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术转移成功原因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原因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日本技术转移能够取得那样的成功,主要是日本政府的机能和其所起作用的结果。日本政府制定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通过宏观控制,有计地进行产业技术的转移。他们既注意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又注意给予必要的限制,从而很好地保护和发展了本国的技术和技术产品。
关键词:技术转移 政府机能 产业政策 保护 限制
日本战后技术转移的成功,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注意。下面将对其成功的原因作一粗浅的探索。
日本从国外引进技术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当时距英国工业革命不久,世界正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初期。这就为日本的工业起步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了战败国,近100年所建立的工业体系基本上成了废墟;而此时,欧美各国战时大力投入的军事技术却大量迅速地转入和平建设,新技术、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日本政府审时度势,把“大量引进技术”作为国策。从1950年起,日本用近三十年的时间从欧美各国广泛引进技术,几乎吸收了全世界近半个世纪开发出来的技术,然而它付出的代价却微乎其微。例如,1950~1955年技术贸易支出共6690万美元,仅占1955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0.28%,1956~1973年技术贸易支出总计为42.86亿美元,也仅占1973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01%。这些技术如果日本自己从头搞起,据西方估计,大概要多花30倍的研究开发费用。日本战后引进国外技术,从引进、吸收到应用投产平均只需两年半的时间,而欧、美却需10年时间。60年代末,日本根本扭转了战后初期科技落后局面。
在分析日本经济成长、技术转移成功经验时,日本政府的机能和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
明治维新时,政府就致力于缔造文明开化的近代化国家。为此,政府作为技术引进的主渠道,作为中间人,大力引进有利于现代化社会基础的产业技术,如矿山、化工、通讯、铁道交通等技术。上述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其它产业的相继成长。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日本重工业的构造体系,为技术转移打下了牢固的社会经济基础。
在明治维新初期,政府就公布了在各县建立公立研究所的规定。这对各地产业技术、质量的监督,研究成果商品化过程中的中间试验,以及技术的普及、传播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以政府为核心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所。为了吸收、消化外来技术,民间企业研究所也大大增加。1992年日本官方统计:1990年R&D/GNP为2.99%(美国为3.01%),民间企业研究费用占1990 年全部研究费用的70%。
日本政府还制定产业政策,通过宏观控制,有计划地进行产业技术的转移,改变了国家产业结构。以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建立来说,它就充分体现了政府产业政策的威力。
日本政府发展电子计算机产业的方针同发展其它产业的方针一样是获取外国技术。当电子计算机产业开始创建时,政府就制定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在通产省设置了主管部门。他们提出:保护国内市场,引进先进技术,突出研究重点,形成规模经济。
美国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公司。当时,日本大企业引进了很多IBM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为了便于吸收、引进IBM公司的先进技术,六十年代初,在严格控制外资的情况下,通产省不顾其它部门和企业的强烈反对,同意IBM公司在日本设立它独资经营的子公司。但作为交换条件,IBM公司必须同意根据美国法院在五十年代末期判决只供应欧洲企业的技术专利,按同等条件提供给日本企业;IBM 公司要按照通产省的计划指导进行活动,并向其报告事业计划;要雇用通产省离职官员。这样,日本政府既没将世界先进计算机公司拒之门外,又给予了必要的限制。通过IBM跨国公司的渠道,计算机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转移到日本,其公司日本雇员的技术也提高到了世界水平。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外资相互竞争的力量进行牵制,鼓励各企业与外国先进企业合作研究,不断吸收新技术,鼓励他们同外国先进企业签订引进技术、产品的契约。例如:日立公司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合作,三菱与美国汤普森(TRW)合作,东芝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等。通过这些合作,整体地提高了日本企业电子计算机的水平,掌握了世界计算机发展动向。
