 子技术发展,使得这项技术得到了性能上的大幅提升。随着近些 年各项技术的完美结合,如今的可编程控制器已经成为现代通信 领域的重要设备。相较于传统控制设备来说,通过将计算机的机 电控制硬件,改为计算机软件更符合操作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 满足了现代技术发展的应用优点。能够实现多线操作的使用需求, 并实现实时控制、任意修改的基本技术要求。

3.3 步进电机驱动技术的应用 对于步进电机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数字控制电动机,通过 PCC 实施直接控制,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对步进电机的转向进 行及时调整,同时还要调整好其步数,对 X、Y、Z 运动部分要进 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对电机相线的逻辑关系要写出,把进给传送 链长度有效的缩短为零。结合机电运转状况对脉冲频率进行有效 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在较短的时间内容就能对加工零件 工作进行准确的完成。通过对步进电动机确定技术能对零件加密 加工进行有效实现,对加工质量提高的同时还能保证准确性。步 进电机驱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促进 我国社会注意经济建设以及带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着十分 重要的一个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为传统的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 向,在机械工程应用过程中,充分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其机械生 产加工准确度得到极大地提高,同时也使得生产作业人员的人身 安全得以保障。电工新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促 进机电一体化事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对其进行积极的改善和创新,保证对电力自身所具有的新技术作 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 . 浅谈工业机器人的安全生产 [J]. 科技创新与应 用 ,2016(34):109.

[2] 贾舒涵 . 结合电气工程和其自动化剖析机器人设计 [J]. 通讯世界 ,2016(05):233.

[3] 陈立新 , 郭文彦 . 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 应用 [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03):133-135.

[4] 韦皆顶 , 费树岷 , 汪木兰 , 袁建宁 . 智能型采棉机器人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J]. 制造业自动化 ,2007(11):35-39.

论文作者:陈子威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中电工新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陈子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