通过合作,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进口欧美电子计算机产品。政府为了保护国内计算机市场,避免重复引进,提出了进口国外计算机之前,必须事先申述进口理由,得到通产省批准后才能进口。这一措施加强了全国统一控制。当通产省认为国产机可以满足要求时,就不批准进口,有时有意推迟进口时间,以便保护类似的国产计算机。后来通产省承担不了对各种用途计算机进口审查的庞大作业时,便制定了奖励使用旧国产计算机的制度。对购买国产电子计算机的企业实行了特别折旧措施,对厂家更新计算机所受到的损失,政府也采取补偿措施。当中央处理器(CPU)日本不能生产时,关税率一直是15%左右,而当外国设备日本已能国产化时,关税率就提高到25%。这样,日本既引进了欧美先进技术,又保护了国内计算机市场。
当IBM公司研制成功360系列计算机时,日本政府为了进一步缩小日、美之间的差距,与产业界、学术界组成了审议会,提出开发计算机的大型综合计划。审议会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日本电子计算机股份公司;进一步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并自主消化、开发计算机关键技术,进行外围配套生产合理化的调整;培养系统程序分析人员等建议。
当这个从1966年开始已经过六年时间、花费100 亿日元的大型计划正在执行之时,IBM公司又公布了370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消息。日本的官、产、学界有识人士看到IBM 370系列的计算机优越性及先进性,并预测到IBM 370以外计算机产品很难有用户的情况,如果日本在目前研制的高性能计算机计划中,不采用此项先进技术,就不可能使自己的产品商品化,走向市场。如果目前研制的高性能计算机与IBM公司的机器有互换性的话,那么也许还有劝说用户采用日本计算机的机会。日本政府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调整了计划、政策,使本国的最终组装机与IBM公司的计算机具有互换性,即采用370系列技术。政府在众多的优秀企业中,选出骨干企业引进IBM 370系列机新技术。由于这些企业的努力,由于实施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因此缩小了日、美之间在硬件上的差距。到八十年代,日本的计算机产业已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技术已开始向世界各国输出。这时的日本计算机企业已组成了强大的集团,形成了规模经济。
产业技术转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的转移。比如汽车行业的技术引进、转移,不仅要考虑到汽车本身技术的引进,还得考虑到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和配套工厂的建设配置问题。例如丰田汽车公司,引进了发动机等汽车关键技术,但其它的二万多个零件,除20%(主部分)在本厂生产外,其它的则由分散在周围无数个中小企业来完成。新的技术由大企业向它们转移,组成了以丰田本厂为中心的既有联系又有分散的汽车生产系列化结构。这种结构使汽车产业的形成和汽车引进国产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日本政府在日本整个市场机制发育过程中的管理手段,是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方法的。从战后至今,技术转移管理经历了严格管理、逐步放松管理、自由化管理、法制制度管理四个阶段。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恢复期,为了克服困难,对进口物资和贵重物资进行了计划分配。在高速发展时期,根据日本的国情决定建立加工贸易型的产业结构,在这些产业化技术和设备引进中给予了种种优待。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大、民间企业的成长,日本政府发布了“贸易外汇自由大纲”,整个经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七十年代以后,政府加强对制度、法律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因而使市场更加成熟、发达,政府的管理变得更为间接。
日本政府和企业之间还存在着被称为“业界团体”的中间组织。这种组织全日本有25 000多个,几乎各行业都有。她们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桥梁。通过她们使政府的产业政策容易得到企业的协助,同时企业的要求也可以在政府的政策中得到体现。业界团体对建立行业系列化生产结构、调配行业的资金,以及促进行业的技术传播、推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治以来,日本企业就提倡引进的技术必须和日本国的社会文化价值相调合,进行第二次技术革新──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修正和改良。如富士硒静电复印机是1961年日本富士真光机会社从美国引进的技术,从引进到国产化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在引进的初期他们考虑了如下因素:①产品必须符合日本的自然条件;②部件国产化;③日本市场的需求;④日本社会基础设施即企业外部环境等问题。他们把以上条件作为原则对其进行改良和修正。1964年硒静电复印机国产化获得成功,并超过了美国技术,成为畅销世界的产品。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日本由于只重视技术转移,过分依赖外国技术,因而造成轻视自主开发技术和独立研究的倾向。
从明治维新以来,一部分人认为不管什么都是外国技术优秀,崇拜外国文化,因而对自主开发技术采取消极的态度。有一段时间无计划地引进外国技术,浪费了大量外汇。有些无计划的引进,没有考虑到公害、环境问题,引起了日本国民的强烈反对。七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形势从国际资本的竞争发展到技术竞争,促使日本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保持其优势,而重视自主开发技术和独立的研究。因此,日本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技术革新→国外推广应用→技术输出。从这以后,“引进技术”的国策便告一段落,日本经济走上了更高的发展阶段。